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吴茱萸又名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其成熟的果实可入药,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中医常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以吴茱萸为主药,采集农村常见的几味草药配伍之,可解决多种羊病。该药及  相似文献   

2.
涌吐药是指能够引起家畜涌吐停蓄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等的药物。临床上多用其治疗宿食停留胃脘、毒物尚留胃中 ,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常用的有藜芦、白矾、常山、莱菔子等。而这些药物又恰是反刍兽促进反刍的配伍常用药 ,多少年来一直为反刍兽临床所应用。1 前胃迟缓1 1 党参、藜芦研末服。1 2 椿皮、常山、柴胡、莱菔子、枳壳、甘草研末服。肚胀可重用莱菔子。本方还可有效地治疗瘤胃积食。若兼感冒可加白矾。1 3 常山、甘草研末服。1 4 食盐用开水调成饱和盐汤内服。2 中毒2 1 食物中毒 :酒制或炒常山研末…  相似文献   

3.
寒湿呕吐是呕吐病中的常见症。本症多发于犬、猫、猪 ,牛、羊次之 ,马属动物较少发生。奶犊牛因体质娇嫩 ,极易发生呕吐 ,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笔者近两年共诊治该病 1 8例 ,治愈 6例 ,治愈率 88%。1 病因病理按照中兽医学理论 ,胃气以降为和 ,无论何种原因 ,伤及于胃 ,使胃失和降 ,胃气逆于上 ,均能发生呕吐。常见的病因有感受外邪、寒湿伤胃及过食草料等。1 .1 外邪犯胃外感六淫之邪 ,伤及胃腑 ,常见有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邪或秽浊之物 ,侵犯于胃 ,致使外邪伤及足阳明胃经 ,造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1 .2 寒湿内侵多因脾胃…  相似文献   

4.
食醋是我们常用调味剂之一,是用米、高粱或其他粮食发酵制成,其主要成分为乙酸(醋酸),含量在3%~5%左右,还含有少量的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乙缩醛、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中兽医认为食醋的性能为酸、苦、温。入肝、胃,为下气消胀,散瘀消肿之药,还有和胃助运化之效。下气消食用于肚腹胀满、大肚结、消化不良等症,可单用或与消食理气药同用。散瘀消肿用于疮黄肿痛、产后淤血作痛以及外敷金疮、乳痈等症,常与消肿止痛药配合外敷。中药炮制:中草药按不同用途经醋泡、煮、淬或炒后,可改变或加强其作用,如芫花用醋…  相似文献   

5.
瘤胃积食     
正瘤胃积食是草料积聚胃腑,无力运化,不能升降的阳明胃实证,为牛羊常见的病证之一,又称瘤胃积食。1病因病机本病多因饲养不当,劳役过度,或燥热伤津,以及脾胃素虚等所致。1.1过食多因乘饥而食之过急,咀嚼不全,致使草料充塞胃脘,停滞不化,而成饱伤胃腑之证。1.2劳役过度多由于饱食后立即劳役,或因劳役过度、以致久劳伤脾,草米不化,遂成阳明胃实证。  相似文献   

6.
<正>猪胃溃疡主要是指猪胃食管粘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本病常呈散发,多见于50kg以上生长迅速的猪,个别发病猪会死亡。1症状病猪表现为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胃出血及黑粪症等。初期胃轻微出  相似文献   

7.
<正>鸡肌胃糜烂症主要是由于饲料中鱼粉用量过大或使用变质鱼粉以及饲料中VB_6、VK缺乏等导致肌胃溃疡、糜烂、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其中肉鸡病程较长,死亡率高。现将2016年4月中旬来我中心就诊的一例肉鸡肌胃糜烂的诊治报告进行分析。1发病情况2016年4月16日北旺乡相士屯村一养殖户1 000只AA肉鸡18日龄,主诉鸡群已发病1 d,大  相似文献   

8.
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肌胃腐蚀症、黑色呕吐病等,是由于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或称糜烂因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1 诊断方法 1.1 大多数研究认为,从鸡发病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可以初步确诊。此病多在鸡群喂鱼粉10天后发病,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的鸡呕吐黑色物,或从口流出黑色液体,严重贫血,消瘦,可初步确诊。  相似文献   

