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幼虫的死亡率与注射点的方位关系密切。当幼虫位于注射点的正下方时,死亡率最高,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对第1代幼虫的致死率高达75.61%和67.27%,对第2代幼虫的致死率高达89.47%和95.24%。当幼虫位于注射点的上、左上和右上方时,两种药剂对第2代幼虫的致死率较低,只有20%~40%左右,对第1代幼虫的致死率更低,只有10%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于第1代幼虫,当注射点距幼虫的距离为0~2㎝时,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两种药剂的致死率均高达100%,当距离为2~6㎝时,两种药剂的致死率达70%左右。对于第2代幼虫,当注射点距幼虫的距离为0~4㎝时,两种药剂的致死率均较高,接近100%,当距离为4~6㎝时,两种药剂的致死率达70%左右。因此,最佳注射点在距幼虫6㎝以内的虫孔处。  相似文献   

3.
应用虫线清、敌杀死、氧乐果、保绿宁和吡虫啉等5种农药注射防治萧氏松茎象幼虫,结果表明:对于老熟幼虫,吡虫啉和保绿宁效果较好,均达到了50%,对于第2代幼虫,保绿宁效果最好,虫线清、敌杀死和吡虫啉次之,都在80%以上。对第2代幼虫的药效明显高于老熟幼虫。综合以上结果,保绿宁和吡虫啉是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药剂。5种农药对不同林龄湿地松的萧氏松茎象幼虫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萧氏松茎象幼虫的位置与流脂孔的方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萧氏松茎象幼虫的位置与流脂孔的方位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的位置与流脂孔的方位关系在不同方位的比例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幼虫位于流脂孔下方的比例最高,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的比例分别接近30%和40%。位于上方、左上和右上方的比较较低,只有5%左右。  相似文献   

5.
咖啡透翅天蛾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透翅天蛾是湖北省桅子花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宜昌1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蛹在寄主树下土中做土室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发生于8至9月;幼虫共6龄,四龄后取食量约占幼虫食量的95%。第一代发生于6至7月,且为害重,第二代发生于8至10月。据观察该虫天敌12种,其中赤眼蜂、草蛉、蜘蛛是优势种群。化学防治以2000倍青虫菌6号液剂和40%氰戊菊酯8000倍液于幼虫一至二龄时喷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虫道注射两种生物杀虫剂对桉蝙蝠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道注射方法,研究了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桉蝙蝠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对桉蝙蝠蛾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的防治效果为100%。吡虫啉8个月的持续防治效果稍高于阿维菌素,虫害防治效果达到70.4%,而阿维菌素为69.3%;两种药剂对桉蝙蝠蛾有较强和持续的抑制作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每孔注射适宜用药量为5ml(1:200)稀释液。  相似文献   

7.
王成炬  沈夕良 《植物检疫》1993,7(3):172-173
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是我国的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本文测定了该虫4个虫态的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卵经50℃40分钟或55℃30分钟、幼虫经55℃60分钟、蛹经55℃90分钟、成虫经55℃40分钟处理100%死亡。耐高温能力从弱到强依次为卵、成虫、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8.
采用9MeV X-射线辐照处理云杉小墨天牛45、龄幼虫和雌虫,结果表明,辐照能明显影响其发育和繁殖能力,导致幼虫期延长,幼虫不能化蛹或羽化1,00%阻止幼虫化蛹和羽化的最低吸收剂量分别为45~60Gy、35~40Gy;阻止田间雌虫繁殖F1代幼虫的不育剂量为140Gy,雌雄两性成虫同时辐照的不育剂量小于60Gy。为此,可分别采用60Gy和140Gy处理原木及木质包装中云杉小墨天牛幼虫和成虫,以防止其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采用培养基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10、LC25和LC50)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体内3种解毒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剂量处理3龄幼虫48h后饲养,各处理组当代(F0)3~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3.8d,但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8~2.5d,子代(F1)1~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2.6d,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1~0.5d;各剂量处理后,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F1代4~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均比对照组减轻,且剂量越大,体重减轻越显著;各处理组F0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6.27%、58.51%和71.17%,F1代分别下降了13.66%、52.61%和66.63%;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酶(P450-ECOD)比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这两种酶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6%和23%~66%,但各处理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比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GSTs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6.23%、58.51%和71.17%。表明在LC10~LC50剂量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越高,其生长发育受抑制越显著,P450-ECOD和CarE比活力上升越高,GSTs比活力下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柑橘锈皮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荫初 《植物医生》2003,16(3):15-15
柑橘锈皮虫又名爆皮虫 ,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以幼虫蛀食主干和主枝。受害部位首先产生流胶现象 ,继而树皮爆裂 ,形成层中断 ,阻碍养分输送 ,引起枝干枯死 ,乃至全株死亡。柑橘锈皮虫 1年发生 1代。以不同虫龄幼虫在树干木质部浅处越冬 ,翌年 3,4月各龄幼虫先后在树干内化蛹 ,5~ 7月成虫羽化出洞 ,先在树冠啃食嫩叶 ,有假死性 ,卵多产在树干的裂缝处 ,6~ 8月为产卵盛期 ,幼虫孵化后 ,危害树皮表面呈芝麻状油渍点 ,随后有泡沫状流胶物质出现。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 ,被害部分产生不规则隧道 ,隧道内充满虫粪 ,使树皮和木质部分离枯死而爆裂。…  相似文献   

