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绿玉树的资源分布、能源价值和药用价值,比较了国内外对绿玉树研究和利用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并发现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因此提出培育成熟条件宽松的绿玉树新品种是我国未来绿玉树能源应用发展趋势,而在此之前,应加速绿玉树药用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 L.)原产非洲各国,在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都有引种栽培.我国的部分地区也有绿玉树的引种栽培.绿玉树在我国香港的部分地区、台湾的澎湖列岛、海南西部和南部沿海引种以后已经逸为野生;西双版纳作为观赏树种有少量露地栽培;广州、昆明均在温室内栽培.调查结果表明绿玉树适应在干旱炎热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3.
绿玉树分布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 L.)原产非洲各国,在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都有引种栽培。我国的部分地区也有绿玉树的引种栽培。绿玉树在我国香港的部分地区、台湾的澎湖列岛、海南西部和南部沿海引种以后已经逸为野生;西双版纳作为观赏树种有少量露地栽培;广州、昆明均在温室内栽培。调查结果表明绿玉树适应在干旱炎热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4.
用酶标仪分析了玉树(Crassula arborescens)全白叶片在复绿过程中Rubisc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玉树全白期Rubisc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全绿时期弱,但白化叶片仍可进行光合作用;在复绿过程中,玉树全白叶片Rubisc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步升高。说明玉树全白叶片具有光合作用能力,可以存活,具有观赏价值。随着叶片色素含量的增加,叶绿体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叶片内光合产物逐步积累,进而促进植株体内生命能量物质和可溶性蛋白的增加。通过Rubisco活性的变化来判断玉树白化叶的固碳能力、存活能力和实用价值,可为叶片白化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栽培在重庆的荷兰和海南绿玉树夏季乳汁的碳氢化合物和甾醇的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 海南绿玉树乳汁中9~44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8.55%,羊毛甾醇为62.76%,此外,还含有14.32%的酯类和6.07%硫. 荷兰绿玉树乳汁中含18~32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2.91%,羊毛甾醇为72.61%,还有11.42%的酯类和6.02%的硫.  相似文献   

6.
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苗的条件,确定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绿玉树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绿玉树茎段作为外植体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萌芽率、增殖倍数、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萌芽培养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02mg/L+6-BA1.0mg/L,分化率为89.7%;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02mg/L+6-BA0.60mg/L+AD3.0mg/L,增殖倍数为5.70;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40mg/L+IBA0.4mg/L,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80%。[结论]试验初步确定了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栽培在重庆的荷兰和海南绿玉树夏季乳汁的碳氢化合物和甾醇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绿玉树乳汁中9~44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8.55%,羊毛甾醇为62.76%,此外,还含有14.32%的酯类和6.07%硫.荷兰绿玉树乳汁中含18~32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2.91%,羊毛甾醇为72.61%,还有11.42%的酯类和6.02%的硫.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的差异,选择快速生长的品系,对海南岛绿玉树天涯海角等7个品系扦插后的单株鲜重增长率和单株分枝数增长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后86 d,绿玉树的单株鲜重增长率品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海大4号的单株鲜重增长率最高、达403.2%,且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显著高于海大2号;品系间的单株分枝数增长率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海大3号的单株分枝数增长率(970.3%)最高,其次为海大2号(856.3%),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显著高于昆明,而单株分枝数增长率居第3位的是海大5号(739.2%)也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9.
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召亮  何觉民  陈彪  梁钾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61-10163
[目的]研究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苗的条件,确定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绿玉树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绿玉树茎段作为外植体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萌芽率、增殖倍数、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萌芽培养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1/2MS+O.02mg/LNAA+1.00mg/L6-BA,分化率为89.7%;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O.02mg/LNAA+O.60mg/L6-BA+3.00mg/LAD,增殖倍数为5.70;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0.40mg/LNAA+0.40mg/LIBA,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80%。[结论]初步确定了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0.
湛江地区冬天多为干旱季节,所以绿玉树扦插繁殖一般在冬后进行,而冬后的绿玉树嫩枝通常都曾遭受冷害,故研究了扦插后的培养温度、光长和相对湿度对经9℃以下低温冷害的绿玉树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15、18、2l、24℃等5个培养温度处理的嫩枝扦插成活率差异极显著,其中以15℃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达75%.且与18℃以上各处理差异极显著;10、12、14 h/d 3个光长处理问的越冬嫩枝扦插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空气湿度20%、30%、40%、50%、60%5个处理间的嫩枝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以空气湿度20%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达62.5%,且与其他处理差异.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碱诱变绿玉树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培养基添加法、浸泡法以及先预培养后处理法对绿玉树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变.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0.2%的秋水仙碱进行14d培养以及先预培养3d再用0.2%秋水仙碱进行24h处理法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变效果.其成活率和诱变率分别达到53.13%、60.00%和82.35%、72.22%.茎、叶、气孔、保卫细胞、染色体以及过氧化物酶等形态生理指标的检测证明四倍体较二倍体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卵磷脂是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功能因子。其被氧化的程度决定其功能作用和贮放时间。研究采用天然蒜油和维生素E对卵磷脂进行抗氧化试验。以过氧化值反映卵磷脂的氧化程度。结果表明,蒜油和维生素E均有降低卵磷脂过氧化值的作用,不同浓度抗氧剂的作用强弱有差异。保存温度越高,卵磷脂过氧化物产生的速度越快。数据表明,在试验添加浓度下蒜油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差异不明显;二者在0.05%~0.20%的添加量时,添加浓度和过氧化值呈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划分出新疆地区大果沙枣的栽培变种,选择了具代表性的5个地区的38棵大果沙枣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大果沙枣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大果沙枣6个质量性状Shannon指数的平均值是0.966,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是0.410,大果沙枣的质量性状丰富度较高;9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5.426%。通过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1.149%,果实、果核大小、果形指数及千粒质量等9个性状可作为划分种下等级的主要依据。聚类分析后可将38棵大果沙枣植株划分为4个栽培变种。  相似文献   

14.
借助环境数据实时采集装置,于2014年1月5日至1月22日连续开展了冬季露天池塘培植浒苔对池底水温、酸碱度和溶解氧的实时监测工作。结果表明:(1)密植浒苔可在不改变池底水温峰值期时辰数的基础上,提前1个时辰到达峰值,在不影响到达谷底时辰的同时,使低谷期缩短了1个时辰,并由此延长了水温由峰到谷的转换时长;(2)密植浒苔可保持池底p H值的基本稳定,并在不改变池底p H值时段变化节律的基础上,使日均p H值由9.3下调至8.6;(3)密植浒苔在对池底DO值的时序变化影响上与池底水温相仿,并使日均DO值由10.61mg/L下调至6.80mg/L。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鳡鱼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质量监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鳡鱼是我国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地理标志产品。从丹江口鳡鱼的来由、知名度和产业现状,产区地域地理环境和水资源特征以及气候、水质、生态环境等影响丹江口鳡鱼特征和品质形成等自然因素方面分析了丹江口鳡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关键要素。提出了加快养殖标准化,制订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丹江口鳡鱼》等系列标准;建立丹江口鳡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养殖示范区;规范丹江口鳡鱼养殖企业的生产;建立多部门的联席监管机构等质量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