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河蟹养殖池塘中投放不同密度的细鳞斜颌鲴,探索细鳞斜颌鲴对河蟹养殖中青苔疯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鳞斜颌鲴投放密度的增加,池塘中青苔数量显著减少且水质得到改善,河蟹的规格和产量也随之提高,当投放密度达到3 000尾/hm2时,河蟹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因此,在河蟹青虾池套养3 000尾/hm2细鳞斜颌鲴,可改善水质并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石殿军 《农技服务》2012,29(9):1061-1062
在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中,放养规格为5~6 cm异育银鲫"中科3号"18 000尾/hm2、规格为1.5~2.0 cm青虾300 000尾/hm2、规格为11 cm细鳞斜颌鲴300尾及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经过6个月养殖,收获异育银鲫"中科3号"商品鱼5 449 kg/hm2,最大个体307 kg/hm2,最小个体159 g/hm2,平均规格216 g/hm2,成活率81.4%,收获青虾336 kg/hm2,利润32 220元/hm2。  相似文献   

3.
程诚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76+278
为了探索网箱养殖黄颡鱼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效果,在规格为4.0m×3.0m×1.5m(长×宽×高(的网箱内开展黄颡鱼养殖,同时在网箱内套养刮食性的细鳞斜颌鲴,利用细鳞斜颌鲴生物学特性对附着在网箱上的藻类及黄颡鱼残饵进行利用,达到生物控制箱内水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网箱内放养规格为15~25g/尾的黄颡鱼,放养密度500尾/m2,套养细鳞斜颌鲴规格为12cm/尾,放养密度10~15尾/箱,经10个月的养殖,黄颡鱼平均产量为82kg/m2、成活率为91.9%,细鳞斜颌鲴平均产量为6.7kg/箱,成活率为95.9%,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4.
利用鳜鱼生物学特性在蟹虾池塘进行套养,2月17日投放规格800~1 000尾/kg越冬青虾种150 kg/hm2;3月26日投放规格160~200只/kg蟹种7 500只/hm2;6月7日7#池塘套养规格6 cm鳜鱼种225尾/hm2,8#池塘按套养规格6 cm鳜鱼种300尾/hm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月22日干塘收获,平均产商品蟹858.0~880.0 kg/hm2,产虾量622.5~639.0 kg/hm2、商品鳜鱼106.7~115.0 kg/hm2,投入产出比1.00∶1.41。  相似文献   

5.
利用鳜鱼生物学特性在蟹虾池塘进行套养,2月17日投放规格800~1 000尾/kg越冬青虾种150 kg/hm2;3月26日投放规格160~200只/kg蟹种7 500只/hm2;6月7日7#池塘套养规格6 cm鳜鱼种225尾/hm2,8#池塘按套养规格6 cm鳜鱼种300尾/hm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月22日干塘收获,平均产商品蟹858.0~880.0 kg/hm2,产虾量622.5~639.0 kg/hm2、商品鳜鱼106.7~115.0 kg/hm2,投入产出比1.00∶1.4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水库网箱生态养殖匙吻鲟效果,在规格为5.0 m×5.0 m×3.0m(长×宽×高)的网箱内开展滤食性匙吻鲟、吃食性鲤鱼、刮食性细鳞斜颌鲴生态养殖,利用吃食性鲤鱼摄食残饵料,利用细鳞斜颌鲴刮食附着在网衣上藻类,达到生物调控箱内水质的目的。结果表明:网箱内放养规格为25~30cm/尾的匙吻鲟,放养密度35尾/m2,套养规格为12cm/尾的细鳞斜颌鲴及规格为102g/尾的鲤鱼,放养密度各为20尾/箱,经8个月的养殖,匙吻鲟平均产量为57.5kg/m2、成活率为96.1%,产出比1:1.88,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氨基酸肥水法,细鳞鲴鱼苗每667 m~2放养密度控制在25万尾,经30-40 d培育,可获得全长3.5-4.0 cm的细鳞鲴夏花鱼种,成活率在70%左右;夏花鱼种经分稀后转入冬片鱼种培育,每667 m~2放养密度控制在3 000-5 000尾,并每667 m~2混养夏花鱼种白鲢4 000-6 000尾、鲫鱼4 000-6 000尾、草鱼1 500-2 500尾、团头鲂1 000-2 000尾。经5个月养殖,可获得平均规格达全长15 cm左右、体重80尾/kg的细鳞鲴冬片鱼种,成活率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稻田养蟹,每公顷投放规格为80只/kg的幼蟹9 000~12 000只,经3~4个月的饲养,每公顷可产规格为100~150g左右的商品蟹525~675kg,增收1.5~1.8万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河蟹池塘提质增效生态养殖模式,在集成微孔增氧、水草动态平衡养护、水质调控、螺蛳分期投放等水环境生态营造技术基础上,引入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名优鱼类--沙塘鳢和细鳞斜颌鲴,开展了池塘河蟹-青虾-沙塘鳢-细鳞斜颌鲴生态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细鳞斜颌鲴湖泊套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鳞斜颌鲴主要以腐屑、底泥、人工投喂的其他鱼吃剩的残饵为食,具有改善日趋富营养化湖泊水质的作用。因此,进行了湖泊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湖泊中投放适量的细鳞斜颌鲴鱼种可改善水质,明显提高水体中的鱼产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稻田养蟹,每公顷投放规格为80只/kg的幼蟹9000~12000只,经3~4个月的饲养,每公顷可产规格为100~150g左右的商品蟹525~675kg,增收1.5~1.8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安徽省芜湖县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于2013年利用河蟹主养池塘套养青虾、鳜鱼、细鳞斜颌鲴等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池塘实施多品种套养,可有效利用蟹池中残饵、水草、腐殖质、底栖动物等丰富的天然饵料,且河蟹主养池塘增产达45%左右。经过近1年的套养试验,面积13.3 hm2的河蟹主养塘捕获河蟹、青虾等水产品总产量24 020 kg,平均产量1 806kg/hm2,总销售收入193.3万元,总利润103.4万元。  相似文献   