11.
室内毒力试验表明:吡虫啉的致死时间最短,最短2分钟,平均5分钟,灭杀毙的致死时间最长。林间注药试验表明:7月保绿宁、吡虫啉对萧氏松茎象幼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3%、71.2%,明显好于8月。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天敌昆虫寄生松褐天牛以此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松褐天牛疫木就地隔离,同时加上人工助放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开展了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的致死率最高达68.50%,对中老龄幼虫的致死率为44.58%。3月和4月释放,松褐天牛死亡率分别为57.11%和65.64%,而5月份释放幼虫死亡率只有14.57%。将疫木劈为4开的情况下时,天牛死亡率最高,达71.33%。单边放蜂,松褐天牛的死亡率最高达67.18%。铁丝网、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疫木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铁丝网隔离后,健康松树死亡率下降到2.5%,渔网和聚丙烯布隔离后,松树死亡率为12%,均显著低于对照的80%。表明隔离松疫木加上施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13.
刘玉卿  赵化奇 《植物保护》2009,35(6):119-122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是北方重要绿化树种国槐的一种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和大枝。作者通过解析枝干,发现该虫主要以2~3龄幼虫在枝干韧皮部和边材部分横向蛀食,切断树体上下输导组织,影响植株生长。该幼虫蛀道系统总体上可分为横向道、侵入道、纵向道和羽化道4部分,且侵入道、纵向道和羽化道在枝干内呈扭曲的“Z”字形。并针对人工插毒签或注射药液防治方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路慧  陈红印 《植物保护》2007,33(5):75-79
在温室内采用笼罩观察,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在两营养级(作物-天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营养级(作物-天敌-害虫)体系中烟盲蝽对5种不同植物种类的选择性。以落虫量为选择指标,烟盲蝽成虫选择性结果表明:黄瓜+粉虱成虫、番茄+粉虱成虫、茄子+粉虱成虫、菜豆+粉虱成虫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但对油菜+蚜虫的选择性较好。烟盲蝽成虫非选择性试验,以其产卵后初孵若蝽量和死亡率为衡量指标,结果表明,烟盲蝽初孵若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排序为:黄瓜>番茄>油菜>菜豆>茄子;烟盲蝽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排序为:菜豆+粉虱成虫>茄子+粉虱成虫>番茄+粉虱成虫>黄瓜+粉虱成虫>油菜+蚜虫。烟盲蝽若虫选择性试验,以羽化率为选择指标,结果为:油菜+蚜虫>番茄+粉虱若虫>黄瓜+粉虱若虫>菜豆+粉虱若虫>茄子+粉虱若虫。另外,在茄子+粉虱若虫上的死亡率最高为90.5%,其次为菜豆+粉虱若虫90%,黄瓜+粉虱若虫71.4%,番茄+粉虱若虫42.9%,油菜+蚜虫40%。  相似文献   

15.
利用蝉花虫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代谢产物N6-(2-羟乙基)腺苷(HEA)作用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获得差异表达的片段,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小菜蛾中克隆全长1828 bp的小菜蛾腺苷受体(Plutella xylostella adenosine receptor,PxAdoR)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蛋白质结构,PxAdoR为分子量49.2 kD,没有信号肽,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具有7次跨膜螺旋结构的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s)。利用HEA及哺乳动物腺苷受体A2aR抑制剂SCH58261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结果显示联合使用HEA和SCH58261后36~60 h,可使HEA引起的小菜蛾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显著降低(42.7%~53.9%,P<0.05);而联合用药后36、48、60 h小菜蛾2龄幼虫体重增长抑制率由43.3%、38.3%、46.2%显著降低(P<0.05)到13.2%、10.3%、8.6%。本研究表明SCH58261能显著降低HEA引起的小菜蛾2龄幼虫的死亡率和体重增长抑制率,HEA可能是通过PxAdoR而起作用,PxAdoR基因可以作为新的杀虫靶点用于害虫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