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香根草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EDTA对铅胁迫下香根草生长及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Pb处理可明显抑制植株的生长,香根草体内的Pb含量随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根系Pb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与单一处理相比,添加EDTA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b污染下香根草的生长。EDTA处理14d植株内Pb的积累总量比单一Pb处理显著增加,地上部与植株总吸收量Pb的比值均明显上升,表明EDTA可促进香根草对Pb的吸收和积累,同时促进Pb向香根草地上部运输。  相似文献   

2.
代洁  刘方  朱健  罗海波  敖慧 《北方园艺》2022,(12):86-93
以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为试材,采用在不同水泥含量的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中种植黑麦草的方法,研究了水泥含量对黑麦草生长指标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应用于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麦草株高、总生物量均随着水泥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在15%水泥含量下分别下降至对照的71.78%、72.12%。随着水泥含量(3%~15%)的增加,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水泥含量超过3%时,黑麦草生长受到抑制。水泥添加对黑麦草生长下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种类无明显影响,但其添加水泥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了70.71%~71.65%,Ohtaekwangia相对丰度升高了79.36%~165.50%。综合考虑黑麦草生长与微生物多样性,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中水泥含量为不超过3%为宜,黑麦草具有作为电解锰渣-磷石膏混合基质应用于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备选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当年生芙蓉葵钵育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浇盐方法对芙蓉葵幼苗进行耐盐试验,设计0、2、4、6、8、10、12、14g/kg不同土壤含盐量的处理,研究盐分对芙蓉葵植株生长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芙蓉葵地上部(茎、叶)、根部(粗根、细根)及植株总生物量的积累;盐胁迫抑制了芙蓉葵株高及基径的生长,土壤含盐量越高,株高和基径停止生长时间越早。盐胁迫下芙蓉葵的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增加,芙蓉葵地上部和根部的盐敏感指数和耐性指数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明显,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增加,总体积在低盐(0~6g/kg)胁迫下增加明显,高盐(8~14g/kg)胁迫下降低,但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证明了芙蓉葵根系在逆境下能够通过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以提高根长和根系的表面积来适应盐胁迫环境,而根系的平均直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香根草对盐碱土壤修缮改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清华  邓绍云 《北方园艺》2011,(17):169-171
以香根草为试材,采用人工配置含有一定浓度的NaCl或K2CO3盐碱的土壤为栽培基质,统计分析了香根草的成活率、分蘖率和生物量积累率,与香根草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及栽培土壤中盐碱含量,并进一步测定了所栽培的香根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和能力及土壤中减少的盐碱质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对土壤中盐碱的吸收能力较强,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氯盐的吸收能力大于对碳酸盐的吸收;但对于土壤中的盐碱降解来说,碳酸盐的降解比氯盐容易;同时得出香根草对于盐碱土壤具有一定的修缮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玫瑰幼苗为试材,采用基质培方法,研究了温室条件下玫瑰幼苗在土壤水肥空间异质条件下根构型特征、根系生物量的分布、地上部生长量、根冠比、细根直径及比根长等的特征.结果表明:玫瑰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空间异质性反应敏感,空间异质性对玫瑰根系生长和分布影响明显;水肥空间异质性处理的玫瑰幼苗地上部及根系总量明显小于空间同质性,根冠比下降;在施肥区和浇水区根系生长快,生物量高,而在非施肥区和非浇水区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低;施肥区与非施肥区相比,细根直径减小,比根长大,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运输,而非浇水区,虽然细根直径下降,但是比根长小,获取水分的能力下降,生物量低,导致细根直径下降,不利于植株生长.水分空间异质性对玫瑰生长的影响大于养分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自然条件下,内生真菌能促进蓝莓生长。