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分属Lancaster、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外引种质群这5个杂种优势群的代表性自交系Mo17、7922、K12、丹340和8701为测验种,以来自于BHO、ALEXHO、RYDHO、SYNDO4个高油群体的20个自交系为被测系,利用NCⅡ设计,分析了4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并对高油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BHO和SYNDO群体的自交系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并且这两个群体的高油自交系与普通玉米自交系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因此,利用这两个群体的自交系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高产组合。BHO和SYNDO群体的自交系是杂种优势利用最高的高油自交系。20个高油自交系可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第一群包括BY4846、RY697、GY462、SY1077、GY923、GY798、RY2830;第二群包括BY815、BY843、SY3073;第三群包括BY807、BY832、SY1039、RY740、RY783;第四群包括GY220、GY302、RY2846、SY1032、SY2985。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广泛种植的先玉335双亲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25份国外玉米自交系进行两年配合力测定试验,通过对供试国外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组配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及较对照的优势等进行分析,筛选出一般配合力优良的国外玉米自交系,提出其合理利用的方案。结果表明,供试国外自交系中PHWG5、787、78371A、6M502、LH128等产量GCA效应值表现优良,LH194、L139、OS602等宜机收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综合产量、倒伏率和收获时含水量的GCA表现,PHN29、PHM10、PHR32等3份自交系表现较好。杂交组合PHWG5×PH6WC的产量在所有组合中最高,且较4个对照品种增产幅度都较高,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3.
高油与普通玉米自交系子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为父本,21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母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组配168个F1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其子粒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高油玉米自交系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以及淀粉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GCA和SCA方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GY220、GY246A、GY798A、P138、许178、8622油分含量的GCA较高,GY1007、GY237A、8085泰、沈137、改3、鲁原92蛋白质含量的GCA较高。P138×GY798A、87-1×GY246A、许178×GY798A和87-1×GY220组合油分含量高,鲁原92×GY1007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温带高油玉米自交系与热带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iffing Ⅵ 对6个国内温带高油系和4个热带系进行组配,将组配的45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德宏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热带系YML146、CML166、CML161、CML171是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较优良的种质材料,在高油玉米生产及育种上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是拓宽温带高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较好的种质资源;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为正值的组合多数为温带高油系×热带系和热带系×温带高油系,说明温带高油玉米种质与热带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该组合模式具有较大利用价值。主要农艺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说明这些性状主要表现加性遗传效应,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按Griffing方法4,用6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配制15个组合,研究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子粒含油率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子粒含油率高的双亲在组配时有可能表现出超亲优势;子粒含油率的一般配合力(GCA)在各亲本间及特殊配合力(SCA)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子粒含油率的GCA效应与SCA效应之间无明显关系;以提高子粒含油率为育种目标,应选择具有较高子粒含油率和GCA效应值的自交系作亲本;子粒含油率有较高的遗传力,加性方差在遗传变异中起主要作用,子粒含油率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YS与1B/1R两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差异,利用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A1)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732(A2)、A3017(A3)作母本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对所得F1代的株高、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均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类, 它们在一定基因型均值的基础上表现为加强或削弱该性状的作用.21个杂交组合中,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都出现在2个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其中A3017/新乡9408、A732/新乡9408和A732/温6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个YS型不育系在产量性状上GCA均表现为正值,K3314A的GCA表现为负值.亲本中A732、K460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Ⅱ设计,研究了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构成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绵689、绵786、绵788、绵906多数产量性状的GCA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部分亲本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差异大,可作为改良自交系和选育二环系的基础材料,遗传参数结果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GCA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的GCA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寒山区几个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利用9个玉米自交系,按 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对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总效应以及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411的一般配合力最高,自交系405和琼180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其配制的组合配合力总效应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9.
以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2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优良玉米自交系T138-1及其秭妹系T138-2为父本(P2),杂交获得了48个组合。分析了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各性状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1亲本,除出籽率GCA外,其他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2亲本,生育期、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棒三叶面积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1与P2互作间的SCA方差除出籽率和小区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10个性状的SCA差异均极显著。P1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别很大,P2亲本T138-1出籽率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于T138-2,其它性状GCA值均低于T138-2。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SCA值与其性状均值之间达到了正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性状总配合力效应与实际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棒三叶面积、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总配合力效应与小区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4个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20个抗玉米纹枯病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80个组合,对产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粒深和百粒重7个经济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H2149等11个抗病家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其中9个家系所配F1产量较高,可直接利用;其他自交系个别性状较优,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利用。玉米纹枯病抗源CML270与感病自交系478构建的CML270×478重组近交系群体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5份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15份玉米自交系组配试验,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TCA以及各自交系的SCA方差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各自交系的GCA、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P6C1-2-1、Y65-941-1、6166、中黄6441等4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12.
