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0种藓类植物的耐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抗旱能力强的苔藓植物用于城市立体绿化。[方法]对采自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10种藓类植物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后再复水过程中的植物体含水量及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分析其抗旱能力。[结果]10种藓类植物经干旱处理后均表现出相应的抗旱能力,其中密枝灰藓(Hypnum densirameum)、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s)、尖叶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和拟阔叶小石藓(Weisia platyphylloides)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苔藓植物的规模化生产并应用于城市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保水剂在先锋植物边坡生态恢复中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植被恢复试验、土壤含水量试验和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保水剂对先锋植物鬼针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播种时施用保水剂能明显促进鬼针草的生长。在一定干旱条件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低,保水剂的抗旱保苗能力越明显;水分相对缺乏时,施用保水剂可增加鬼针草的地上部分鲜重和干物质积累量。保水剂在反复干旱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旱保苗能力。[结论]在一定的土壤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不仅能促进鬼针草出苗、成活,还能增加其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3.
周仕千  陈张雷  郭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12-21713,21782
[目的]对西南山区3种护坡灌木的抗干旱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以山毛豆、多花木蓝和黄荆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法对其进行4个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的各植物的叶片保水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物观测,得出3种灌木抗旱性的相对强弱顺序。[结论]3种灌木树种抗旱能力大小顺序为黄荆〉多花木蓝〉山毛豆。  相似文献   

4.
于海兵  胡海波  裘涛  赵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61-9764
[目的]研究废弃宕口6种水土保持植物的抗旱性,以筛选抗性强的植物。[方法]选取6种在矿山植被恢复中常用植物(侧柏、紫穗槐、小叶女贞、胡枝子、高羊茅为白三叶)为材料,对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综合评定了其抗旱性能。[结果]6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侧柏的抗旱性和适应性最强;小叶女贞其次,胡枝子最弱。灌木以紫穗槐最强,草本以高羊茅较强。[结论]根据6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可因地制宜地在废弃宕口种植。  相似文献   

5.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植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充分反应其抗旱性的强弱,在农业生产中需筛选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植物干旱胁迫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结果]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形态结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结论]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旱分子机制和培育抗旱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方法,对5种蕨类植物(肾蕨、凤尾蕨、蜈蚣蕨、铁线蕨、毛蕨)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蕨类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肾蕨各生理指标均好于其他蕨类植物,尤其在胁迫12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肾蕨的抗旱能力最强;复水后,5种蕨类植物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该研究可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5种鸢尾属观赏地被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种鸢尾属观赏地被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与特性及植物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再生萌芽成活率所反映的5种鸢尾属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德国鸢尾(Iris gemanica)、鸢尾(I.tectorum)、黄菖蒲(I. pseudacaorus)、溪荪(I. sanguinea)和马蔺(I. lacteal var. chinensis),其中德国鸢尾在夏季盆栽干旱胁迫处理48 d后的复水再生萌芽成活率达到73.68%,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对照马蔺为14.8%;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及茎长、茎直径和根茎含水量等形态及结构特性与植物抗旱能力差异一致,而植物叶表皮角质层及根长差异与抗旱性不完全一致。说明鸢尾属植物的抗旱能力主要决定于植物的保水能力,而茎长、茎粗细(直径)及根茎含水量等结构特性可能与植物抗旱能力有更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植物的抗旱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室内模拟自然干旱条件,通过测定灰叶铁线莲、柠条、花棒、醉鱼木4种旱生植物幼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对其进行抗旱能力比较。[结果]灰叶铁线莲、柠条、花棒和醉鱼木分别在土壤含水量为3.49%、3.59%、3.63%、3.38%时叶片开始萎蔫,在土壤含水量达到1.51%、1.53%、1.68%、1.57%时产生永久萎蔫。说明灰叶铁线莲表现出与其他旱生植物花棒、柠条、醉鱼木相同的耐旱性。[结论]灰叶铁线莲、柠条、花棒和醉鱼木幼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分别为1.51%、1.53%、1.68%、1.57%,4种植物的耐旱性相近。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园林花卉的科学养护,以4种北方园林草本花卉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cv.‘Golden Doll’)、美国石竹(Dianthus barbatus f.American)和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条件下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3个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下(正常含水(CK)、中度干旱(MS)、重度干旱(SS))4种园林花卉植物种苗生长过程中地上地下部分器官的抗旱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这4种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减少,马蔺的茎叶(含功能叶)和根系含水量均降低,根干重、根系长度均升高,根表面积随之升高;(2)金娃娃萱草在MS处理下根长、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干重、根含水量、比叶重、茎叶干重、茎叶含水量均最高,表明金娃娃萱草苗期水分需求较低,根叶水分利用统一高效;(3)美国石竹根干重CK最高,MS与SS两处理差别不大,地上干重3种处理无明显差异。根含水与地上茎叶含水变化一致,先升高后降低,其它指标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变化规律不明显;(4)荷兰菊在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根系生长变化与吸水特征不明显;(5)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4种植物抗旱能力的结果表明,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最强,马蔺和美国石竹次之,荷兰菊的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几种校园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为校园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试验区,于2007年6~8月对校园内栽种面积最大的2种落叶乔木2、种针叶植物、3种灌木2、种草本、3种藤本,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针叶植物表现出极强的滞尘能力,其滞尘能力与落叶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均在0.01水平有差异;滞尘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针叶>草本>灌木>藤本>落叶乔木。[结论]藤本植物虽然滞尘能力低,但可以阻滞不同高度的灰尘,是很好的垂直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1.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干旱胁迫0、3、6、9、12、15d,观察植株的形态变化,测定电导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在干旱胁迫下,7种宿根花卉发生萎蔫的时间不同,萎蔫情况也不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7种宿根花卉的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不同。在干旱胁迫下,7种植物体内的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上升,后期下降。[结论]费菜、‘红花’景天、常夏石竹、‘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柯罗粉’美国薄荷的抗旱能力中等,‘革质’亮金光菊的抗旱能力弱。  相似文献   

