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接《蜜蜂杂志》2010年第3期22页)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从阅读到的《蜜蜂杂志》上,得知到你们编写了一本《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书。通过在《蜜蜂  相似文献   

2.
<正>我很热爱生活,也喜好摆弄中蜂。看到当地卧式箱饲养的中蜂,总不如自然生活群的强大,问题出在哪呢?受好奇心驱使,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其中,《蜜蜂杂志》与《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对我的帮助确实很大。订阅杂志能及时得到重要资讯,而《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对养蜂人的解疑释惑作用很到位!我就是从该书上了解到中蜂的许多重要习性,并系统学习了中蜂饲养新技术。对蜂巢由上往下筑造的印象深刻,对中蜂更适合立式箱饲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山西省浮山县国土资源局的1名国家工作人员,闲暇之时也喜爱摆弄蜜蜂。早在几年以前,我就从你们那里购得《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书2本。后来闻知该书很快就要出第二版,便询问你们《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二版书何时出?你们叫我留意《蜜蜂杂志》,到时候会有相关信息刊发。因为工作忙而没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湖南1名九零后养蜂人,从小就特别喜欢蜜蜂。2006年15岁上高一时,在学校旁边1位养蜂师傅那儿,看到了他珍藏的龚凫羌教授专著——《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书,如获至宝。老师傅看我那样喜爱,就千叮咛万嘱咐别弄丢了,同意借给我看。我还从他那儿借到《蜜蜂杂志》,看到了《原理》"问与答"。  相似文献   

5.
我与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老师相距甚远,根本不认识.早在十几年前,从《蜜蜂杂志》上陆续看到他的文章才引起我的特别关注,以至于每篇都要反复细心研读.1997年,他的大作《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出版发行,我即刻邮购到手,系统地精读多遍,但还觉得有些不足之处.十年后我将自己的《最新养蜂技术》一书赠他一本,不久他便回赠《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第二版)给我.该书内容面广,饲养方法奇特,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也很受启发.将该书与我珍藏众多的中蜂书、刊比较,我认为此书胜出一筹,是有关中蜂书刊内容的佼佼者,已是中蜂的旗舰.  相似文献   

6.
隔网迷胡蜂     
业余养中蜂是我的爱好,如何养好中蜂是我的追求. 2009年5月,我从山上石洞中捕回一群中蜂,第一次试养,由于缺乏经验及对野生中华蜜蜂生活习性的不了解,不到1个月,蜂群飞逃了.我很不甘心,后来订阅了《蜜蜂杂志》,购买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边学习理论知识边饲养,从1~2群开始,碰到难题就到书本里找答案,结合自身实际,在养蜂实践中慢慢摸索,就这样现在对饲养中蜂越来越有兴趣了.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凤凰这地方生态环境好、蜜源植物丰富,中蜂在此繁衍昌盛。但我们这里活框养蜂的人很少,多数还是土法饲养,分区养的更少。我自幼喜爱蜜蜂,成年后希望以此养家糊口。可这东西就是怪,不当回事时蛮好养,想要正经弄它时却不行了。我便开始到书店去,见养蜂书就买,读来读去发现:那些书都不是养中蜂的,上面介绍的技术用到中蜂上,反而不如原来的桶养、谷仓中的野生蜂。所以我不再相信书上的知识,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同时,也爱看《蜜蜂杂志》上的文章,并及时运用。直到读了龚、宁二位老师的《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简称《原理》)书,  相似文献   

8.
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湖北荆州的一位养蜂人,饲养意蜂已有34年了,现有98箱西蜂,从2010年9月开始,逐步转向中蜂饲养,因此,比较注意中蜂方面的信息,常看《蜜蜂杂志》上的中蜂专栏文章。自从邮购了你们的《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一书,我便爱不释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考证,我认为该书的价值远不止几十元,而是价值无量,读者终身受益。在此,首先要感谢二位老师撰写的经典著作。它使我对养蜂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将激励我由西蜂逐步过渡到中蜂饲养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正>尊敬的张忆老师:您好!我是四川绵竹市的一位业余养蜂爱好者,亦是《蜜蜂杂志》的老订户了。看了您发表在2015年第5期《蜜蜂杂志》上的"GN箱的张氏用法"一文后,简直不敢想像!对文中所述的"张氏法"及其使用效果,好像有一种天方夜谭似的感觉。我们同在四川,都处于北纬30°附近,绵竹与雅安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200 km,我的中蜂也是定地饲养。但相对于你的定地中蜂,我一群中蜂平常年份的油菜花期,产蜜  相似文献   

10.
<正>《蜜蜂杂志》编辑部:"《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专栏是《蜜蜂杂志》最接蜂农地气的专栏之一,特别是订阅贵刊的中蜂养殖者,在拿到杂志的第一时间翻阅的就是"问与答"专栏相关文章。因为文章对进一步加深《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对蜂农的生产实践指导性很强。遗憾的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闻名蜂界、艺德双馨的我国知名养蜂专家、中蜂饲养管理技术领军  相似文献   

