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炭疽病是江、浙、沪等省市草莓育苗阶段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病害。发生炭疽病不仅影响草莓苗的质量,而且严重影响草莓苗的数量。1 症状 草莓炭疽病菌侵染草莓,表现出局部性和全株性二种症状。局部症状发生于草莓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叶片上为不规则的棕褐色病斑,叶柄和匍匐茎上初期表皮出现稍凹陷的小的褐色纺锤形病斑,蔓延后发展到叶柄全部及整条匍匐茎,匍匐茎先端发生枯死现象,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鲑肉色分生孢子块。全株性症状表现为植株凋萎、枯死,主要是由于病原菌侵染草莓的根颈基部造成的,但不为害维管束,发病初期心叶1~2枚下…  相似文献   

2.
草莓炭疽病(CalletotrichumfragarlaeBrooks)、灰霉病(BotrytiscinereaPerscon)分别是育苗阶段和果实发育成熟阶段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两种病害。炭疽病发生后既影响苗的质量又影响苗的数量。蔓延重时整条匍匐茎或整株枯死,甚至成片死苗。草莓灰霉病发生严重的田块病果数占20%~30%以上,减产20%以上。现将这两种病害及其预防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草莓炭疽病1.症状草莓炭疽病有局部和全株两种症状。局部症状主要发生于匍匐茎、叶柄、托叶等部位,特别是匍匐茎和叶柄多发。发病初期表皮出现稍凹陷的小的黑色纺锤形病斑,蔓延后…  相似文献   

3.
炭疽病是东海县夏季草莓繁苗过程中重要的病害之一,对秧苗质量和繁殖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红颊等品种更易感染炭疽病。7~8月份高温时间长,雷阵雨多,该病发生严重,常造成大量死苗,草莓连作地病情更为严重。现将炭疽病田问表现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长安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促成草莓生产区,且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近年草莓育苗产业也在当地逐渐兴起。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苗圃生产的草莓苗成活率不高,不仅给育苗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更给草莓种植户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损失。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苗携带炭疽病菌,导致草莓在定植初期易发病,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笔者根据长安地区草莓育苗实践,将草莓炭疽病发病规律和防控技术作如下总结。1发生规律草莓炭疽病是由草莓胶孢炭疽病菌引起的。该  相似文献   

5.
草莓炭疽病在我国各地草莓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草莓炭疽病病菌的分类、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总结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供广大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章姬草莓幼苗为试材,系统评价穴盘育苗底盘给水对草莓幼苗生长及炭疽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盘给水处理可显著提高草莓幼苗茎粗和根冠比,根长、投影面积、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较喷灌给水处理分别增长55.95%、68.61%、68.27%、74.58%、28.37%、59.23%、59.38%。扦插后40 d和60d,底盘给水处理草莓炭疽病病情指数较喷灌给水处理分别降低81.84%和84.92%。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底盘给水处理草莓叶片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较高,喷灌给水处理草莓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等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较高。综上,草莓扦插育苗底盘给水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控制植株徒长,降低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草莓炭疽病是建德市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田间影响草莓炭疽病发展的主要气象条件是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通过调查分析建德市气象条件对草莓炭疽病的影响,表明2015年属于病害偏重年份。通过对几种农药进行对比试验,探索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农药的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合理的使用技术,旨在提高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结果表明,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对炭疽病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和成本较低的农药为22.5%啶氧菌胺(阿砣)1 500倍液和42.2%唑醚·氟酰胺(健达)SC 1 875倍液。  相似文献   

8.
从草莓炭疽病的分类、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控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草莓炭疽病的
研究进展,从农业、化学、生物防治、遗传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草莓炭疽病的主要防控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近几年来危害东港地区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2009年该病在东港地区温室草莓上大面积发生,全市减产达10%以上,给草莓种植户带来了严重损失.探索草莓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到及早预防、科学防治,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发病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草莓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上.叶片染病,最初呈水浸状圆形斑点,湿度大时病斑可见红色黏质孢子团,很快干枯变为褐色或紫褐色圆斑.茎蔓和叶柄上的病斑呈黑色椭圆形或纺锤形溃疡状,稍凹陷,当病斑扩展成环圈时,病斑以上部位萎蔫死亡.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导致感病草莓秧苗成片死亡,这是该病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草莓育苗通常采用露地育苗方式,植株一旦发病,迅速通过匍匐茎或流水等传播到附近健康植株,种苗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采用容器无土育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提早打破休眠,促进早开花结果,且移栽成活率达到  相似文献   

11.
<正>1997年我县首次试种保护地草莓成功后,至2008年发展到66.67hm2。随着草莓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保护地大棚的周年使用,草莓的病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草莓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在我县发生最重,危害最大,成为主要病害,一般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现将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草莓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严重影响着草莓的产量和经济价值。河南省信阳市十三里桥乡草莓主栽品种为丰香,多年的连续种植造成草莓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为筛选高效药剂,笔者选择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在草莓生产基地进行了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种植效益的不断增加,鲁南滨临微山湖的草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2011年已发展到6500公顷,其生产模式包括露地、各类促成、半促成栽培等多种种植模式。但草莓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草莓蛇眼病发生面积最大,危害严重。主要是由于该病发病初期外部形态症状极易与草莓褐斑病及甜瓜炭疽病等相似易被菜农误诊为其它病害,  相似文献   

14.
沈年桥 《长江蔬菜》2013,(20):43-45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繁殖系数、移栽成活率、病虫害及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红颊草莓炭疽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其中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全程避雨栽培方式在平原及高山地区具有管理方便、预防病虫害效果好的特点,适宜继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红颊"草莓采用露地高畦密植育苗技术,有效抑制"红颊"草莓繁苗炭疽病、‘V’型褐斑病的发生,控制草害的发生,结合育苗田块选择、土壤处理、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等集成配套技术,使"红颊"草莓露地繁苗技术走进农户,推动了优质草莓在江苏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草莓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红颊’草莓进行大棚栽培时,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以温湿度调控、勤摘老叶与枯病叶、增强植株生长势等农业防治技术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有效可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草莓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草莓生产较重,损失较大且防控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随着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推广,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者小拱棚草莓栽培中,病毒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病害,加强草莓病毒病的防治,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柿炭疽病是危害柿子的主要病害,在我国柿主要产区均有发生。随着我省甜柿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柿炭疽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柿子的产量和品质,亟需引起重视。1发生柿炭疽病由柿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kaki Hori)侵染所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相似文献   

19.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草莓的一种主要病害,既可危害植株,也可危害果实,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文章简要介绍草莓白粉病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设施栽培时更易发病。该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1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