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霞溪本"橄榄联体靠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霞溪本"橄榄系莆田特产,以其肉脆香甜盛誉于世,但长期来绝大多数采用实生繁殖,其后代性状分离程度大,即使选用优良单株的种子繁殖,也有15%左右的实生树不会结果,有20%左右的树结果不良,且普遍存在生长期长,结果迟的现象.采用小苗嫁接或高接换种,又因气候和技术等因素制约,成活率不高,愈合不理想,易出现"小头大身"或"大头小身"的现象,很难形成丰产树型.我们试验采用联体靠接方法,既不受气候、时间的限制,操作简便;又节省接穗,降低成本;愈合成活及长势均较理想,是"霞溪本"橄榄实现早产、稳产、优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良种矮化密植、早果高产高效是橄榄栽培的总趋势。要实现这一趋势,嫁接是重要手段。目前我省橄榄嫁接有大树高接,小树嫁接和小苗嫁接三种方法。通过多年来我们在闽候县橄榄示范场的试验探索和甘蔗、白沙、上街、鸿尾等乡镇的试点调查证明,小树嫁接优于大树高接和小苗嫁接,现分述如下:一、大树高接:这是闽候果农传统的嫁接方法。橄榄大树都是实生种植,易发生变异。花而不实,花穗长结果少,果实小品质差,经济价值低等,这种树约占总面积的30%~40%,是闽候目前橄榄主要投产树、但产量很低。1997年全县橄榄面积1600hm…  相似文献   

3.
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低是山西核桃产业的主要特征.目前实施的核桃提质增效措施,主要以低产园高接换优为主要手段.本试验以早实和晚实核桃品种为接穗,以10年生实生树为砧木进行嫁接,记录嫁接后不同品种的成活率和枝条的生长量.试验结果表明,接穗的品种特性直接影响嫁接后枝条的生长特性,早实品种高接后枝条的粗...  相似文献   

4.
橄榄是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以实生栽培较为普遍。俗话说:“桃三、李四、橄榄七”,意指实生橄榄树种植7年后才能投产。实生橄榄树冠高大,管理不便;而且种子具有多胚性,后代变异大,苗木品质混杂,低产、劣质植株比例占30%以上,有的甚至不开花、不结果,成为橄榄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实生核桃树和低产核桃林进行高接改换优良品种,嫁接当年能够恢复树冠,翌年结果。嫁接宜在春季叶芽萌发到叶片初展(约在4月上中旬至5月初)进行。此期砧木生理活动旺盛,形成层活跃,离皮,嫁接成活率高。接穗选自丰产性和抗逆性均强的优良品种树,于萌芽前20~30天采集发育充实、无病虫害、髓心小、直径1.0~1.8cm的发育枝。蜡封剪口,分品种捆好,置于5℃以下的背阴处窖内保存,嫁接  相似文献   

6.
橄榄高接换种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清是福建省橄榄主产区之一,有惠圆,自来圆、檀香、长营等优良品种。据对几个成片橄榄园开花结果情况调查显示,橄榄实生苗长大的植株中,约有10%为雄性不结果树和少量挂果的低产树。橄榄(CamarlumalbunRaeusch)为橄榄科橄榄属,作为果树栽培的有橄榄(又称白橄榄,主产福建)、乌檄榄(主产广东)两种,闽清栽培的橄榄品种主要有长营、自来圆、惠圆、檀香等。由于激榄实生繁育的后代容易发生变异,且有果实变小的趋势,所以对稀、优品种惠圆、檀香橄榄,均要求通过嫁接(或高接换种)来保持其遗传稳定性。橄榄木质部组织较疏松,树…  相似文献   

7.
<正>1高接换优1.1高接换优的主要对象高接换优主要是2~10年生未挂果的实生树和11~15年生结果少、品质差的低产树。一般16年生以上的大树不宜再嫁接。1.2绿枝芽接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节约接穗,成形快。  相似文献   

8.
唐元华 《西南园艺》2003,31(2):14-14
在春、秋两季采用多头高接换种技术 ,对原种植的劣质低产及实生枇杷树进行嫁接换种 ,2年左右可恢复树势 ,重新挂果投产。1 嫁接良种的选择  可选择 5月上中旬成熟的龙泉 1号和 5月中旬成熟的大五星、解放钟等果大味甜、优质丰产的良种枇杷。2 嫁接时间及方法 以春季 2~ 4月和秋季 9~ 1 1月的晴天嫁接为宜。嫁接方法 :充分利用原有枇杷树的树冠骨架 ,采取切接或腹接的方法 ,进行多头高接换种。 (1 )良种接穗的采集。选择结果 3年以上且优质丰产的母树 ,剪取树冠外围或中上部木质化的春梢作接穗。先将其放入清水中用洗衣刷将接穗上的绒…  相似文献   