从正常生长蓝莓根系分离、筛选获得两株内生真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和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将其接种至盆栽蓝莓根际灭菌基质中,分析其对蓝莓植物形态指标、光合能力、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接菌(CK)相比,接种棘孢木霉和卷枝毛霉的叶片SPAD值、叶片净光合速率、根长、体积、根表面积、根系活力、株高、分枝数、地径、叶片数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人工接种棘孢木霉和卷枝毛霉能够显著促进蓝莓生长发育,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菇渣堆肥对苹果苗生长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0、12.5、25.0、50.0、100.0、200.0g/kg菇渣堆肥不同施用量对苹果苗生长、叶片光合色素、根系形态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期为菇渣堆肥在果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菇渣堆肥不同施用量均能够显著增加苹果苗地上生物量,50.0g/kg施用量在提高苹果苗干径、苗枝径、单叶片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方面效果更明显;随着菇渣堆肥施用量的增多,根系形态、根鲜重和根系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50.0g/kg施用量时达最大值,其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鲜重和根系活力分别是CK的5.66、4.80、3.90、5.67、2.24、1.78倍;经过1周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施用菇渣堆肥显著增强土壤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其中50.0g/kg施用量在后期的保水效果最好,比CK增加了178.93%;50.0g/kg施用量不仅在苹果苗生长和土壤持水能力方面表现效果突出,而且在经济方面也较为实惠,可为果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毛红园 《现代园艺》2023,(2):18-19+46
为研究盐碱胁迫对侧柏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1年生侧柏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混合盐碱浓度,研究侧柏幼苗地上部生长、根系特性和生物量积累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盐碱胁迫降低侧柏株高、地径、叶面积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体积、平均直径和地上地下生物量,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盐碱浓度为50mmol/L时,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总长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盐浓度超过100mmol/L时,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总长会显著下降,说明侧柏能耐低浓度盐碱,盐浓度超过100mmol/L时,会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前人对Capitol、Huffman、Sunshine、Lilongwe、Zomba、Kandy、Kamataka、Malaysia、Parit buntar、Sabak bernam、Domesticated、Wild、Wuhua、Monto、Cultivated等15种不同的香根草生态型品种的一些基本品质性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选出4种香根草生态型品种Kamataka、Sabak bernam、Lilongwe和Wild进行引种栽培对比试验,测定了4种生态型品种的引种成活能力、生长速度、分蘖能力、最大株高、叶绿素含量、越冬幸存率等,并建立了评价指标和体系,对其综合活力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最优的香根草生态型品种,以利于引种、栽种、繁殖及开发利用。结果表明:Kamataka最适合引种新疆。  相似文献   

10.
香根草的引种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别名岩兰草,禾本科香根草属,热带草本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心起源地在印度。香根草是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具有坚硬直立的茎,根系非常发达,密集丛生,叶片无芒、坚韧、无毛,叶面平滑,既是旱生植物又是水生植物,能经受极度干旱,也能忍受长期的浸淹,适宜在各种类型土壤和pH值范围极宽的环境中生长[1]。开发香根草的应用始见于1986年的印度,当时在世界银行项目资助下,主要应用于稳固道路土方工程、矿山复垦、污水处理和改善水质等。如今香根草已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净化水质、改良荒废地、荒漠土地、…  相似文献   

11.
冬季干旱胁迫后复水对鼠茅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冬季干旱胁迫后复水对鼠茅草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处理,采用PVC管基质栽培鼠茅草,冬季干旱胁迫结束后复水采集鼠茅草样品,测定分析了鼠茅草干旱胁迫后复水及对照处理的鼠茅草叶片及根系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复水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各级根长与根表面积显著降低,叶绿素b指标无显著差异。MDA、可溶性蛋白、电解质渗透率指标显著增加,这说明鼠茅草干旱胁迫复水后仍存在一定的胁迫,冬季干旱胁迫后复水对鼠茅草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还表明在不具备冬季灌溉条件下,冬季断水60 d后复水对鼠茅草的生长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危及生命,可适当断水,在开春后应及时灌溉,以提高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覆膜、覆草、生草措施对旱地桃树根系生长发育、树体生长结果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扩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根系对水肥的吸收效率,促使树体生长发育和结果。与对照相比,生草、覆草处理桃树根系由0~60cm土层伸展到0~80 cm土层,而覆膜处理桃树根系上移到0~40 cm土层,以0~20 cm土层分布最多。生草处理根系数量、细根数量均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91.35%和194.42%。