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夏英三 《茶业通报》1992,14(3):34-35
以前报道,茶褐蓑蛾Mahasena Colona Sonan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南部分茶区。笔者于1991年对其雌蛹重与产卵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现简述于后。材料和方法 1.老熟雌性幼虫的获得:茶褐蓑蛾雌蛹历期11~15天,平均12.7天;而雄蛹历期19~32天,平均22.7天。一般是雄幼虫在化蛹后10天左右,雌性幼虫才化蛹,且近老熟雄幼虫护囊的尾部附有雄幼虫的蜕皮。所以在雄幼虫开始化蛹后,到田间采集尾部无蜕皮的虫囊,幼虫大多皆为雌性,后移入室内水培茶枝饲养。  相似文献   

2.
茶窗蛾Stiglius susukii sgechwanensis Chuet Wang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的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除第一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的尖端外,2~6代均散产在叶正面。第一代幼虫3月下旬末开始卷叶为害。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其中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  相似文献   

3.
棉花诱导抗虫性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已受过棉虫为害的棉叶饲养棉铃虫幼虫,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与对照相比,幼虫生长受阻,虫体重较轻,且虫龄越小,阻碍作用越强,幼虫生长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约有下降。在正常棉株和受害棉株之间,棉铃虫雌蛾产卵明显趋向正常植株,但未能发现幼虫在取食定向反应时也表现出趋性。  相似文献   

4.
斑雅尺蛾Apocolotois arnoldiaria(Oberlhiir)在辽宁朝阳危害水腊绿篱.该虫在朝阳市每年1代,以蛹在枯枝叶内越夏,以卵在寄主枝干上越冬.5月份是幼虫为害期,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人工、生化、化防措施均有效控制其危害.又因该虫在权威资料中没有幼虫及寄主的记载,连雌成虫是否有翅都没有记录.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雌成虫、幼虫、卵的特征及寄主树.  相似文献   

5.
甜菜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OR2的组织特异性和时空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成虫不同羽化时期,不同部位组织内的非典型嗅觉受体OR2(SexiOR2)的组织表达谱和时空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xiOR2在甜菜夜蛾成虫的雌、雄蛾触角和喙内均表达。羽化后36 h的雄虫触角中的SexiOR2表达量最大,约为同期雌虫的5.5倍。SexiOR2在雌、雄虫喙内表达量极低,其他组织中均未发现表达。本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2在不同性别、羽化时期和组织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学药剂导致害虫不育是防治害虫的一个新途径.1980年以来笔者用灭幼脲一号乳剂采用Mitlin饲食法于室内对粘虫成虫产卵不育做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5oppm处理羽化后一天内的雌、雄蛾,交配后所产卵,不育效果达99.8%,几乎全部不育.用5ppm、50ppm同时处理羽化后第三天雌,雄蛾,交配后所产卵,不育效果分别为99.4—99.0%,9.96—99.1%,效果十分明显.不育效果似与成虫羽化天数无明显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控制迁飞性昆虫为害及其数量变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脉穗螟成虫行为习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了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成虫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成虫大部分羽化于晚上20:00~5:00,高峰时段为20:00~22:00; 雌雄成虫在1~5日龄均可交配, 羽化后次晚为高峰期;成虫一天中的交配发生于20:00~6:00,高峰期为1:00~3:00;成虫交配持续时间15~130 min,平均83.53min;成虫在夜间产卵,平均单雌产卵429粒;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12.13和11.45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性别比例条件下莲草直胸跳甲的行为反应,明确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相遇及交配行为机制,采用人工室内饲养观察和动物行为习性观察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雌1雄、1雌1雌、1雄1雄3种性比条件下,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相遇和交配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分别在雌雌和雄雄条件下的相遇行为主要表现为避让、打斗2种方式,且相互避让的频率明显高于打斗的频率;雌雄成虫相遇行为主要以避让为主,雌雄成虫多次相遇后可能发生交配,但交配的频率相对较少。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交配的昼夜节律明显,初羽化成虫在第1、2天未见交配行为,从第3天开始出现交配;在一个昼夜时间内,上午0:00—10:00时段成虫交配的频次段较低,下午13:00—15:00时段内成虫交配的频次最高。说明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的保存以雌雄个体同时存在为宜,并可减少个体间的打斗行为;室内成虫的配对产卵可以选择初羽化后3天内进行,以下午13:00—15:00时段为宜。  相似文献   

