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叶草莓超低温保存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找出野生种质资源五叶草莓(Fragaria pentapylla)的超低温保存方法和分析超低温保存后五叶草莓的遗传信息稳定性,【方法】运用玻璃化法对五叶草莓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FLP和MSAP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作了探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的低温锻炼时间、预培养时间、预处理时间、玻璃化溶液(PVS2)处理时间和液氮保存时间对五叶草莓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率的影响各不相同,经优化后,低温锻炼3周,预培养3 d,预处理30 min,PVS2处理60 min时,超低温保存的最高成活率可达79.7%,液氮处理时间对成活率影响不明显;运用AFLP技术对超低温后成活生长120 d的材料及对照材料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超低温前后带型一致,未发现明显差异片段;进一步用MSAP技术分析了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的材料和对照材料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后五叶草莓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分别为5.70%和12.43%。【结论】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可以有效的保存五叶草莓种质资源,超低保存前后的五叶草莓基因组DNA没有发生多态性变化,但DNA甲基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详细介绍DNA甲基化机制、原理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有关DNA甲基化研究的热点,分析了盐胁迫、氮处理、重金属处理、热胁迫、干旱胁迫等不同胁迫条件下同种植物间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和RNA介导的DNA甲基化和DNA去甲基化等;阐述了多种检测植物DNA甲基化水平的技术,尤其对MSAP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应用实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并对未来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银杏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MSAP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EcoRⅠ和HpaⅡ/Msp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银杏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银杏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模式及位点等表观遗传信息。结果显示,从54对MSAP选扩引物中,选出16对MSAP引物组合,共扩增产生454条清晰可辨且可重复的DNA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获得28.38条带。在全部扩增位点中,检测到甲基化位点200个,CCGG/GGCC位点甲基化修饰比例为44%。部分银杏基因组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最终分离了18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n比对分析表明,银杏基因组中包括转录调控因子、反转录转座子、通道蛋白、启动子结合蛋白、蛋白激酶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DNA序列中均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er]菌丝体和菌核为材料,利用MSAP技术分析其甲基化水平,并对甲基化差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探究虎奶菇生长与DNA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表明,菌丝体和菌核的DNA甲基化率分别为7.94%和9.54%,其中半甲基化率分别为4.50%和4.0...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楤木为试材,设置镉(Cd)(1、5、20、50mg/kg)、铅(Pb)(100、500、1 000、1 500mg/kg)、锌(Zn)(100、500、1 000、1 500mg/kg)单一及复合胁迫共8个处理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镉、铅、锌对日本楤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d+Zn和Pb+Zn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随重金属浓度增大而降低,其余胁迫均先升高后降低;Zn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余胁迫下则先升高后降低;单一胁迫下MDA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大先降低后升高;CAT活性在单一胁迫下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增强,复合胁迫下则先增强后减弱;单一胁迫下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除Cd+Pb外,其余复合胁迫组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萝卜芽苗菜为材料,在其生长期外施不同浓度EDTA,初步探讨了EDTA对铅胁迫下萝卜芽苗菜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mg/L铅胁迫浓度下萝卜芽苗菜的膜透性明显增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随着外施EDTA浓度的增加,萝卜芽苗菜的膜透性先下降后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就供试材料而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EDTA对铅胁迫萝卜芽苗菜的伤害效应有缓解作用,其中以0.75 μmol/L EDTA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叶籽银杏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动期与展叶期的叶籽银杏和银杏为试材,采用基于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探究叶籽银杏、银杏不同发育期DNA序列中CCG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特征。萌动期选用22对引物,在叶籽银杏和银杏中检测到扩增位点为498和384个,甲基化位点为237和165个,其总甲基化率分别为47.6%和42.4%;展叶期选用40对引物,在叶籽银杏有叶生胚珠(YZ2)、无叶生胚珠(YC)及银杏(CK)叶片中检测到扩增位点767、600及367个,甲基化位点分别为370、244及152个,其总甲基化率分别为48.3%、40.5%及41.5%。进一步对不同发育期叶籽银杏、银杏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萌动期、展叶期叶籽银杏与银杏相比均有超过半数的位点(52.1%、54.6%及64.2%)DNA甲基化模式发生多态性变化,萌动期叶籽银杏相对于银杏其变化趋势以超甲基化为主;展叶期叶籽银杏有叶生胚珠相对于叶籽银杏无叶生胚珠及银杏甲基化的变化趋势以超甲基化为主,叶籽银杏有叶生胚珠相对于银杏DNA甲基化模式变异幅度更大,超甲基化水平更高,显示出叶籽银杏基因组独特的DNA甲基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杨炳艳  霍秀爱  刘云婷  段会军 《园艺学报》2014,41(11):2313-2322
为了揭示西瓜二倍体及三倍体在低温胁迫下的耐冷性分子机制,以西瓜二倍体自交系‘83166’(‘京欣1号’品种的母本)及其同源三倍体为材料,利用MSAP及cDNA-AFLP技术研究低温处理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对差异带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28对MSAP引物扩增得到2 356个位点,其中二倍体经低温处理后总甲基化率下降8.5%,三倍体下降10.4%。将13条差异带与西瓜基因组数据库比对,有7条带确定是西瓜基因组序列。26对cDNA-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1 267条带,其中二倍体上调表达占48.2%,下调表达占51.8%;三倍体上调表达占51.3%,下调表达占48.7%。21条差异带在NCBI中找到了同源序列基因,包括假定蛋白(38.1%)、能量与代谢(38.1%)、信号转导(9.5%)、物质运输(9.5%)以及DNA修饰(4.8%),另有9条无同源序列。低温胁迫后,三倍体去甲基化率与上调表达量均大于二倍体,而且三倍体诱导出更多的差异基因参与了能量代谢调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等过程,说明在抵御低温胁迫中三倍体比二倍体有更强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9.