9.
<正> 果树高接换种,是利用高位嫁接的办法,将不适应市场需求,不适宜当地风土条件栽植的果树品种及实生树、低产劣质树改造为可能占领市场,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果树高接换种是调整品种结构的关键措施,具有良种更新换代快,结果早,培养良种接穗材料多等优点,是我省经济作物1998年重点推广的八项技术之一。现将果树高接换种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产栗树改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树耐旱薄,分布广;栗实营养丰富,除可代替粮食,又可加工成多种滋补品,但至今生产中栗树总平均亩产量尚不足20kg。造成低产之原因,主要是长期采用实生繁殖所致。如用良种接穗对低产树进行换头,3~5年后,其亩产量可高达300~500kg。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一、低产树换头的原则 (一)确定好适宜的嫁接组合 所谓嫁接组合,是指砧木与接穗而言,它们是影响接后成活率高低与生长好坏的主要因素(表1)。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嫁接培育的核桃苗木,比实生苗栽培的核桃树早结果 5~7年,而且品质优良,产量高,保证了优质品种优良特性的稳定传递,还可解决实生苗后代分离大的问题。1嫁接对象的选择和嫁接目的 1.1嫁接的主要对象主要是2~10年生以内未挂果的实生树和11~15年生结果少、品质差的低产树。一般16年生以上的大树不宜再嫁接。对弱树和土壤瘠薄地上的树,要先加强土肥水及树体综合管理,待树势旺盛后再嫁接。  相似文献   

12.
渭北是核桃优生区,已被列为陕西省优质核桃生产基地。目前核桃实生树在生产中所占比例很大,产量不高,商品性差,效益低下。高接改造,就是以原有实生劣质低产大树为砧木,在基本保持原有树体框架的基础上,嫁接为优良品种的方法。我们  相似文献   

13.
安君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8):153-154
主要介绍核桃地膜包扎接穗插皮舌接技术,包括砧木选择、接穗采集与保存、嫁接时间选择、伤流控制、嫁接方法与步骤、接后管理等技术措施,以期为丹凤县低质实生树的优质提效改造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十几年来,橄榄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橄榄嫁接成活率较低,橄榄生产区主要采用实生繁育,即使嫁接也多采用高接换种或多年生幼树腹接等措施,嫁接速度慢,繁殖系数低,严重影响良种的推广。我们探索出单芽切接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棱橄榄高接换种技术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鲜食橄榄品种比例的重要方法,接穗的选择、高接位置的确定、嫁接时期及高接后的管理决定嫁接成活率及树冠效果,并详细介绍配套丰产稳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燕山板栗以其优异的品质驰名中外,但长期以来沿用实生繁殖法,后代种性混杂、结果晚、产量低、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采用良种嫁接的方法,结出的果实大小一致,品质更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良种嫁接的意义 1.1 提早结果 嫁接树比实生树一般能提早结果4~8年.10年生左右的实生板栗,良种改接后第2年结果,第3年就能丰产...  相似文献   

17.
<正>鲁南山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以费县、苍山、沂水、蒙阴等县为主,现有核桃3050hm2。由于长期以来沿用实生繁殖,实生低产树占1/3以上,致使结果晚、产  相似文献   

18.
鲁南山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以费县、苍山、沂水、蒙阴等县为主,现有核桃3050hm^2,但由于长期以来沿用实生繁殖,实生低产树占1/3以上,致使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劣、经济效益低。对现有资源中适龄不结果或坚果品质低的实生树实行高接换优,是核桃树低产变高产,劣种变良种的有效技术措施。现根据笔者在鲁南从事核桃改接换优的工作实践总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砧木直径、立地条件及气候因子3个因素对核桃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分别于2013年5月下旬和12月中下旬,以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香玲"、"西林3号"、"西洛2号"核桃良种接穗为试材,分别对宁陕县江口镇和商州区腰市镇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产中对核桃实生树进行嫁接改造时,选择砧木直径在9~12cm的实生树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枝条长度生长量与砧木直径呈正相关;平地的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均较坡地好;降雨量对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至关重要。该研究可为生产中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梨矮化砧木‘中矮3号’是从‘锦香’梨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树体矮化紧凑,株高相当于乔化型‘早酥’梨的54%。繁殖系数高。作为梨矮化砧木与基砧和嫁接品种亲和性好,促进嫁接树矮化,早果,早期丰产,果实品质优。抗梨枝干轮纹病和枝干腐烂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5和27。适宜在白梨、砂梨、西洋梨及部分秋子梨栽培区域作中间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