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IGF 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 Factor,IGF)生理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发挥独立于IGF分子网络的作用。IGFBP-1在多种组织和体液中表达,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血糖等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IGFBP-1的基因定位、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在猪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及其与胴体和肉质表型指标的相关性,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雅南猪和藏猪血液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肌纤维直径和眼肌面积。结果显示:藏猪肌纤维直径最小,且显著低于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和雅南猪(P<0.05);丫杈猪和乌金猪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藏猪(P<0.01),显著高于成华猪(P<0.05);血液中丫杈猪的IGF-1含量极显著地低于乌金猪、雅南猪和藏猪(P<0.01),乌金猪、成华猪和雅南猪的IGF-1含量极显著地低于藏猪(P<0.01);丫杈猪的IGFBP-3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雅南猪和藏猪(P<0.01),乌金猪的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显著地高于雅南猪和藏猪(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肌纤维直径与IGF-1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5),眼肌面积与IGFBP-3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5)。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IGF-1和IGFBP-3含量来调控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国内、外两类猪种肌肉生长发育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以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国外杜洛克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6月龄藏猪、杜洛克猪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及肌纤维面积(CSA)。结果显示:藏猪血清中IGF-1含量及CSA均极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1),IGFBP-3含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CSA与IGF-1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IGFBP-3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IGF-1对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IGFBP-3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求这些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所有5个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同时,IGFBP-1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1.42倍;IGFBP-2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3.55倍;其他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和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这些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肉牛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边鸡4个鸡品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第2内含子部分序列和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该区域中,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10种基因型。χ2检验结果表明,除边鸡外其余3个品种群体在该座位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除开产蛋重和12周龄体重外,其他生长和繁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推测IGFBP-2基因对个体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将IGFBP-2基因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鸡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6.
旨在对IGF-Ⅰ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Ⅰ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 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 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 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Ⅰ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如皋草鸡、鹿苑鸡、边鸡6个品种IGFBP-3基因第2外显子Msp Ⅰ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IGFBP-3基因第2外显子1087 bp处有C→T的突变,鸡群体中表现出AA、AB和BB 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在6个鸡品种间分布趋势一致:AA为优势基因型,BB为劣势基因型.经x2适合性检验,除京海黄鸡外其余5个品种的Msp Ⅰ位点均处在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分析表明,AA鸡纯合度最高,京海黄鸡纯合度最低.6个鸡品种MspⅠ位点为中度多态.京海黄鸡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900,AA鸡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少,为1.471.表明鸡IGFBP-3基因在不同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IGF-I与IGFBP-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对IGF-I和IGFBP-1基因部分SNPs与鸡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个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IGF-I基因外显子3序列的60bp处有A→G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87;IGFBP-1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21bp处有A→T的点突变,104bp处有T→C的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8,D等位基因频率为0.442。IGF-I基因BB基因型个体4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P<0.05);IGFBP-1基因DD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4、12和16周龄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推测这些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应用于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雌性大鼠体内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选取40只SD雌性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GEN低(L)、中(M)、高剂量(H)组及阳性对照(PC)组,每组8只,NC组灌胃花生油(其他组灌胃试剂以此为溶剂);L、M、H组分别灌胃15、30、60 mg/(kg BW·d)GEN,PC组灌胃己烯雌酚0.5 mg/(kg BW·d)。试验期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卵巢IGF-1、IGFB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试验组血清中FSH、LH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作用效果与PC组一致;试验组血清IGF-1含量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PC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IGFBP-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C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卵巢组织中IGF-1、IGFBP-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M、H组显著升高(P0.05),与PC组变化一致。