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景观风格住宅区植物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河市居住区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居住区各类绿地植物应用情况和配置情况,总结归纳出三种居住区景现风格,探讨了不同景观风格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造景特色,可作为我国同类城市居住区绿地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海淀区8所高校主楼前绿地的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对其绿地布局和结构、植物配比、植物种类选择、植物应用频次、植物配置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得出主楼建筑与绿地形成对称的Mall式院落空间;植物景观以草坪为基底,草坪投影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35%以上;应用植物种类共71种,频次较高的植物15种;主要植物配置模式6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孝感市城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实际勘察和现状分析,总结了孝感市城区居住区绿地中常用的植物种类,分析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手法,针对孝感市城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孝感市城区居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法的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绿化水平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在对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其中48个功能性植物景观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功能(0.5889)、服务功能(0.2518)、美学功能(0.1593).指标层中前3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0.1599)、植物的滞尘能力(0.0839)、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0.0839).所选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综合结果是Ⅰ级共13个,占总数的27.1%;Ⅱ级35个,占总数的72.9%;无Ⅲ级,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居住区植物景观整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为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肖生萍  唐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3938-3941
以上海市3个居民区绿地为对象,采用实地勘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对阴阳五行理论在居住区绿地景观中的应用方式、表现形式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阳五行理论在居住区绿地景观中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植物、铺装、建筑、水体、道路等景观元素的应用,其中植物、水体、铺装的应用频率最高;阴阳五行理论在景观元素中应用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植物种类、色彩、体量、形状、质地、图案、功能等方面,而色彩是居民选择停留的最主要因素;融合了阴阳五行理论的居住区绿地景观功能区比例占50%以上,被使用频率也较其他景观空间高,并对居民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和谐等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景观美学、生态效益、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因子对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22.43%)、空间尺度协调性(14.11%)和绿地率(9.64%)等指标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影响较大,而景观功能多样性(0.72%)、景观可识别性(1.06%)和绿化养护满意度(1.49%)等指标的影响较小.未来,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应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加强不同观赏特性植物的应用,提升绿化用地面积的同时还要考虑为广大居民营造用于开展各类活动适宜比例尺度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7.
从居住区组团绿地的概念内涵及重要性入手,分别阐述了居住区组团绿地的布局形式、植物造景、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等。并结合寿光市巨能公寓组团绿地设计实例,进一步探讨了居住区组团绿地的设计方法、原则以及景观空间布局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居住小区组团绿地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居住小区组团绿地对居民的意义,在对一些居住小区的组团绿地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环境的特点和景观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居住小区组团绿地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造景要素及视景空间的艺术设计等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陈希  徐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04-12305
介绍了实行居住区绿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植物配置与水景配置的可持续化,提出了解决水体可持续化发展问题的对策,强调要从管理方面保持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其环境的建设应以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通过分析北京市回龙观风雅园小区、塞纳维拉小区、亚运新新家园等六个住宅区绿化现状、景观现状、功能要求、人文环境,提出了住宅区的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1.
