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明确特福力混配剂对柑桔木虱若虫、成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和防效,进行了特福力混配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特福力+雷丹组合对低龄若虫、老龄若虫和成虫的防效均较好,特福力+乐斯本组合对若虫较好,但对成虫防效相对较差。在生产应用中,为提高对柑桔木虱防治的速效性,建议与速效性好的杀虫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14个省的食用菌产区发生的双翅目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危害食用菌主栽品种的双翅目害虫以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为主,在不同的品种、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所表现出的危害各有不同。根据南北方菇房的种类,提出了"小环境控制+成虫诱杀"、"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和"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三种途径来综合控制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柑橘大实蝇成虫田间诱杀适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准确简便预测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在橘园内的诱集适期。【方法】通过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并比对成虫羽化动态与橘园的成虫诱集动态(以湖北宜都为例),计算出橘园成虫诱集动态较成虫羽化动态的相对滞后程度,并分析影响滞后程度的气候因素。【结果】2010—2013年成虫羽化出土动态的逻辑斯蒂方程分别为Y=100.713/[1+Exp(10.163-0.707X)]、Y=100.452/[1+Exp(4.096-0.718X)]、Y=123.36/[1+Exp(2.996-0.484X)]、Y=118.632/[1+Exp(6.994-0.564X)]。成虫羽化始盛日分别为5月24日、5月14日、5月15日、5月11日,高峰日分别为5月26日、5月16日、5月18日、5月13日,盛末日分别为5月28日、5月18日、5月20日、5月15日。2010—2013年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的逻辑斯蒂方程分别为Y=94.054/[1+Exp(3.962-0.294X)]、Y=102.328/[1+Exp(4.57-0.206X)]、Y=99.727/[1+Exp(2.023-0.27X)]、Y=100.468/[1+Exp(4.584-0.375X)]。橘园诱集成虫的始盛日分别为6月5日、5月30日、5月30日、5月28日;诱集高峰日分别为6月10日、6月6日、6月5日、6月2日;盛末日分别为6月17日、6月14日、6月11日、6月6日。诱集盛期较羽化盛期存在相对稳定的滞后程度,始盛日、高峰日、盛末日的滞后程度分别为(15±1.35) d、(18.5±1.32) d、(22.5±1.55) d。各年度的滞后程度与滞后期间温度、湿度、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柑橘大实蝇橘园诱集动态较羽化动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滞后程度,在对其防治中,可通过常温保蛹法观察羽化,预测田间诱集适期,提高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防治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荔枝蝽对光与颜色的选择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型嗅觉仪与自制行为生物测定装置研究荔枝蝽成虫对光、寄主植物以及15种颜色的反应.结果表明,光与寄主植物组合的行为反应试验中,荔枝蝽成虫对光的选择率均达100%,光+寄主植物与光处理的选择率无差异;荔枝蝽成虫对所测15种颜色有明显选择性,雌雄成虫最嗜好的颜色分别为红色(186C)与蓝色(299C).  相似文献   

5.
周淑琴 《北方果树》1992,(4):9-10,17
笔者自1989~1991年,对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探明药剂防治其幼虫的适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查明了其成虫脱出密度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成虫防治期的回归方程:y=-18.5963+6.9557x。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3~2016年杀虫灯淡剑夜蛾的诱杀量,对淡剑夜蛾成虫发生动态以及气象因子对其发生量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淡剑夜蛾在上海地区的发生期主要集中在7~10月,通过对上海市淡剑夜蛾成虫数量与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淡剑夜蛾成虫发生量与这9个气象因子有显著综合线性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9559.646-215.899x_1+1437.318x_2-315.505x_3-281.501x_4-419.340x_5-132.026x_6-222.354x_7-1.599x_8+429.336x_9。(x_1:月平均高温;x_2:月平均低温;x_3:月最高温;x_4:月最低温;x_5:月平均温度;x_6:月平均云量;x_7:月平均湿度、x_8:月降水量;x_9:月降雨日;Y:淡剑夜蛾成虫数量)。从各个气象因子对淡剑夜蛾的成虫发生量影响来看,月平均低温和每月雨日影响最大,月平均低温越高,每月雨日越多,成虫发生量越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月平均温度与淡剑夜蛾成虫量的关系极显著,月平均温度越高,淡剑夜蛾的成虫发生量越多。  相似文献   

7.
收集新鲜荔枝落果培养荔枝蒂蛀虫蛹,采用10%蜂蜜水+清水饲养荔枝蒂蛀虫,取羽化1、2、3、4、6、8及10日龄健康雌成虫,解剖卵巢观察卵巢发育进度,制订卵巢发育等级,比较不同日龄雌成虫产卵量和交配率。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iey雌成虫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1个交配囊和1个受精囊组成。根据雌成虫生殖系统发育的典型特征,将卵巢发育时期分为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即5级卵巢;不同日龄雌成虫卵巢发育进度不同,4日龄雌成虫开始大量产卵,6日龄成虫进入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8.
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50目防虫网覆盖+黄板预警+适时喷药"技术进行番茄育苗,番茄出苗整齐,幼苗生长正常。而且隔离烟粉虱效果好,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12头,而常规露地育苗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410头,苗期减少喷药次数4~5次。采用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株率在0.9%~2.8%之间,防控效果达90%以上,每667m2可挽回经济损失6329.5元。2007~2009年在温州苍南、瑞安、瓯海等地番茄生产基地应用防虫网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推广面积逾330hm2。  相似文献   

