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植物选择和配置形式对城市公园各类型景观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3个贵阳城市公园的3类植物景观(路旁、广场及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3类不同背景人群(风景园林学生、普通群众及园林相关从业者)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公园中,植物景观质量较好的为泉湖公园,其次为观山湖公园,黔灵山公园最低;3种植物类型景观评分的大小排序为:滨水景观>路旁景观>广场景观;不同评价者对植物景观的审美倾向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于景观的评判标准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通过分析各类型植物景观中最佳和较差植物组合的优劣势,可为贵阳城市公园未来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园林植物也是公园绿地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景观要素之一,也是影响公园绿地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南通市唐闸公园为调查对象,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公园植物种类约70种,其中蔷薇科、樟科、榆树科、木兰科运用较广泛。根据公园分区选取节点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植物配置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人文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正是有了这些城市公园,整个城市才变得更加有文化魅力。园林植物、地形、水体、建筑小品组成了城市公园中的各类美景,园林植物创造的景观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各类园林绿地中,如何很好地体现植物的观赏效果和艺术价值,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苏州何山公园的植物配置以及应用形式的研究,探讨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红 《花卉》2022,(20)
为契合新时代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从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从植物景观分区、空间营造、植物主题、植物品种选择等方面分析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提出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设计,以期为城市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海绵公园作为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对系统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景观空间营造及植物配置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深圳光明区楼村湿地公园改建工程为依托,着重从种植的空间及植物选择与配置等角度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植物与LID设施完美结合的实施路径、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与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身心感受等,为现有城市海绵公园的景观优化和新建公园的景观营造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植物群落景观作为评价样本,请50位评判者参与评价,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植物景观样本进行了景观美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居住区植物景观美景度影响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景观因子为季相与色彩(0.358)、健康状况(0.320)、协调与对比(0.280)、植物层次(0.088)、树种组成(0.042);该研究通过对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进行定量评价,旨在为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公园绿化要求逐渐增高。分析城市公园建设特征,综合实际状况,分析景观的不同需求,合理配置植物配置,可以充分的凸显公园的功能特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公园绿化的植物配置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遗址公园植物景观植物种类单一、后期管理不善等现状问题,以改善周围居民生活环境、提高西安市生态水平为目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西安市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20处代表景点进行景观美景度评价,建立了景观美景度与构景要素之间的数量回归模型,并结合评价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影响西安市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主要因素有物种丰富度、色彩的适宜性、季相变化、景观层次、文化内涵、地形地貌。季相变化和植物色彩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高,文化内涵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9.
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着城市公园的功能效益的发挥。通过对公园布局、植物配置的优化设计,加强公园绿化景观的建设,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城市装点一片休闲、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景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公园景观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组成内容。公园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植物景观设计,人们对植物景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国家的大力宣传与社会重视度的提升,各个地区开始广泛应用植物种植技术,达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目的。以北京市望和公园南园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种植设计原则、功能分区、植物配置特色、设计和施工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分析研究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普洱市梅子湖公园历史悠久,现已建成为综合性公园。在调查公园主要园林植物的基础上,探讨植物的配置模式。研究发现,植物配置模式主要有3种:乔木——灌木——草本模式,乔木——灌木模式,灌木——草本模式,对各种模式不同的植物配置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分析了营造的景观的特点,为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园景观效益的高低,是当今公园规划建设的核心问题。阐述了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和配置的方法,以及实际公园建设中的配置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锦江山公园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植物配置、道路规划等方面的探讨,充分发挥锦江山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观赏、健身、交往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沈阳为例,对公园、街道和广场这3类场所中容器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结合美景度评价法(SBE)和SD语义法获得美景度值和影响景观效果的因子。通过软件量化景观因子与美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不同场所容器植物景观的区别加以分析,为今后容器植物的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类资源弥足珍贵的当前,建设节约型景观的需求迫在眉睫。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引入低维护植物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景观的美学价值和生态效益。本文阐释了低维护植物景观的内涵,并总结了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造策略。本文以永州白马公园项目为例,从景观、生态、功能三个层面阐述了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规划思路,并按照公园不同分区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搭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公园入口空间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文章以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平面图,联系各城市公园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公园入口的植物配置,可供相关植物景观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设计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以深圳市荔枝公园为例,通过实景图从公园入口空间、道路广场、开阔草坪空间、滨水绿化空间、建筑小品配景几个方面分析探讨公园的植物配置,以期对相关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南充市北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植物景观进行美学评价,并分析不同植物群落配置的优点和不足。结果表明,北湖公园景观效果整体较好,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层次清晰;部分植物群落长势较差,景观单一,乡土树种较少。研究提出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增加乡土树种,提高文化内涵,以此提升南充市北湖公园的艺术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9.
张哲琪 《现代园艺》2023,(18):150-152+155
通过对太原市晋祠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选择影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12个因子,以美学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4个方面为评价准则,采用AHP法构建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晋祠公园植物景观评级,并对晋祠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排序由高到低为B1美学功能(0.4181)、B2生态功能(0.2497)、B4文化功能(0.2226)、B3社会功能(0.1096);(2)指标层中C2与环境的和谐程度(0.1782)、C1色彩与季相变化(0.1562)、C4群落层次丰富度(0.1373)位列权重的前3位;(3)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度较高,较好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古树名木具有历史见证价值,具有更高的文化功能;(4)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选择葫芦岛市城区范围内公众性较强、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参考有关葫芦岛植物资料以及目前国内外植物配置基础资料,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并做出系统总结,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绿地群落结构、植物配置模式与其立地条件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有关;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最多、群落最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