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要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见到成效.要着力打造百万亩造林绿化旗县建设工程,巩固建设成果,提高造林绿化水平,并逐年扩大工程建设范围.要做好同类项目的整合,在项目条件和具体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与重点区域绿化、美化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工程布局,注重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2007,(8):34-34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努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现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内蒙古是全国唯一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截至2006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达143.8亿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包头市固阳县“十二五”时期林业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固阳县林业建设以构建包头市大青山以北地区绿色生态屏障为目标,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欧洲投资银行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及重点区域绿化等重点林业工程,森林面积、蓄积稳定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结合固阳县林业发展的各类数据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河北省大力实施"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将完成造林绿化42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320亿元。河北省将继续大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10个人工造林大县和10个封山育林大县绿化,加快廊道、村庄、城镇、矿山绿化步伐,加大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生态脆弱区和人口聚集区的绿化进程,强化森  相似文献   

6.
1加快推进苗木产业化是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种苗产业化,是保证各项造林工程圆满完成的重要基础。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优质合格的苗木,是造林成功的重要保证。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全面启动和迅速推进,国有林场相继承担起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合格造林苗木,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河北林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抓重点、抓关键,求创新、求实效,实现了全省林业的持续、稳定、较快发展。2006年河北省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克服气候严重干旱、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等困难,团结一致,务实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造林绿化呈现新亮点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狠抓了义务植树、部门绿化、民营造林。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511.2万亩(其中造林316.1万亩,封山育林195.1万亩),中幼林抚育300万亩,分别占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祖国北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的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区造林绿化面积年均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占到全国年均造林面积的九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杨树一直是唐山市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先后实施的平原绿化达标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特别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速生杨造林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一、速生杨造林情况(一)造林面积大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土地使用者的  相似文献   

10.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实施的重点林业工程,涉及河北省张家口、承德2市24个县(区),退耕还林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最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河北省2000~2001年在张家口、承德坝上6县进行退耕还林试点,每年试点任务均为1.34万hm^2(退耕地造林0.67万hm^2,匹配荒山造林0.67万hm^2)。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  相似文献   

11.
<正>京津冀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才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多方面都应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创新,毫无疑问其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引人关注。近年来,京津冀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并加大对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和造林、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支持力度,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京津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国土绿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美丽河北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紧紧围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太行山绿化三年攻坚战、国土绿化三年行动,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突出抓好太行山燕山、京津保生态过渡带、雄安新区和张家口冬奥会赛区绿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造林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是林业大区,也是生态脆弱的地区,林业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坚持把林业作为关系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大计的基础产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林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林业用地、宜林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在我区的全面启动实施,全区各级政府相应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逐级签订工程管理责任状,明确任务、…  相似文献   

14.
承德县自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林业建设步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时期。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150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60.305万亩,其中荒山人工造林8.0万亩,飞播造林21.0万亩,封山育林29.15万亩,农田林网人工造林1万亩,采种基地1万亩,种苗基地建设0.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60.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0.3万亩,匹配荒山荒滩30万亩。河北省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承德县有林地达到328.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89%,  相似文献   

15.
田新程 《中国林业》2008,(19):15-15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围绕荒漠化防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新中国成立之初,在重点沙区组织开展了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还草、草原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6.
永清县地处永定河故道,沙区占地面积72万亩,是河北省六大风沙源之一。近年来,永清县确立了“抓林业就是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打造“绿色永清、生态永清”为目标,以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造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林业计划财务的重点工作 2004年林业建设发展宏观指导目标是:全国营造林面积773.33万hm~2,其中:人工造林546.67万hm~2,飞播造林任务80万hm~2,封山育林新封面积146.67万hm~2;全国木材产量4950万m~3;实现林业产值5260亿元;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其中林业出口创汇额争取突破117亿美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115.67万hm~2;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0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66.67万h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治理面积74.2万hm~2,营造林35.4万hm~2;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营造林132.13万hm~2;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8.
政策法规     
<正>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改善生态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决定投资几千亿元,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这六大工程的实施,不仅对中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五次林业战略转变中,防沙治沙工作处于全局性、决定性的重要地位。防沙治沙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主攻方向,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的重要内容。可见,防沙治沙是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关键所在,其在整个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生态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大举措。近几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动力,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