11.
兰波  龚凫羌 《蜜蜂杂志》2007,27(11):31-31
龚老师:您好! 在2007年《蜜蜂杂志》第7、8期上,看到众多蜂友对《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一书的评价以及你们的解答,可以看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但由于我仅仅订了7~9期杂志,因此不知该书的价格与邮购方法,希望你们能抽空回个信.  相似文献   

12.
正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来信无别,只因为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你们那里有2本养蜂书籍出售的启事。一本是65元的《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另外一本是50元的《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对我而言,这2本书都是开荒书。因为养蜂技术这方面,我没有基础知识,就是有点喜欢蜜蜂,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但养蜂却要从零开始。长期以来(已有三十多年了),我都是以电器维修为职业,直到如今六十多岁。多年来都觉得每天时间不够  相似文献   

13.
龚凫羌,宁守容老师:好!本人2010年订了一份《蜜蜂杂志》(只可惜1~4月份的期刊未能收到)。因此,我才能有机会与老师结缘相识。从杂志上得知,二位老师对中蜂饲养有深刻的研究。我喜爱《蜜蜂杂志》上的中蜂文章,2011年仍订阅了《蜜蜂杂志》,现第1期已到手,今  相似文献   

14.
龚老师、宁老师:你们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蜜蜂杂志》,从中看到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文章联系实际密切、写作方式灵活,与我们养蜂者的所思所需高度契舍,堪称养蜂人的心语窗口,阅后深感快慰。我即刻订阅了1份《蜜蜂杂志》,同时也邮购了1本《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相似文献   

15.
<正>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老师:你们好!辛苦了,你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我是一位退休职工,已近70岁。我对蜜蜂很感兴趣,在自家门口用高窄式蜂箱,定地饲养了30群中蜂。我是《蜜蜂杂志》的长期订阅者,也邮购了《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一书,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可谓受益匪浅。但尚有件难事长期困扰未得其解,那就是盗蜂。浙江兰溪市靠养意蜂谋生者不少,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在外追花夺蜜。但在每年九十月份,带着意蜂返  相似文献   

16.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4,(11):24-25
《用蜂胶治螨好》《蜂胶液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等文在《蜜蜂杂志》上刊出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陆续收到海南、江西、湖南、四川、内蒙古、北京、重庆、宁夏等省、市、自治区蜂友的来函、来电询问一些相关问题。四川邻水县吕兴中蜂友在来信中写道:“我是一个67岁的农村老人,养中蜂是我的爱好……2年前我订了《蜜蜂杂志》,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去年下半年,我的中蜂发展到12群,今年早春发展很好,岂料3月下旬发现感染了中囊病,用了很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仅剩下3群弱蜂。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你用蜂胶液防治中囊病的经验介绍,给了我拯救蜂…  相似文献   

17.
许香庭 《蜜蜂杂志》2006,26(10):43-43
1993年,我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同事阳老师养了几箱中蜂,教学之余,他偶尔给我讲起养蜂的趣事,我听了之后兴致很高,便提出向他买一箱蜂试养。阳老师见我养蜂心切,送了我3脾中蜂。从那以后,我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养好蜜蜂,1994年我订阅了《蜜蜂杂志》。一晃13年过去了,为什么我对《蜜蜂杂志》如此钟爱呢?我有3个理由。一是《蜜蜂杂志》一直能按时发行,每月在12日前就能收到,对于养蜂人来说,一年春夏秋冬各个时令要做的事能得到及时指导。二是《蜜蜂杂志》既是一位启蒙老师,又是一位指导你成功的导师,它对养蜂新手还是养蜂能手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中蜂会造脾于蜂箱的四壁上吗?》一文发表于2011年第11期《蜜蜂杂志》上,作者晋先生论述后认为:从他的孩童经历和成年后土法饲养中蜂以及"经30多年中蜂活框饲养的实践与观察","未曾发现中蜂会将脾造于蜂箱的四壁之上"。我认为晋先生  相似文献   

19.
敬惠 《蜜蜂杂志》2010,30(10):33-33
<正>读2006年《蜜蜂杂志》第4期施根吉先生文章《谈我养中蜂的体会》后(下简称"施文"),让我感触良多,颇有同感。在我记事的童年,我们家里就收到一  相似文献   

20.
<正>龚师傅,你好!早就想给你写信了,可是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把信写来。我相信师傅与学历,更相信科学与事实。当我把以前的《蜜蜂杂志》翻出来看时,发现师傅的文章《再论中蜂的箱式》,我反复看了多遍,都觉得不符合科学与逻辑,于是我写了《养中蜂还是中标箱好》的文章投向《蜜蜂杂志》。我在文章中说得很清楚,养中蜂不在于蜂箱的形状与大小,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