生草处理桃树生长结果最好,百叶重是对照的119.58%,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1.66%和107.34%,667 m~2产量较对照增加280 kg,达到2 258 kg。生草处理与对照相似,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高;覆膜、覆草处理土壤含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覆膜处理在0~20cm土层土壤孔隙度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值逐渐减小;生草、覆草处理与对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先增大后减小,覆草处理在20~40 cm土层达到最大,生草处理、对照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综合分析桃树根系分布、生长结果情况和土壤物理性状,初步认为生草是目前陇东南浅山丘陵区旱地桃园较适宜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密度调控是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以木荷1年生轻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分盘密度(25株/盘、30株/盘、36株/盘和81株/盘即不分盘)开展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密度下容器苗生长、生物量、N/P吸收及苗木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各分盘密度处理下容器苗苗高、地径符合合格苗要求,而不分盘容器苗高径比超出合格苗的要求范围;不分盘处理下容器苗苗高最高、生物量最大,但其苗木分化程度高,不整齐;36株/盘处理容器苗地径、根冠比指标最优,苗木分化程度低,较整齐;随分盘密度增大,苗高、高径比逐渐增加,两者均在不分盘时达最大值,分别为72.84cm和122.08cm,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容器苗茎、叶、单株生物量、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及苗木分化亦随分盘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加;单株和茎叶N/P浓度和含量同时随分盘密度增大而提高,此现象表明养分充足时苗木的较快生长并未致使养分的稀释;容器苗质量并不仅仅依据苗高、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相对不分盘,分盘处理容器苗质量关键指标地径、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根冠比、根系养分分配占比和合格苗产量均得以显著提高,在36株/盘时容器苗地径、根系生物量、根冠比及根系N、P分配占比均最大,合格苗产量亦最高。因此,分盘密度因影响容器苗生长和分化、N/P吸收分配及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进而影响苗木质量;木荷1年生优质容器苗培育,应实施分盘育苗,较佳的分盘密度可为30~40株/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系是果树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对不同葡萄品种根系解剖结构和水力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根系结构和功能的环境因素,为盐碱地区葡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黑、玫瑰香和阳光玫瑰自根苗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根系解剖结构,计算水力特性,采用典范对应法建立根系指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3个品种中,玫瑰香根系木质部较粗,平均导管最大和最小直径均较大,导管面积最大;与其他土层相比,5~15 cm土层3个品种根系导管面积均较大,根比导水率最高;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对根系导管圆度、根比导水率和栓塞脆弱性指数影响最大,土壤离子含量与根系韧皮部厚度、维管形成层厚度和周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夏黑和阳光玫瑰相比,玫瑰香根系水分疏导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盐碱地栽培中,可通过增加施肥深度,增施磷肥,以提高葡萄根系导水性能,提高植株抗性。  相似文献   

15.
以南疆矮化密植枣树为测试对象,采用三维根系发掘法研究了滴灌(DI)和常规灌溉(漫灌,FI)方式下枣树根系生长状况和根系抗寒性能。结果表明:滴灌枣树的一级根系、二级根系以及毛细根系与FI处理相比多集中于浅层土壤,且毛细根系在各土层的分布差异性小于FI处理。FI处理各层土壤的一级、二级侧根及毛细根干质量均显著大于DI处理。DI与FI处理相比,10~40cm土层死根干质量较高,占该土层总根质量的11.17%,FI处理则仅占2.30%;除0~10cm外,FI处理各土层一级、二级侧根及毛细根的总根长及根长密度均大于DI处理;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对一级侧根和毛细根根长的影响最大。DI处理0~10cm土层毛细根根长密度比例最高,FI处理20~40cm土层最高,分别占58.02%和65.55%;DI处理二级侧根根长密度所占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而FI处理则呈升高趋势;各类根系的垂直分布均符合三次曲线模型;DI处理浅层土壤的根系活力显著大于FI处理。根系抗寒试验表明,FI处理的电解质渗出率均大于DI处理;DI处理20~40cm以上的土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大于FI处理。表层土壤中根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DI处理各层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FI处理;深层土壤根系对糖分的累积率较高,但DI处理0~10cm土层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大于FI处理;DI处理各层根系细胞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FI处理。