几个玉米骨干自交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5份玉米自交系组配试验,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TCA以及各自交系的SCA方差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各自交系的GCA、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P6C1-2-1、Y65-941-1、6166、中黄6441等4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方法从新组配的14个Reid类F1基础群体中选育自交系,对S4代选系与其他三大优势类群10个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系组配成的1 902个测交组合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从中筛选出428个优组合的子粒产量和百粒重表现及其与选系基础群体和测验系的关系。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基础群体和同一基础群体的不同选系与不同优势类群和同一优势类群不同测验系间测交组合的子粒产量和百粒重均存在较大差异。来源于基础群体BP5选系子粒产量和百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其与测验系昌7-2间子粒产量和百粒重以及与测验系浚926间百粒重的特殊配合力均较高;BP7群体选系百粒重和子粒产量、BP6群体选系百粒重和BP9群体选系子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BP1、BP2和BP5群体选系与测验系浚926间组合的百粒重,BP6、BP7群体选系与测验系浚926间组合子粒产量,BP4、BP5、BP10和BP12群体选系与测验系昌7-2间组合百粒重,BP2和BP10群体选系与测验系昌7-2间组合子粒产量及BP4群体选系与测验系HL02间组合子粒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均较高。昌7-2、浚926和HL02是比较适宜的高效测验系。  相似文献   

14.
Early-maturing maize (Zea Mays L.) germplasm developed from diverse sources has the potential for use in developing maize hybrids suitable for increasing maize production in the dry ecologies of eastern Africa. A dialle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of 12 early-maturing maize inbred lines, identify potential single-cross hybrids for use as parents, assess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 inbred lines, and relate genetic distance to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and hybrid performance. Sixty-six F1 diallel hybrids were evaluated under optimal and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at four locations in Kenya and Uganda. The parental inbred lines were genotyped using 94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markers. Additive gene action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nonadditive gene action for inheritance of grain yield (GY)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However, nonadditive gene effects were more important in the inheritance of GY under drought and across all environments. Inbred lines CKL0722, VL058014, and CZL0724 were among the best with positive GCA effects for GY across both optimal and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CA and both genetic distance and F1 GY was significant under both drought stress and across all environments. Inbred lines with desirable GCA effects for GY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and hybrids with good performance under both optimal and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are potential parents for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high-yielding, stress-tolerant, and early-maturing hybrids.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玉米育种和生产实践,筛选13个塘四平头改良系(P1),15个非塘四平头自交系(P2)。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田间调查性状并室内考种。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配合力在P1、P2组内不同自交系间存在差异,P1和P2内遗传变异丰富,类群间杂种优势明显。P1、P2的主要产量性状和稳产性相关性状GCA表现良好,GCA方差与SCA比值均大于1,11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说明11个性状在P1、P2的组合间以加性效应为主。试验证明,P1、P2具有较好的轮回选择及组配优势组合的遗传潜势,通过群体轮回选择聚合微效基因以改良主要性状表现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21份玉米抗冷自交系配合力的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以“八五”期间筛选的21份玉米抗冷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12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被测系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吉880等5个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而吉906等4个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差,需改良后方可利用;其余自交系部分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优,可用来改良其它自交系或作为选育二环系的基础材料。被测系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且多数性状的遗传力小于50%,环境方差偏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外来玉米种质资源,从俄罗斯种质中选育的82份自交系中选取20份自交系,与5个测验种按NCII设计组配100个杂交组合,研究自交系的耐密性、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等。结果表明,自交系R1-2、R1-3、R3-2、R6-2、R9-1、R9-2和R11-1耐密性和农艺性状等表现突出,在育种中可以重点利用。群体R1、R2、R5、R6、R8及R11属于SS群,群体R3和R9属于NSS群。根据自交系性状及杂种优势群可以对该部分俄罗斯种质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外来玉米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知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选系的配合力差异以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12个外来玉米群体选系为母本、5个分属于不同杂优类群的代表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60个杂交组合,在辽宁省4个不同生态区裂区试验,分析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以及60个杂交种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选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单株产量GCA效应值高的自交系为ZL2116、ZL2436、ZL8344,其部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的GCA效应也较高,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不同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ZL8344×昌7-2在单株产量SCA和对照杂种优势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水平,可对其生产应用价值进一步试验鉴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偏属于Reid种质,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Lancaster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可形成一定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技术鉴别玉米自交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利用RAPD技术对我国28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了分析,从300个引物中筛选出了40个多态性好的引物,结果发现:仅使用OPI10一个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就能区别开15个自交系,增加引物OPB7可以区分开26个自交系,再增加OPC19、OPG6、OPA7、OPI11、OPG14中的任何一个引物就可以将28个自交系完全区分开。研究还表明亲缘关系很近、利用同工酶方法无法区分的姊妹系材料如:478、488和3189,以及双105和双741都能够被明显的区分开,证明了利用RAPD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鉴定完全可行而且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12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个自选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4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66个单交组合,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进行试验,分析了株高、穗位高、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桂99、桂422、桂517、桂A200等4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桂340综合性状最差,需进一步改良方能利用.其它自交系也有各自突出某一性状的优势,在育种工作中应注意到有目的地选择利用.桂9804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其次是桂A200、桂422和桂517,它们均有可能选育出极端高产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