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提取菊芋花色素的最佳条件。[方法]针对不同条件下菊芋花色素的提取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试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正交试验并和试验值比较。[结果]菊芋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料液比1∶18 g/m L,浸提时间5.0 h,其中浸提温度对提取花色素的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浸提时间对浸提效果的影响最小;同时提出了减少试验工作量的方法。[结论]该研究可为菊芋花色素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燕升  莫倩  雷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08-409,428
[目的]为开发纯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毛葡萄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溶剂种类和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热回流方法提取,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比普通葡萄籽高。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0h,提取3次。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75%。  相似文献   

4.
秦菲  张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10-7111,7273
[目的]研究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超声提取过程中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B)料液比(A)温度(C)时间(D);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g/ml),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1.26%。[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红景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葡萄籽中原花色素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皓  伍丽娜  张伟  郑永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67-9469
[目的]筛选能够纯化葡萄籽中原花色素的树脂,并研究用树脂纯化的工艺方法。[方法]利用5种大孔吸附树脂(S-8、NKA-9、AB-8、X-5、D4006)对原花色素进行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以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介质,完成原花色素的动态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AB-8型树脂是较适宜的纯化填料,最佳工艺是:原花色素水溶液浓度为2.5 mg/ml,以2.0 BV/h的流速流下,使树脂吸附达到饱和;解吸时先用水淋洗,解吸剂乙醇浓度为80%,以1.0 BV/h的流速缓慢流下,解吸剂用量为1.0 BV。[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对葡萄籽中原花色素的精制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方法]采取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得到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乙醇体积分数69.22%,CO25 L/h,提取时间62.82 min,料液比1∶1.13 g/ml,提取温度55℃,提取压力35 MPa。在此条件下葡萄籽中原花青素产率理论值为164.916 mg/kg,实测值为(163.60±0.93)mg/kg,原花青素的纯度为88.5%。[结论]研究可为促进新疆葡萄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张晓梅  刘晓芳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1-12342
[目的]研究葡萄籽多酚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超声提取获得葡萄籽多酚,采用Fenton反应.OH体系研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60 min,浓度75%乙醇,料液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71%。葡萄籽多酚提取物对Fenton反应羟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0.031 g/L,0.093 g/L时清除率达最大,最大清除率为87.12%。[结论]葡萄籽多酚超声提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栾娜  刘行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3):512-515,519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紫甘蓝中的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超声功率540W。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04.8mg/g。[结论]该研究为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紫甘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薯蓣皂苷元提取率,选取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发现石油醚作提取溶剂、粉碎粒度为60目、固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10 min、提取温度为100℃,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提取时间10 min。[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微波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提取率达1.837%。  相似文献   

10.
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优化闪式提取葡萄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晋  张正伟  王吉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82-10883,10886
[目的]优选闪式提取法提取葡萄籽的工艺。[方法]应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多酚提取率、总单宁提取率和原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结果]闪式提取法提取葡萄籽的最佳工艺为:用6倍量的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min。[结论]所选工艺条件具有简单、快速、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交方法研究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提取提供依据。[方法]以干燥葡萄籽粉为原料,选择石油醚、乙醚、丙酮、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筛选最佳提取剂。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3个因素(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水平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石油醚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0%左右。丙酮浸提效果最差。随着料液比升高,油脂提取率增加,但当料液比大于1∶8时,油脂提取率增加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出油率呈上升趋势,在75~85℃范围内显著增加,在85℃以上变化不大。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结论]葡萄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石油醚为提取剂,85℃提取3.5 h,料液比为1∶8。  相似文献   

12.
郑朝华  陈建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86-14487,14492
[目的]优化葡萄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考察葡萄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方法]以市售葡萄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葡萄皮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4个因素对葡萄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其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葡萄皮黄酮乙醇浸提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40%,浸提时间1 h,固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5℃,在此工艺条件下葡萄皮总黄酮含量为65.17 mg/g。葡萄皮提取物中含有对羟基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的有效成分,并有较好的清除效果。[结论]该研究得到葡萄皮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并为葡萄皮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胡位荣  林斌  李婉君  孙茹  刘顺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93-13996,14154
[目的]寻找红肉蜜柚果实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方案。[方法]以红肉蜜柚果实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果肉红色素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超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红色素提取液在471 nm处吸光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模拟得出了红肉蜜柚红色素提取的回归方程。[结果]石油醚为提取剂时,超声辅助提取使红肉蜜柚果肉红色素吸光度增加106.1%;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22℃,浸提时间32 min,料液比1∶4.3 g/ml,此时红肉蜜柚果实红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为1.312。[结论]研究可为红肉蜜柚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中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叶黄素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万寿菊为材料,研究不同溶剂(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醚、石油醚)、料液比(g/ml)(1∶5、1∶10、1∶15)、万寿菊粒度(20、40、60、80目)和浸提时间对叶黄素酯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乙醚的提取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差 当万寿菊粒度≤60目时,叶黄素酯的提取率随粒度的减小而增加,当粒度为80目时,提取率下降 在20~60 min内,叶黄素酯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60~80 min内,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增加缓慢,在80~240min内,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万寿菊中叶黄素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醚为提取剂,万寿菊粒度60目,料液比1∶5,提取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5.
万俊杰  赖子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25-14326
[目的]研究萃取水体中的残留氯氰菊酯农药的影响条件。[方法]通过对影响提前效果的萃取剂、pH值和温度的优化,得出最佳的萃取条件,同时建立了萃取率同萃取时间的动力数学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对氯氰菊酯有较好的萃取效果,最佳体积比为90∶10,最佳pH值为8,最佳温度为25 ℃,萃取率可达90%以上。同时构建了对氯氰菊酯的萃取率同振荡萃取时间之间的动力模型和方程:(C0-Ct)/C0×100%=95.5-136.4/t。[结论] 该模型可更好地表达出萃取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虞梅  高桂枝  苑姗姗  韩锋  姚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70-4572
[目的]分析艾蒿提取物的特点。[方法]以艾蒿为原料,对艾蒿的石油醚提取物中所含植物激素、总黄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该提取物应用于有机水稻生产。[结果]300 ml 1%艾蒿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GA3286.1μg/ml,3-IAA121μg/ml,ABA29.5μg/ml,总黄酮270.72μg/ml,游离氨基酸130.3μg/ml,蛋白质1 012.06μg/ml。在有机水稻秧苗期、孕穗期、始穗期各喷施100 mg/L该提取物1次,可以增产15.6%,总营养指标提高10.34%,对水稻螟虫、稻飞虱无明显作用,有机水稻糙米中无GA3残留。[结论]艾蒿含有多种促生成分,含量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