9.
正竹长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在江苏地区一年1般发生3代。通常雌虫以老熟若虫、雄虫以蛹的形式在枝干上越冬,待到翌年4月蛹羽化为成虫,雄成虫与雌成虫交配后,雌成虫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在5月上旬始发,第二代若虫在7月上旬始发,第三代若虫在8月下旬始发。若虫以在晴天中午孵化最盛,刚孵化的若虫会爬行数小时后,用口针插入竹组织,吸汁进行为害,且不再移动。同时初孵若虫的虫体上会分泌出白  相似文献   

10.
防病治虫     
湖北省安陆市徐月林问:桃树的小枝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球状物,有的甚至见不到树皮,树枝密的地方这种现象越严重,这是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答:这是球坚蚧的介壳堆积所致。介壳虫的为害不仅存于若虫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而且介壳在枝叶上不断聚积,影响植物的观赏。球形物为雌虫介壳,初期介壳软,黄褐色,后期硬化,呈红褐色至黑褐色,半球形,直径约4.5毫米,表面有小横皱状凹点,并被有极薄的蜡粉。该虫不仅为害桃,其它如杏、李、海棠、垂丝海棠、杜鹃、樱花、梅花、樱桃、山楂上也常见发生。球坚蚧一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上越冬,外覆有蜡被。3月中旬开始从蜡被里脱出另找固定点,而后雌雄分化。4月中旬雄虫羽化开始交配,交配后雌虫  相似文献   

11.
桑褶翅尺蛾(Zamacra excavate Dyar)是体中型的蛾类,具有爆发性食叶危害的特点。为有效防治其入侵危害,对其扩散方式、发生发展过程、生物学习性和防治策略进行详细观察研究。采取多年、多点观察并结合实验室验证,系统调查桑褶翅尺蛾从羽化、产卵、孵化、化蛹到休眠、越夏、越冬的生活史过程,对各虫期的生物学性状详细观测和准确掌握。结果表明:桑褶翅尺蛾以茧蛹强力粘附于树木根基部扩散蔓延,以发育完全的成虫在蛹内越冬;北疆昌吉3月中下旬午后羽化,成虫出土,初步估算雌雄比例约5:1,雌虫产卵量大,孵化率高达95%,3~5龄幼虫食量暴增,昼夜取食,危害严重。加强检疫、冬灌、树干缠绕粘胶带以及在1、2龄幼虫时用药化防,可以减轻危害,取得较好的防效。桑褶翅尺蛾是一种羽化集中、产卵量大、孵化率高、爆发性危害较大的昆虫,加强检疫、及早发现、适时化防、入冬灭蛹、阻隔上树是综合防治该虫危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危害云南山茶的虫害主要有分瓣臀凹盾蚧、红龟蜡蚧、茶二叉蚜、茶长卷叶蛾、扁刺蛾、茶蓑蛾等。分瓣臀凹盾蚧分瓣臀凹盾蚧是云南山茶花栽培区的主要虫害。该虫以口针刺入叶片组织内吸取汁液危害。雄虫密集于叶背,分泌大量白色蜡粉。雌成虫繁殖力强,常在受害植株的叶片上布满新旧介壳,封闭叶片气孔,轻则使树势衰弱,重则造成大量叶片枯黄、凋落,并诱发煤污病,直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3.
性信息素对枣树皮暗斑螟测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信息素能够准确监测皮暗斑螟成虫发生动态,精确测报其发生量。2年的的监测结果说明,全年蛾主要发生期自4月中旬至8月下旬,有世代交替现象。成虫越冬代羽化相对集中,主要在4月底5月初,其余时间羽化量没有明显的高峰。雄蛾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基本发生在深夜,其反应模式为单峰式——夜间型,敏感时期为午夜0:00-3:00。通过诱捕虫量对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做回归分析,得出性信息素测报皮暗斑螟危害及发生状况,其测报公式为:y诱捕虫量=0.0181x有虫株率;y诱捕虫量=1.0242x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4.
茶尺蠖性行为习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茶尺蠖的性行为习性进行详细观察,掌握茶尺蠖性信息素释放规律;【结果】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33d、4.31d,性比为1:1.22。羽化主要集中在18:00~凌晨2:00,而交尾时间在21:00-24:00,其中23:00左右是交尾高峰;【结论】雌成虫有多次产卵现象,雄成虫具有多次交尾行为。采集性信息素的最佳时间在雌成虫羽化后第2天22: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危害植物盆景的害虫根据其危害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食叶害虫主要有刺蛾、夜蛾、卷叶蛾、蓑蛾、天蛾、天蠖、金龟子、天幕毛虫等,大多为咀嚼式口器,主要是幼虫期危害,咬食和啃食植物各部分,食性杂、食量大,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影响生长和观赏。防治方法:剪除并烧毁长有害虫卵的叶片,冬季深翻土壤,人工消灭越冬幼虫、成虫、虫茧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金龟子)和趋光性(蛾类)进行人工震枝捕杀及黑光灯诱杀。药剂防治采用80%敌  相似文献   