13.
细鳞斜颌鲴是当前池塘健康养殖中最合适的套养品种,从池塘条件、苗种投放、饲养管理方面介绍了其池塘套养技术。细鳞斜颌鲴具有抗病力强、易捕捞的特点,回捕率较高,增产空间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细鳞鲴是推广池塘生态混养的优良品种,而夏花鱼种培育是开展大规格鱼种培育的前提,是推广细鳞鲴池塘混养的基础。因此,青浦区于2016年开展了细鳞鲴夏花鱼种培育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培育细鳞鲴夏花鱼种每667m~2放养密度控制在25万尾,采取"豆浆法"投喂,结合水质调控技术,经35d培育,可每667m~2获得全长3.5cm的细鳞鲴夏花鱼种17.13万尾,成活率达68.5%。  相似文献   

15.
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河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平均产商品蟹981 kg/hm2、鳜鱼300 kg/hm2,加上配养的青虾、细鳞斜颌鲴、鲢鳙鱼,平均产值110 255元/hm2,利润达50382.5元/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在江淮丘陵池塘的养殖效果,2014年在面积为6000m2池塘内开展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同时在池塘内套养刮食性的细鳞斜颌鲴及滤食性的鲢鳙鱼,利用鲴鲢鳙生物学特性,达到生物控池塘水体水质之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7431.4kg、规格为878~924g、平均规格为894g、成活率96.2%,取得每667m2产760.7kg,成活率为96.2%,每667m2获利3012.6元,投入产出比1:1.37,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7.
鲴鱼     
钱名全 《湖南农业》2004,(11):16-17
鲴鱼种类较多,主要有银鲴(刁子)、细鳞斜颌鲴(黄板刁)和黄尾密鲴(沙尖)3种。它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鲴属。鲴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其银鲴以湘江出产较著名;细鳞斜颌鲴在湖南溪口水库(湘乡)、同欢水库(临澧)、湖北丹江口水库和江西江口水库产量较大;而黄尾密鲴在湖南官亭水库(醴陵)、江西江口水库、湖北粱子湖产量较多。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绒螯蟹、中粳中熟水稻圣稻2620为试验材料,在4‰~6‰含盐量土壤条件下,以0.67 hm~2为1方挖稻田环沟(环沟占比20%),探索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的稻蟹高效种养模式。结果表明:稻蟹种养模式的水稻单产为6 607.80 kg/hm~2,普通种植模式为8 340.30 kg/hm~2,但前者显著提高稻米品质,食味值增加5.9%。3个蟹苗投放密度下,每公顷蟹苗投放密度2 250只,成蟹规格最大,雄蟹平均规格为166.6 g、雌蟹为136.04 g,成蟹平均产量为201.2 kg/hm~2,每公顷纯收益为12 609.9元;每公顷蟹苗投放密度3 750只,螯蟹规格中等,雄蟹平均规格为160.92 g、雌蟹为131.51 g,成蟹平均产量为316.2 kg/hm~2,每公顷纯收益为17 623.1元;每公顷蟹苗投放密度5 250只,螯蟹规格最小,雄蟹平均规格为149.53 g、雌蟹为125.52 g,成蟹平均产量为391.7 kg/hm~2,每公顷纯收益为19 552.8元;普通水稻种植模式下每公顷纯收益仅为5 703.5元。  相似文献   

19.
市场前沿     
江苏省育成彩色玉米“江南花糯”;纺织业困境不利棉农增收;国家继续投放政策性玉米;江苏省泰兴市繁育成功细鳞斜颌鲴“环保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川鲶、细鳞斜颌鲴、丁鱼岁3种优质淡水养殖鱼类的含肉率、肥满度及肌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推广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对3种优质淡水鱼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3种鱼类的含肉率大小依次为:川鲶(68.47%)〉细鳞斜颌鲴(67.12%)〉丁鱼岁(64.04%),川鲶与丁鱼岁含肉率差异显著(P〈0.05);肥满度大小依次为:丁鱼岁(2.33)〉细鳞斜颌鲴(1.56)〉川鲶(0.86)。川鲶、细鳞斜颌鲴、丁鱼岁的蛋白质含量(占鲜样)分别为17.49%、17.56%、17.19%;脂肪含量(占鲜样)分别为4.63%、1.97%、1.69%。[结论]3种鱼含肉率比大宗养殖淡水鱼类的含肉率高,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综合评价川鲶、细鳞斜颌鲴、丁鱼岁的营养价值较高,有较好的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