以萝卜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结合施用肥料“3414”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氮肥(N)、磷肥(P2O5)及Pb胁迫对萝卜生长和不同部位吸收Pb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安全种植萝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中水平Pb(100 mg·kg-1)胁迫下,施用氮、磷肥均可促进萝卜叶长、茎粗、地上部和根系鲜质量的增加;氮肥的施用对萝卜根系吸收Pb作用不显著,施加磷肥会抑制萝卜根系对Pb的吸收,尤其中(150 mg·kg-1)、高(225 mg·kg-1)水平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基于作物产量与质量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萝卜种植氮肥(N)、磷肥(P2O5)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87.29、154.49 mg·kg-1。在中水平氮(300 mg·kg-1)、磷(150 mg·kg-1)肥施用量的基础上,高(350 mg·kg-1)水平Pb处理促进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成熟期的脐橙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水平和变异模式方面的差异,为挖掘早熟性状分子标记,探讨脐橙早熟芽变性状与DNA甲基化的关系及早熟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以纽荷尔脐橙、纽荷尔早熟芽变品种赣南早脐橙及赣南早的早熟性状回复型突变体(性状回复型)为试材,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对其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水平和变异模式方面的差异与脐橙早熟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采用AFLP与MSAP技术均发现较多多态性条带,其中AFLP的多态性占比(5.504 6%~5.555 6%)高于MSAP(1.369 9%~3.211 0%),发现7对引物共8条多态性条带与脐橙熟期性状共分离。试材DNA甲基化发生频率为13.7614%~16.818 2%,平均14.911 6%,全甲基化为主要的甲基化方式。试材超甲基化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去甲基化发生频率,性状回...  相似文献   

11.
以萝卜芽苗菜为试材,探讨了在不同浓度铅(100、300、500mg·L~(-1))胁迫下,4种内源植物激素(玉米素(ZR)、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以及IAA/ABA、GA3/AB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ZR含量随铅浓度的升高而下降。ABA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A3含量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铅浓度为300mg·L~(-1)时达到最大值。IAA与GA3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铅浓度升高的条件下,含量先升后降,在铅浓度100mg·L~(-1)时达到峰值;生长促进类激素与衰老促进型激素的比值如IAA/ABA、GA3/ABA也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铅胁迫能改变萝卜芽苗菜内源植物激素含量,进而调控萝卜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九里香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250、500、1 000、1 500、3 000 mg·kg~(-1)铅(Pb)胁迫下九里香对Pb的吸收和九里香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在大生物量植物中筛选Pb污染的修复植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Pb浓度为250 mg·kg~(-1)时,九里香根、茎、叶的生物量达到峰值,叶绿素含量、Pro含量、SOD和CAT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超过这一浓度后,这些指标开始下降,在3 000 mg·kg~(-1)的土壤Pb浓度胁迫下,生物量、叶绿素含量、Pro含量降到最低,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SOD、CAT活性在高浓度Pb胁迫下虽然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均高于对照。POD活性则表现为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九里香根、茎、叶对Pb的积累随着土壤Pb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是Pb的主要吸收部位。在不同Pb浓度处理下,植株转移系数均小于0.5,而耐性指数为0.79~1.22。以上结果表明,九里香具有较强的Pb耐性,能在高浓度的Pb污染土壤中生存,但并非Pb富集植物,可作为Pb污染地区的先锋树种用于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3.
以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尾矿液单一胁迫下对其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在探讨狐尾藻对Pb耐性机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狐尾藻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以及干质量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在100%Pb尾矿液处理下地下部的干质量较对照下降显著(P0.05)。此时,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也呈下降趋势,但整体幅度不大,说明狐尾藻幼苗的生长整体受到明显抑制;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幼苗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且整体均低于对照。在纯Pb尾矿液处理条件下,Chla、Chlb和Car的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4.6%、29.6%和23.2%;所有处理中幼苗地下及地上部相对电导率与Pb尾矿液浓度成正比且均高于对照。各个处理的地上及地下部Pro含量随着Pb尾矿液浓度增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地上和地下部的AsA含量和GSH含量变化呈低浓度上升,高浓度下降的趋势。在25%Pb胁迫处理下,幼苗中AsA含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P0.05),较对照增加了93.5%和89.8%。而地上和地下部GSH含量较对照增加了35.7%、4.36%。数据表明,狐尾藻对Pb胁迫下的环境有一定的抗性,可被用于Pb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4.