由此可见,GEN能够提高雌性大鼠血清FSH、LH含量、降低血清IGF-1含量、提高血清IGFBP-1含量,同时提高卵巢中IG FBP-1、IG F-1 mRNA的表达水平,这些指标协同作用于卵巢,能够促进卵泡的成熟,调节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动物机体中有着明显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是由IGFs受体以及一部分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血浆和其它生物液中只有极少一部分IGFs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绝大部分IGFs与一类具有高亲合力的特异性蛋白(IGFBPs)结合。这些IGFBPs将游离态的IGFs稳定在一个平衡水平,并且由于IGFBPs对IGFs的亲合力大于IGFs受体对IGFs的亲合力,IGFBPs可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将IGFs定位于靶组织细胞并通过对IGFs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进行调控而改变IGFs的生物学活性。本文就IGFBPs结构、功能以及IGFBPs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对IGFBPs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IGFBPs研究的前景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鸡IGFBP-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繁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边鸡等4个鸡品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第3内含子部分序列、第4外显子及3′调控区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IGFBP-2基因在P1、P3引物扩增片段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P1扩增片段,在京海黄鸡和AA鸡中都检测到EE、EF和FF这3种基因型,在尤溪麻鸡和边鸡中只检测到EE型;测序表明FF型与EE型相比有2处突变(3746T→G,3753CC→TT);京海黄鸡3种基因型之间300日龄蛋质量、300日龄体质量、出生体质量、8周龄体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显著(P〈0.05)。对于P3扩增片段,在4个鸡群体中都检测到GG、GH和HH这3种基因型;测序表明HH型与GG型相比有1处缺失(4415GCGGGAAG);京海黄鸡3种基因型之间除出生体质量外,其他生长和繁殖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推测IGFBP-2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生长和繁殖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发育模式的联系。选用20头体况相近的环江香猪母猪,分娩后从每窝挑出1头体重最大(定义为正常出生重,NBW)仔猪和1头体重最小仔猪(定义为IUGR),分为NBW组和IUGR组,每组20头。分别于0、7、14和21日龄时,从各组随机选取5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检测IGF-1浓度;采集肝和背最长肌样品,检测IGF-1、IGF-1R、IGFBP-3和IGFBP-5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NBW仔猪相比,0~21日龄IUGR仔猪体重和血浆IGF-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0~14日龄IUGR仔猪的体重逐渐增加(P<0.05),而21日龄IUGR仔猪的体重与14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0日龄IUGR仔猪肌肉IGF-1R、IGFBP-3和IGFBP-5、肝IGFBP-5的表达显著高于NBW仔猪(P<0.05),7日龄IUGR仔猪肌肉和肝的IGF-1表达均显著低于NBW仔猪(P<0.05),21日龄IUGR仔猪肌肉IGF-1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BW仔猪(P<0.0...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s)在动物机体中有着明显重要的生理功能 ,这些功能是由IGFs受体以及一部分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血浆和其它生物液中只有极少一部分IGFs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绝大部分IGFs与一类具有高亲合力的特异性蛋白 (IGFBPs)结合。这些IGFBPs将游离态的IGFs稳定在一个平衡水平 ;并且由于IGFBPs对IGFs的亲合力大于IGFs受体对IGFs的亲合力 ,IGFBPs可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将IGFs定位于靶组织细胞并通过对IGFs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进行调控而改变IGFs的生物学活性。本文就IGFBPs结构、功能以及IGFBPs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对IGFBPs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了IGFBPs研究的前景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的营养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喜林  杨凤 《畜牧与兽医》2002,34(11):38-40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IGF的营养生理作用进行了论述 :IGF系统及其在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分布、IGF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IGFBP和IGF受体及其对IGF的调节作用、IGF和IGFBP合成的调节作用、日粮营养对IGF系统的影响 ,对于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张平 《牧草与饲料》2007,1(1):18-20
氨基酸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氨基酸影响机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天冬酰胺合成酶(AS)等的表达,从而来调整机体的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是介导生长激素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因子,在动物机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对黑斑蛙IGF-2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本研究针对转录组数据中的黑斑蛙IGF-2序列,设计引物扩增IGF-2的完整基因,获得了全长为944 bp、ORF长为651 bp的序列;随后在黑斑蛙IGF-2的ORF两端添加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后亚克隆到p ET-32a(+)质粒中,构建了黑斑蛙IGF-2的原核表达载体。为获得黑斑蛙IGF-2的表达产物并探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测定饲养水平及生长激素水平对架子牛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 (增重∶饲料为 G∶ F) ,胴体成分 ( BC)、血清生长激素 ( ST)、IGF 和 IGF结合蛋白 ( BP)的影响。为期 2年的试验中 ,40头架子牛按体重(平均体重 BW为第 1年为 3 1 6kg,第 2年 3 0 5 kg)采用 2× 2拉丁方试验设计 ,主因子为 b ST( 0或 3 3μg/kg BW.d) ,饲养水平为自由采食 ( AL )或限制饲喂 ( 0 .75 AL)。注射 b ST日增重 ( ADG)为 1 .2 5 kg/d,比非注射组 ( 1 .1 4kg/d)提高 9.6% ( P<0 .0 5 ) ;自由采食组 ( AL)日增重1 .3 9kg/d比 0 .75 AL组 ADG提高 3 9% ( P<0 .0 5 ) ,且饲料转化率 G∶ F提高 8.1 % (由 1 2 .3提高到 1 3 .3 g/kg,P<0 .0 5 )。 b ST和饲养水平具有互作效应 ( P=0 .0 1 ) ,注射b ST的自由采食 ( AL)组日增重 ( 1 0 .6% )高于 0 .75 AL组 ADG( 7.8% ) ( P=0 .1 0 ) ,0 .75 AL 组肉牛的血清生长激素 ( ST)水平 ( 1 3 .0 ng/ml)高于 AL组 ( 8.6ng/ml) ( P<0 .0 5 ) ,b ST处理组血清生长激素 ( ST)水平 ( 1 6.3 ng/ml)高于 b ST未处理组 5 .2 ng/ml( P<0 .0 5 )。由于 b ST×饲养水平的互作效应 ,外源 b ST对提高 0 .75 AL组血清ST的作用大于 AL组 ( P<0 .0 1 ) ,b ST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相比 ,血清 IGF- 、IGFBP-3升  相似文献   

18.
19.
本研究针对在绵羊IGFBP-3基因内含子4区新发现的1个SNP位点(C218T),建立了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35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有CC(249bp)、CT(249/216/33bp)和TT(216/33bp)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0.41和0.07;有C、T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0.28。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部分羊毛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CC基因型个体的毛丛长度显著短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其毛囊密度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动物机体中有着明显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是由IGFs受体以及一部分胰岛素离态形式存在,绝大部分IGFs与一类具有高亲合力的特异性蛋白(IGFBPs)结合。这些IGFBPs将游离态的IGFs稳定在一个平衡水平,并且由于IGFBPs对IGFs的亲合力大于IGFs受体对IGFs的亲和力,IGFBPs可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将IGFs定位于靶组织细胞并通过对IGFs与其受体的相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