9.
在梨园中测试了8个配方的诱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引诱效果最好的是甲基丁香酚+水解蛋白+红糖+敌百虫,诱集雌虫率18.9%,7天引诱量为15.3±16.5头/瓶;其次为乙酸乙酯+甲基丁香酚,7天引诱量为(12.0±27.5)头/瓶。添加一定量的红糖、乙酸乙酯可提高引诱效果。猎蝇和异丁香酚诱瓶诱杀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在火龙果园内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糖、醋、酒单一成分溶液,糖醋液、醋酒液,糖醋酒液、黄板、98%甲基丁香酚、果瑞特实蝇诱饵及98%甲基丁香酚+糖醋酒液对桔小实蝇诱集效果。结果表明:10%和20%糖溶液诱集效果好于其他质量分数的糖溶液,12.5%和25%醋溶液好于其他质量分数的醋溶液,12.5%酒溶液是最佳使用浓度;在5种糖醋液和醋酒液中,糖∶醋∶水=10%∶12.5%∶77.5%处理的诱集效果最好;98%甲基丁香酚只能诱集雄成虫,所有处理中98%甲基丁香酚+糖醋酒液诱集的成虫数最多。  相似文献   

11.
黑棕金龟是果园的重要害虫,成虫取食果树叶片和嫩芽梢,幼虫咬食根系。在全州县1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越冬成虫出土活动,成虫具有强趋光性、群集性、假死性。可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人工捕捉成虫和挖土拣虫、适时药杀幼虫成虫等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增效剂与3种杀虫剂混配对石榴蓟马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增效剂对不同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和参与石榴蓟马抗药性形成的解毒酶,采用3种杀虫剂与增效剂混配对石榴蓟马(西花蓟马、黄胸蓟马)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增效醚(PBO)对3种杀虫剂(毒死蜱、啶虫脒和吡虫啉)都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毒死蜱+PBO的增效比最强,对黄胸蓟马三龄若虫、成虫的增效比分别为5.188、5.869;对西花蓟马三龄若虫、成虫的增效比分别为4.727、5.152。表明多功能氧化酶(MFO)参与了石榴蓟马体内抗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冬至1981年夏在台湾农业试验所进行柑桔木虱空间分布实验。在温室盆栽的240株酸桔苗上引入40头四或五龄的亚洲柑桔木虱若虫。每株最高平均密度为57.1头。当木虱刚引入温室时,在低虫口密度期间,其相对聚集度(m(?)/m)高。当虫口密度增大时相对聚集度下降。木虱引进温室二个月以后,这种情况趋于稳定。以 m~#=3.86+2.83m 和 m~(?)=5.86+1.33m 分别表示若虫和成虫 m~#-m 关系。若虫和成虫群集为分布单位,通过群体内随机分布蔓延传播。群体分布范围为1—4株桔苗。  相似文献   

14.
正1冬季清园在10~11月开展柑桔黄龙病的普查,用白漆在主干标识、挖除病树蔸或在锯面画"十"字架,涂上草甘磷,用塑料袋包扎锯口或盖土。树冠喷1~2次药剂,杀灭树上越冬柑桔木虱成虫,然后彻底清除病树。药剂可选用机油乳剂+克螨特+毒死蜱或丁硫克百威或三唑磷或氯氰菊酯。2早春期在2月中、下旬结合开园喷药,加入能防木虱的药  相似文献   

15.
试验证明闪讯实时监测系统诱捕斜纹夜蛾成虫效果与杆式诱捕器一致,误差仅为3.72%。闪讯实时监测系统手机短信计数与人工核对计数准确率为85.24%。闪讯实时监测系统诱集成虫数据的手机短信与网络查看两种计数方式总体一致,166 d监测累计成虫数相差仅为14头,且每5 d成虫累计数发生趋势相吻合,闪讯系统计数、数据贮存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每5 d成虫累计数闪讯实时监测系统、杆式诱捕器与人工计数成虫峰次趋势吻合。6次抽查所诱成虫种类鉴别,均为斜纹夜蛾成虫,诱捕成虫种类正确率为100%,诱芯对斜纹夜蛾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16.
以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为试材,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成虫药膜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二嗪磷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为59.05mg/kg,其次为阿维菌素,为72.89mg/kg;对成虫测定结果表明,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对成虫活性高于噻虫嗪、烯啶虫胺,分别为0.30、0.15mg/kg,对成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二嗪磷、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可以作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成虫期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药剂及其配比,开展梨小食心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高峰期过后2~3d,分别喷施25%灭幼脲+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除虫脲2500倍液,均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大实蝇食物诱剂对柑桔大实蝇的诱杀能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虫诱杀技术是柑桔大实蝇防治的关键技术,能有效降低柑桔大实蝇成虫基数和蛆果率.试验结果表明,用大实蝇食物诱剂点喷叶面后对成虫诱杀能力强,见效快,能迅速、有效降低田间成虫数量,控制产卵痕数量和蛆果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性信息素配套诱捕器和闪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分别监测枣桃小食心虫成虫羽化情况,初步总结出了枣桃小食心虫成虫羽化规律。越冬代成虫在6月22日左右、7月6日左右、7月22日左右出现3个羽化小高峰,第1代成虫在8月11日左右和8月23日左右出现2个高峰,9月底成虫羽化结束。  相似文献   

20.
在室温条件下对甘蔗红尾白螟蛹、雌雄成虫及卵的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测定了雌雄蛹和成虫每头平均体重、体长和体宽(翅展),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成虫羽化雌雄比为1.36:1;蛹的平均发育历期为35.14±0.370d,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6.10±0.220d和7.13±0.451d,卵的平均发育历期为11.58±0.267d;雄成虫的体重和翅展没有相关性,雌雄蛹和成虫的体重、体长及体宽(翅展)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