9.
食醋是我们常用的调味剂之一,是用米、高粱或其他粮食发酵制成,其主要成分为乙酸(醋酸),含量在3%~5%左右,还含有少量的高级醇类,3一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中兽医认为食醋的性能为酸、苦、温。人肝、胃,为下气消胀,散淤消肿之药,还有和胃助运化之效。下气消食用于肚腹胀满、大肚结、消化不良等症,可单用或与消食理气药同用。散淤消肿用于疮黄肿痛、产后淤血作痛以及外敷金疮、乳痈等症,常与消肿止痛药配合外敷。  相似文献   

10.
真胃的正常位置发生突变,或处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瘤胃的左侧,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废绝、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鼓气、腹部疼痛等症,即真胃移位。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肠水肿、胃肠水肿、小猪摇摆症或麻痹性中毒等,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肠水肿、胃肠水肿、小猪摇摆症或麻痹性中毒等,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羔羊积奶症是指在真胃内有大量的坚硬凝乳块蓄积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以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死亡快等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5日龄至1月龄的羔羊。由于养殖户只重视口蹄疫、羔羊痢疾和羊快疫等疫病的预防,而不重视或不了解该病的防治,一旦发生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新生羔羊积奶症的综合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礼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5):107-108
瘤胃积食中兽医叫宿草不转,是牛瘤胃内积滞过多的食物,不能正常运转而引起的以瘤胃容积增大,胃壁扩张、前胃运动神经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尤以老龄、体弱舍饲最为多发。是牛的常见病之一。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由于饲养管理失宜,突然改变饲养方式,过度劳役或缺乏运动等原因所引起;继发性多发于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病严重影响瘤胃的运动机能继发而致。中兽医认为本病是因食之过急、咀爵不全、停滞不化、饱伤胃府、所引起的草食充塞胃脘、无力运化、不能升降的阳明胃实症。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就原发性瘤胃积食的治疗方法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的毛球症又称毛球病、毛石病、食毛症等,是指由于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因应激等因素而引起的鹿只咬毛、食毛的病症,严重者可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道造成死亡,多发于冬春季节,是圈养鹿的常见多发病,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梅花鹿的毛球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东饲料》2007,(3):36-37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食管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症状包括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粪症等。本病初期胃呈轻微出血。仅表现消化不良,人们往往不易察觉。当胃穿孔后,伴发急性弥慢性腹膜炎时,可迅速死亡。常呈散发,在一群猪内引起个别猪死亡。  相似文献   

17.
椿皮散治便秘、瘤胃积食、前胃弛缓、泄泻、脾胃虚弱,过劳、感冒等引起的反刍减少、变慢或反刍停止等症。对促进反刍,增进食欲,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具有卓效。1方剂组成及简析处方:椿皮、常山、柴胡、莱菔子、枳壳。如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茯苓;肚胀重用莱菔子、枳壳,另加木  相似文献   

18.
鸡肌胃腐蚀症又称肌胃溃疡、黑色呕吐病、黑胃病,主要发生于鸡,尤其是2—8周龄的肉用仔鸡。它的特点是,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显突起;肌胃、腺胃以至嗉囊的内容物呈暗棕色或黑色;倒提病鸡时,从口中流出黑色水样物。  相似文献   

19.
杀虫脒(Chlordimeform)原名氯苯脒,具有胃毒、触杀、薰蒸中毒作用,大田用来防治水稻螟虫和棉花、果树螨类,还可防治其他一些鳞翅目等害虫,对蚕也具有胃毒、触杀、薰蒸中毒作用。蚕吃到高浓度杀虫脒,则出现翻滚、狂躁等急性中毒症,生产上主要由于大田治虫,桑叶受到污染,受害蚕大多表现慢性中毒症,小蚕受害,吐浮丝、向四周爬行、食欲减退;大蚕表现拒  相似文献   

20.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食管区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主要表现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粪症等。该病初期,胃呈轻微出血,仅表现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