16.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对不同虫态烟草甲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虫态烟草甲耐低温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幼虫、成虫、卵。-20℃处理,各虫态烟草甲死亡率都为100%;-10℃低温条件下,处理1h以上,烟草甲卵和成虫全部死亡,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幼虫全部死亡;5℃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卵不再孵化,5℃处理20d不能使烟草甲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但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产卵。各温度处理中烟草甲幼虫最终羽化率为0,成虫单雌产卵量为0。0℃,5℃卵最高孵化率均为41.67%。对照中幼虫最终羽化率为77%、卵最终孵化率为52%。  相似文献   

17.
<正>荞麦钩翅蛾属鳞翅目,钩蛾科,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30~36毫米,前翅有3条向外弯曲的"V"形黄褐线。幼虫体长20~30毫米,低龄幼虫绿色或灰褐色,随着龄期增大逐步转变为黑褐色,老熟幼虫呈污白色。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荞麦,具有暴食性,  相似文献   

18.
烟草螺EPhestiaelutella(HHbner)是1915年在俄罗斯首次记录危害烤烟的。1993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动物系对烟草螟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学研究,包括了烟草螟的形态学、发育、营养生物学和繁殖。成虫羽化后数天便进行交配,并在食物上产卵,每一雌虫可以产卵150~200粒。在一周之内,卵孵化为幼虫,接着幼虫便钻到食物的下面,并隐匿数月。在5龄幼虫时,幼虫开始活动,它们离开食物并爬到表层,以使湘育和越冬。来年的初夏,末龄幼虫化蛹,并在一个月之内羽化,其中约一半变为下代的成虫。文章还讨论了烟草螟在交配时的信息素刺激作用,雌…  相似文献   

19.
莲藕食根金花虫要严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藕食根金花虫又称长腿水叶甲、稻根叶甲、稻食根虫、食根蛆、饭米虫、水蛆虫等,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成虫绿褐色有金属光泽,长度6—9毫米,幼虫白色蛆状,成虫、幼虫均能为害作物,以幼虫为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甚。主要为害莲藕、莼菜、茭白、水稻、矮慈姑、稗、眼子菜、鸭舌草、长叶泽泻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20.
百事问     
雄介壳:长形,白色,比雌介壳略小,壳点1个,在头端突出。寄生观赏植物:牡丹、芍药、木兰、杜鹃、红梅、紫玉兰、海棠、月季、绣球、蜘蛛抱蛋、柑橘、丁香、茶花等。生活史:北方1年1~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长江流域1年2~3代,以老熟若虫越冬:南方1年3代为主,以各虫态越冬。沈阳地区1年1代,5月产卵,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同一壳内的卵经5~21天才能陆续孵化完毕,8月间出现雌、雄成虫,交尾后雄虫很快死去,雌虫继续取食为害,并在原处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