居住小区外部绿地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51-1553
通过对不同居住小区外部环境的实地调查,认为居住小区外部绿地作为小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突出绿化和美化效果、满足人性化设计需求、体现个性化的景观特点方面发挥作用,对于整个小区景观环境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居住小区外部绿地景观在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植物配置方式、景观表现效果、景观差异性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且就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认为小区外部绿地应完善植物配置形式,提高景观的文化内涵,做到以人为本,合理组织空间。以期对小区外部环境的营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文娜  赵林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0-6611,6642
昆明市五华区和盘龙区是昆明的两大主要城区,近年来对两城区的公共绿地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昆明市盘龙区和五华区的主要公共绿地,在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比较,得出了昆明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两区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昆明公共绿地的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绿量,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项新指标,是生态效益量化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上海3个社区中的167个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社区道路、公园、居住区及其他绿地4种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标与绿量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植物群落绿量的结构特征指标。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偏小,物种多样性不高且变异很大,乔灌草各层物种多样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社区道路绿地的绿量与乔木平均冠幅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社区公园绿地的绿量与乔木平均胸径、乔木平均高度、乔木平均冠幅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社区居住区绿地的绿量与乔木平均胸径、乔木平均高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乔木平均冠幅、灌草平均高度呈现显著正相关;社区其他绿地的绿量与乔木平均高度、乔木平均冠幅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乔木平均胸径、灌草平均高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社区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提升绿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绿地彩叶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广州城市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状况,对广州市主要城市公园、市民广场、道路绿化及居民区等城市绿地214个样地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城市绿地彩叶植物较为丰富,共有49科76属90种,其中新叶有色和老叶有色植物各20种、常色叶植物14种、斑色叶植物30种、双色叶植物6种.广州城市绿地重视彩叶植物应用,102个样地中彩叶植物达到6~10种,14个样地中彩叶植物达15种以上;公园次生林和生态风景林样地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常色叶、斑色叶和双色叶植物较为稀少,而这3类植物在公园景观群落、交通绿岛、居民区和市民广场等城市绿地中较为丰富.广州城市绿地常色叶、斑色叶和双色叶彩叶树种较为匮乏,因此建议加强该类彩叶树种资源的引进、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加强乡土彩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市作为典型干旱区绿洲城市,深居中国内陆,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景观斑块,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石河子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类型绿地面积中以单位附属绿地面积最大,道路绿地次之;公共绿地中以面积>10 000 m2的大型斑块为主,居住区绿地中各级斑块数量相当,但仍是大型斑块所占面积最大;市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7(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79),破碎化指数为22.87个·km-2,绿地廊道密度指数较高,为2.21 km·km-2。表明石河子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状况良好,但仍应加强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地建设,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提高绿地景观多样性,并注重使用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16.
居住小区生态型绿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从分析呼和浩特市自然条件与居住小区不同类型绿地的现状出发,将呼和浩特市的居住小区按绿地率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并分析了居住环境中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根据典型乡土阔叶植物叶面积和针叶植物叶面积的滞尘效益及不同类型绿地群落模式的降温增湿效益,测算不同配置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结合前人对绿地其他生态效益测试结果,提出该地区生态型绿地模式的建设意见.指出了呼和浩特市小区绿化发展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说明了发展滞后的原因,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高标准居住小区绿地建设增加绿地率,丰富绿地植物种类,因地制宜,不同季节、不同地段配置各具特色的景观群落等发展对策,使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得到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区住宅区森林群落结构与绿化空间辐射占有量潜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北京城区25个住宅区的每木调查,研究了住宅区树木数量结构、径级分布和立木层次结构,概算了住宅区RO,G,S现状值与潜在值,分析了主要树种在绿量空间上的拓展潜力,提出了住宅区绿化建议。结果表明:国槐(Sophora japonica)、毛白杨(Populus alb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住宅区中相对密度较大(0.08)、使用频度较高(0.50)的树种;住宅区乔木树种总体上处于高、粗生长阶段,植株平均高度9.9m,平均胸径22.1cm,大乔木(DB,H40cm)分布密度相对较小(1.61株.hm-2),大多数住宅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群落结构。RO,G,S概算结果表明:25个住宅区的RO,G,S现状值为3827043m3,绿化空间平均辐射高度1.51m;RO,G,S潜在值为11703933m3,潜在增幅空间为现状值的2.06倍,95%以上的树种在理论上仍有2倍以上的绿量拓展潜力。立地环境差、重度修剪和建筑物阻挡是制约住宅区空间绿量扩增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建设绿荫停车场、绿荫广场、林荫道路等措施,实现树冠下地面空间利用和冠层绿量空间拓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增加居住区绿量空间。  相似文献   

18.
榆林市园林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慧平  马向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51-6152,6155
根据对榆林市区65个园林绿地的园林植物树种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榆林市各类绿地(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等)的植物种类构成、配置结构、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表现,就榆林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就泰安城市绿化中彩叶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3处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地中,所用彩叶植物共23科30属42种,公共绿地应用种类较多,其次是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地。并从彩叶植物的植物种类、造景方式、种植设计等方面对泰安市区绿化中的彩叶植物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城市绿地数量和结构时空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城市绿地斑块和廊道连接的景观格局指数法和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绿地与居住用地的空间交互作用以及可达性分析方法,比较了城市绿地沿城乡分布的梯度分析方法.并总结了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空间显式表征和多尺度分析,以及格局的定量研究与规划的结合,并应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