以牛蒡为试材,研究浓度为0、50、150、300、600、800、1 000mg/L的铅(Pb)溶液对牛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溶液浓度为150mg/L时发芽率最高,50、150mg/L低浓度Pb溶液对牛蒡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效应,当Pb溶液浓度大于150mg/L时则表现出递增抑制效应;不同浓度Pb胁迫下,牛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幼苗鲜重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除幼苗鲜重外均在Pb2+浓度150mg/L时出现峰值;幼苗根长和芽长在Pb2+不同浓度胁迫下同样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幼苗根长和芽长分别在Pb2+浓度为50、150mg/L时出现峰值;幼苗叶片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随Pb2+浓度增加表现出持续升高趋势;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出随Pb2+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二者活性在较高浓度Pb胁迫(600mg/L)时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Pb处理对牛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促进效应,高浓度Pb则对其产生抑制作用,但高浓度Pb胁迫下牛蒡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幼苗也可以正常生长,SOD、POD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5.
王子成  聂丽娟  何艳霞 《园艺学报》2009,36(12):1783-1790
 采用离体处理的方法, 初步研究了5 - 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 对菊花的影响。结果表明, 500μmol·L - 1以上时有致死效应, 100μmol·L - 1以上时能抑制离体材料的生长发育, 而各浓度对菊花的丛生芽均具有抑制作用, 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累加效应和剂量累计效应。10μmol·L - 1以下时使菊花开花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提早, 这一效应具有稳定性, 并可通过营养繁殖进行遗传。MSAP技术分析表明,处理材料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 在去处理后的继代过程中仍有部分位点保持低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以路易斯安那鸢尾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对铅(Pb)胁迫下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铅吸收量和非蛋白巯基(NPT)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Professor Neil’对铅吸收和富集量相对较大且耐性最强。随着Pb浓度的升高,叶片、根状茎和根的Pb含量增加,增加量依次为根根状茎叶片。根在高浓度1 200mg/L Pb时达到最大,其含量为108 366mg/kg DW;根状茎在800mg/L Pb时达到最大,其含量为7 966mg/kg DW,呈先缓慢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叶片在高浓度800mg/L Pb时达到最大,其含量为4 011mg/kg DW。随着Pb浓度的升高,根系耐受指数(IT)逐渐下降,在Pb含量大于600mg/L后存在显著性差异。根至茎转移率(R/R)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800mg/L Pb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0.02%。茎至叶转移率(R/L)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600mg/L Pb处理时达到最大值57.78%。Pb胁迫下随着0~600mg/L浓度的升高和1~7d的时间推移,GSH和Cys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并产生显著差异,尤其GSH起着重要的Pb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铅处理,研究其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与铅浓度呈正相关,梯度Pb2 胁迫造成了幼苗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增多,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35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Fuji’)芽变材料为试材,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和UPGMA聚类方法,对其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水平、变异模式以及表观遗传变异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富士系得到不同的MSAP扩增,总DNA甲基化水平27.90%~36.16%,平均32.87%,双链全甲基化为主要甲基化方式;(2)富士芽变材料绝大多数位点保持了原有甲基化模式;(3)绝大多数芽变(68.57%)检测到全部的甲基化变异模式(12种),去甲基化频率极显著高于甲基化频率(P <0.01),且CG去甲基化极显著高于CHG;(4)36份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0.89(0.79~0.92),在聚类图上,富士原种分布在芽变系集中区外,新近发生的芽变系更倾向于聚在一起,着色系片红型和条红型芽变呈分散排布状态。总的来看,富士芽变的甲基化变异模式丰富,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相伴发生,但以去甲基化为主;‘富士’着色芽变与其最原始品种富士,以及芽变之间发生了较大表观遗传变异;片红和条红型芽变聚类未表现明显偏好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富士着色系芽变机理研究提供指导,可以CG去甲基化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铅对黄瓜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铅处理,研究其叶片丙二醛、脯氡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MDA)含量与铅浓度呈正相关,梯度Pb2+胁迫造成了幼苗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增多,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荧光标记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fluorescence-labeled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F-MSAP)比较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菌丝在光、暗条件下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的变化。F-MSAP分析显示,15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出6383个CCGG位点,平均每个处理每对引物扩增47个条带,其中2849条片段发生甲基化。黑暗组、光照24h和光照48h处理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是49.54%、41.71%和42.88%,黑暗组和光照处理组的总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P0.01),而光照组间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P=0.10)。与黑暗组相比,光照诱导全甲基化率升高,半甲基化率降低,差异显著(P0.01)。总的趋势是光照引起广叶绣球菌菌丝DNA去甲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