表明与漫灌相比,滴灌导致枣树根系附于表层土壤,且根系生物量严重减少,但却能显著提高枣树表层根系的抗寒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石竹科植物浅裂剪秋萝(Lychnis cognata Maxim)为试材,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分别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GI),研究了3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浅裂剪秋萝形态和生长指标及根系侵染情况的影响,以期为在人工条件下利用AMF促进野生花卉植物栽培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AMF均能与浅裂剪秋萝形成菌根共生结构,GV、GI和GM的根系侵染率分别为35.71%、23.00%和17.50%;但浅裂剪秋萝对3种AMF的菌根依赖性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相比接种3种AMF并未使浅裂剪秋萝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和根冠比产生显著差异;仅GI显著增加了浅裂剪秋萝分枝数;此外3种AMF对浅裂剪秋萝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和根系结构未产生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虽然AMF能够与浅裂剪秋萝形成菌根缠绕结构,但其因植物自身因素与培养条件等并未对浅裂剪秋萝生长产生明显影响,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非菌根石竹科植物与AMF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绒毛白蜡根区局部盐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丽君  李国元  汪殿蓓 《园艺学报》2018,45(10):1989-1998
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是滨海盐渍区主要的植被和园林绿化乔木,其发达的根系易受土壤盐分异质性的影响。为探索局部盐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分根培养桶对幼苗进行局部盐胁迫处理,分析幼苗的生长特征、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和离子积累。结果表明,局部低盐胁迫处理的幼苗生长量显著高于均匀盐胁迫和局部高盐胁迫处理;虽然局部高盐胁迫对叶片的水势无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局部盐胁迫处理中,无盐胁迫区的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盐胁迫区;与均匀盐胁迫相比,局部盐胁迫能够显著降低叶片中Na+的含量,增加K+/Na+。虽然绒毛白蜡的生长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受到抑制,且局部盐分越高抑制越强,但生长量与均匀盐胁迫相比显著增高。在局部盐胁迫条件下,细根在无胁迫区的补偿性生长能够提供叶片所需水分,降低叶片中Na+的积累,增加K+含量,缓解了盐胁迫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株和遮荫对花叶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菊英  滕文军  袁小环  杨学军 《园艺学报》2009,36(11):1691-1696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分株和遮荫对观赏植物花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Variegatus’) 生长的影响, 为种苗快速扩繁和应用配置提供技术依据。分株试验有4个处理, 初始分蘖数分别为2~3、5~6、10~12和20~23个/盆, 结果表明初始分蘖数对植株生长有明显影响, 分株生长6个月后, 植株的茎数、花序数、冠幅和地上生物量随初始分蘖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但对植株高度没有影响。初始分蘖数为20~23个/盆时, 繁殖系数最低, 仅为2.1, 而初始分蘖数为2~3个/盆时繁殖系数最高, 为6.7, 是前者的3.2倍。通过覆盖不同层数的黑色尼龙网形成了4个遮荫度, 分别为0, 25% , 50%和75%。遮荫度对花叶芒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25%~50%遮荫度下, 花叶芒的株高、茎数、花序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全光照条件下的, 但遮荫度增加到75%时, 这些指标又明显降低, 由此得出25% ~50%的遮荫度适合花叶芒生长, 高于50%的遮荫度不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化感潜力的分蘖洋葱为供体,黄瓜为受体,研究了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感潜力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总体提高了黄瓜幼苗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说明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化感潜力强(L06)、根系分泌物浓度高(1株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应10 mL去离子水)的处理效果更佳。高浓度的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转化酶及脲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百日草(Zinnia elegans)为试材,缺钾营养液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K~+浓度(4、8、12、16mmol·L~(-1))营养液对其苗期生长指标和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浓度的增加,百日草幼苗的生长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K~+浓度为12mmol·L~(-1)时生长量与各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各浓度K~+处理的百日草幼苗株高显著高于CK,其中12mmol·L~(-1)的K~+处理最高,比对照增加了80.52%;与CK相比,K~+处理的根长增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均以12mmol·L~(-1)的K~+处理最高。适宜浓度的K~+(12mmol·L~(-1))有利于百日草幼苗的生长,对地下部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地上部,K~+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