12.
王莺璇  雷江丽  王有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79-12983,13007
[目的]为抗旱地被植物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华南地区较为常见的7种百合科园林地被植物为试材,对其植物永久萎蔫率、叶片持水率,以及在土壤水分胁迫下(0 d、7 d、14 d、21 d、28 d)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7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它们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的7种百合科地被植物永久萎蔫率均处15%以下的较低水平;随着土壤水分胁迫加剧,7种参试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同为渗透调节物质的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尽相同;其抗旱性均有较好表现,推测该科植物的抗旱性潜力较大。[结论]矮麦冬抗旱性极强,天门冬、蜘蛛抱蛋、银边山菅兰次之;银边吊兰、"金娃娃"萱草抗旱性中等;山菅兰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3.
干旱对黄秋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土壤干旱条件下不同黄秋葵种质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差别。[方法]以22个黄秋葵种质为材料,采用干旱伤害率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干旱对004-5的株高,生物产量和光合作用的伤害率低,对B015的伤害率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0%~35%时,各种质光合指标的日均值有明显差异。[结论]004-5的抗旱性最强,B015对干旱最敏感。  相似文献   

14.
张增福  王华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4-1204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其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及组织含水量(OWC)进行研究。[结果]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及WOC低于水地品种,旱胁迫下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和OWC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叶绿素含量与RW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W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麦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以为小麦抗旱节水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维生素C对增强玉米植株抗旱性的作用,为玉米田间施用维生素C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玉米幼苗的形态指标 (叶片长度、植株高度、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对玉米幼苗各项指标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浓度为40 mg/L时,其效果较明显,形态指标叶片长度、植株高度、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4.6%、12.9%、20.8%、20.0%和20.3%;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和POD、SOD活性也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75.6%、24.6%和23.4%。[结论]维生素C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的水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酶的活性,对细胞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广西28个区试甘蔗品种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檀小辉  廖洁  刘铭  牛俊奇  杨丽涛  李杨瑞  王爱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87-12690,12696
[目的]研究广西28个区试甘蔗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叶片自然干旱症状和复水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采用7种不同生理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和分析了甘蔗生长前期广西28个进入区试的高产高糖品种抗旱性差异。[结果]广西28个区试品种中有6个表现高抗、8个中抗、13个不抗。7种不同生理指标系统聚类抗旱分析结果与自然干旱症状和复水后恢复情况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甘蔗良种资源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文利  叶建军  余世孝  孙淑玲  李恒威  魏道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07-13910,13917
[目的]建立快速、标准化测定景天类、马齿苋类植物耐旱性的评价方法。[方法]以佛甲草、松叶景天、毛马齿苋为试验对象,比较了它们的叶片结构,研究了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干旱胁迫对它们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上述指标对快速评价3种植物抗旱性的有效性。[结果]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干旱胁迫能显著提高3种植物耐旱性的筛选效率,建议以此为基础建立景天类、马齿苋类植物快速评价方法;叶片结构特征和形态变化与水分代谢紧密相关,可作为3种植物耐旱性评价的基本依据;干旱胁迫后,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反映了3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可作为耐旱性评价的参考;SOD、POD活性与3种植物对干旱的抵抗力不一致,不宜作为耐旱性评价的指标。[结论]综合叶片解剖学、形态变化及复水试验结果,得到耐旱性强弱为毛马齿苋〉佛甲草〉松叶景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个烟草品种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筛选与综合评价,为烟草的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漂浮育苗的烟草幼苗施加干旱胁迫,测定干旱胁迫下的幼苗存活率、叶片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并应用隶属函数方法对测定的指标进行抗旱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20个不同抗旱性烟草品种存活率、叶片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与组织含水量在干旱胁迫下有显著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可对它们进行综合的抗旱性强弱排序。[结论]在该试验中,MSK326、TN90、NC55的抗旱性较好;MD609、云烟87、红花大金元的抗旱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