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麦套夏棉是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增棉丰,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兖州市2007年、2008年麦套夏棉每667平方米(1亩)小麦平均单产512千克、皮棉单产72.6千克,并出现了不少高产更高产典型,现将麦套夏棉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雁北春麦区改种冬小麦是小麦种植史上由春麦变冬麦的一场革命。1997年朔州市农业局承担农业部提出”冬麦北移”战略的引种、试种项目,1998~2000年连续3年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产量品质均不错。1998年平均单产403.5公斤;1999年大灾之年,100亩冬麦套种田平均单产255公斤,比春麦平均单产125公斤亩增l30公斤,增产104%;2000年种植1030亩,平均单产404公斤,千  相似文献   

3.
稻套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国家对粮食的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我市小麦种植面积逐步恢复,已达500万亩。但由于天气变化、茬口推迟及农村劳动力减少,我市稻套麦面积扩大迅速,据统计,全市稻套麦面积达150万亩。因此,加强稻套麦栽培技术的应用,对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市多年来稻套麦方面的研究成果,现将稻套麦关键管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朝天椒"3-2"式麦套栽培模式是我所根据我地农民种植习惯总结出的一套小麦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近年来该模式在我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增产增效显著,为我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效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朝天椒麦垄套种较好地解决了朝天椒在黄淮麦区生育期不足的问题,在小麦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了朝天椒的高产高效。经过生产试验,丸粒化直播技术比育苗移栽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水节肥效果十分明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小麦播种及预留行设置(一)整地及小麦品种选择套种朝天椒生产管理过程中追施肥量较大,麦播整地时底肥不宜太多,每667 m2施15-15-15(N-P-K)三元素复合肥30 kg。整地要求深耕细耙,耕深25 c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品质以及单产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其在各麦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麦区小麦的全生育期在2023年较前几年均有所缩短,5年间各麦区的全生育期分布趋势几乎一致,全生育期由短到长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和北部冬麦区。(2)各麦区小麦株高年份间变化幅度较小,各麦区间差异较为明显。麦区间株高由高到低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南片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在相同麦区,株高越高,单产越低。(3)国审小麦优质品种的数量逐年增加,数量分别为6、17、27、39和48个,中强筋小麦品种逐年增加,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有减少趋势,5年间审定弱筋小麦12个,中强筋麦89个,强筋麦37个。  相似文献   

7.
簇生朝天椒—小麦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簇生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占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实践证明,簇生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不仅解决了簇生朝天椒生产与小麦争地的矛盾,同时达到了小麦产量不减,又使簇生朝天椒增产的双赢目标。笔者通过总结推广小麦-朝天椒的高产技术规程,对于促进河南省朝天椒产量、品质、效益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安县从1999年开始发展朝天椒生产,由于朝天椒耐旱、耐瘠,单位面积收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在,新安县的朝天椒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3万亩。根据几年来的种植试验研究,我们从中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1无公害朝天椒生产的环境条件无公害朝天椒生产基地应选择  相似文献   

9.
提高河南省麦套花生单产的关键技术董文召汤丰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花生在河南省的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麦套花生的推广,花生面积已由1985年的54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100多万亩,成为仅次于山...  相似文献   

10.
麦套花生是我县已推广十多年的夏花生种植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栽培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麦套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泛麦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泛麦8号系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以泛矮2为母本,原泛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8007。泛麦8号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寒、抗病抗逆、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特点。全生育期228 d,单产7 500~9 000 kg/hm2。适合河南省及邻近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蒜、朝天椒套种是河南省内黄县近年来主要推广的一项农业高效立体种植技术。针对生产实际,通过选择适宜品种、选配适宜套种模式以及大蒜、朝天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指导农民做好生产,提高大蒜和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超高茬麦套稻不仅具有节本、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的优点,而且能够提高水稻单产和培肥地力,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发展无公害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14.
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大面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在四川省30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大面积示范,示范总面积6071万hm2,最高单产687.6kg/667m2,平均单产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麦增产30.4%。川麦104实打验收最高单产再创新高,在平原麦区最高单产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麦最高单产450.9kg/667m2。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大面积示范,增产显著,不仅提高了种田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而且使川麦104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辐射带动四川整个小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簇生朝天椒生产面积达到14.9万hm~2,居全国第一位。由于种植面积盲目扩大,重茬连作,导致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食品安全。通过引进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供的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防治簇生朝天椒疫病、炭疽病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朝天椒疫病防效比70%代森锰锌提高14.7%,炭疽病防效提高19.7%,产量提高25.8%,朝天椒生长表现簇生多而集中、色泽好、易采摘,较好解决了小辣椒二次生长影响品质和产量的技术难题,是该农药在朝天椒上的应用效果和应用范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不同锌肥对朝天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潜在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研究了喷施硫酸锌、EDTA螯合锌、柠檬酸螯合锌、糖醇锌对簇生朝天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朝天椒叶面喷施锌肥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为6.02%~12.42%。增产幅度糖醇锌最高,柠檬酸螯合锌次之。喷施锌肥可显著提高朝天椒果实品质:锌含量提高46.96%~68.28%,Vc含量提高10.36%~16.34%,辣椒素含量提高12.83%~25.18%,干物质含量4.23%~7.33%。果实品质提高的幅度,糖醇锌最高,柠檬酸螯合锌次之。综上所述,朝天椒叶面喷施锌肥应选用糖醇锌和柠檬酸螯合锌。  相似文献   

17.
王萍 《河南农业》2012,(3):38-39
一、选好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措施。在单产提高中,良种的作用占到30%~40%。根据专家推荐及豫东平原实际情况,适合种植的小麦品种有半冬性品种周麦16、周麦18、周麦22、矮抗58、众麦1号、丰舞981、新麦  相似文献   

18.
大名县是河北花生之乡,全国油料百强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50万亩,总产12万吨,麦套夏花生面积近40万亩,占总面积的80%,总产的70%,麦套夏花生面积的稳定和单产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全县花生的总量。就目前花生栽培来讲,花生仍属劳动密集型作物,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农民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19.
麦垄套种夏花生500kg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生是山东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栽培面积有1000-1300万亩,面积占全国的1/3,总产约占全国的40%,其中夏播麦套花生常年播种面积约580万亩,单产仅在300kg以上,部分地块单产可达400kg以上,由于夏播花  相似文献   

20.
在朝天椒生产过程中,常因有害微生物、害虫及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使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椒农头痛的一大难题。结合有关文献和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对朝天椒各种病害的发病时间、发病条件、症状和防治措施逐一描述,旨在提高从事朝天椒研究与生产者的综合防治能力,确保朝天椒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