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置冬种辣椒双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采用双膜栽培模式防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9 147.0 kg/hm2、净效益112 728元/hm2,地膜+顶膜0.02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7 717.5 kg/hm2、净效益107 910元/hm2;2种顶膜保护处理分别比地膜栽培模式增产7 635.0 kg/hm2、增长24.2%,净增益24 915元/hm2和增产6 205.5 kg/hm2、增长19.7%,净增益20 097元/hm2;分别比露天栽培增产1 204.95 kg/hm2、增长44.5%,净增益41 448元/hm2和增产10620.0kg/hm2、增长39.2%,净增益36 630元/hm2。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产量效益最好,露天栽培产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露地栽培,探索不同种植技术对中药莪术(莪术、郁金)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产量效益最好、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次之、露地栽培最差。地膜覆盖栽培2011、2012年莪术产量分别为14 701.49、15 104.48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23.6%、19.8%;郁金产量分别为25 985.07、31 395.52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26.0%、27.3%。地膜覆盖栽培莪术+郁金净效益分别为521 432.6、612 074.2元/hm2,比露地栽培净增效益28.8%、28.4%;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产量和效益较地膜覆盖栽培下降。因此,地膜覆盖栽培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试验初步认定地膜栽培玉米穗粒数与穗粒重决定产量高低;80 cm膜上栽培出苗率高、成熟早,籽粒产量11969.1 kg、纯收入13023.95元,较露地栽培增产80.83%、增收8848.11元,每元投入效益0.57元居首位,其次是80 cm膜侧栽培,但其与40 cm膜侧栽培产投比一致;在半干旱区种植玉米首选幅宽80 cm以上地膜进行膜上栽培,生产需要等高种植时选用幅宽35-40 cm地膜进行膜侧栽培。  相似文献   

4.
探索不同栽培方法对中药莪术(莪术、郁金)产量与效益的影响,为指导广大农民种植中药莪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产量效益最好、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次之、露地栽培最差.2011年、2012年地膜覆盖栽培莪术产量分别为14 708.8 kg/hm2、15 112.0 kg/hm2,比露地栽培增长23.4%、19.8%;郁金产量分别为25 998.1 kg/hm2、31 411.2 kg/hm2,比露地栽培增长26.0%、27.3%;莪术+郁金净效益分别为521 432.6元/hm2、612 074.2元/hm2,比露地栽培净增效益33.5%、32.4%;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产量和效益较地膜覆盖栽培下降.因此,三种栽培方法中地膜覆盖栽培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采用地膜保护栽培是介于露地和膜上点播的中间型技术,可节水、增产、增效,比露地栽培效益好,适用于团场和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旱地谷子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谷子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栽培均比露地栽培早熟且增产。以地膜双垄沟和三垄沟种植的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露地平播增产54.3%、50.7%,且早熟9d;其次为地膜穴播和膜侧条播,分别比露地平播增产44.5%、34.9%,早熟7d和4d。  相似文献   

7.
底肥种类与栽培方式对玄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玄参,相同的栽培方式,底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比化肥的效果要好,在露地栽培中增产2.35%,在地膜栽培中增产9.92%;相同的底肥种类和用量,以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效果要好,施农家肥的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82%。施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9.71%。施农家肥 化肥的地膜比露地增产10.03%。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条膜平铺覆盖和露地栽培马铃薯的土壤温度、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模式较条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38.66%,较露地栽培增产99.02%;水分利用效率较二者提高了45.91%和124.48%;马铃薯苗期0~20cm土层地温垄上部位较地膜平铺增加0.25℃~0.7℃,较露地栽培增加5.4℃~8.3℃;沟内地温较地膜平铺降低1.2℃~2.1℃,较露地栽培增加3.0℃~5.9℃。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施基肥+苗肥+穗肥+粒肥供肥均匀平稳,对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达8 839.5 kg/hm2、净效益27 633.0元/hm2。比施基肥+苗肥+穗肥增产426.0 kg/hm2,增长5.1%,净增效益1 491.0元;比施基肥+穗肥增产876.0 kg/hm2,增长11.0%,净增效益3 066.0元;比施基肥+苗肥增产1 309.5 kg/hm2,增长17.4%,净增效益4 567.5元。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掌握露地栽培与地膜覆盖栽培不同方式种植辣椒的效果,探索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长辣七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湿保肥作用,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最高,为13 607.69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86.2%;其次为黑色地膜覆盖栽培,产量为8 292.31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74.4%。  相似文献   

11.
正宁陵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东北部,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耕地类型为潮土,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优良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发展集约化种植。马铃薯—甘薯/甜玉米/甜玉米种植模式是宁陵县农技站近几年经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马铃薯采取小拱棚双膜栽培,解决了早春冻害问题,比传统地膜栽培提高产量50%以上,提早上市20~30天;甘薯采取小株距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中薯块率提  相似文献   

12.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地膜)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成熟上市.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平均亩产西瓜3 500千克左右,亩产甘薯1000千克左右,亩平均收入在2 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半膜覆盖栽培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烤烟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塑料地膜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半膜覆盖栽培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膜覆盖栽培能提高植株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半膜全生育期地膜覆盖(T1)与对照(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半膜覆盖栽培能促进植株根系直径增粗、根层下移和植株地上部生长势,移栽后90 d,半膜覆盖栽培平均根系直径比对照增加0.22 mm,与对照呈显著差异(P0.05),根系下扎深度增加0.05 m,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6.57 g·plant-1。同时,减少50.00%地膜使用量,降低50.00%的地膜成本,促进作物增产246.01 kg·hm-2,综合实现节本增效4 481.94元·hm-2。半膜覆盖栽培作为新的种植模式,在实现优质烟叶丰产同时,可提高生产效益,减轻地膜对环境污染,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焦敏 《新农业》2001,(3):14-14
花生双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湿、促早熟的作用,在产量和效益上都优于地膜和裸地花生。实践证明,双膜花生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鲜果530,公斤以上.折干果290公斤,比一般地膜花生增产20%,比裸地花生增产30%。双膜花生鲜果上市比地膜和裸地的早20~30天,每667平方米效益在2600元以上。双膜花生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节水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下旱地玉米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是节水增产的最佳覆膜栽培模式,较半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22.4%,土壤耗水量减少23.71 mm,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45 kg/mm,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半膜平覆。覆膜时期以全膜双垄秋覆膜最好,较半膜平铺顶凌覆膜增产21.0%,土壤耗水量减少11.20 mm,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27 kg/mm。  相似文献   

16.
在天水市秦州区进行了玉米不同覆膜方式集雨节水保墒增产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不同覆盖方式都表现比露地栽培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18.95%~50.52%。以双垄全膜模式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到10 863.3 kg/hm2,自然降水利用率36.3 kg/mm·hm2,降水生产效益45.75元/mm·hm2;生育时期比露地缩短9 d。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模式对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黑地膜做为秋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物,采用4种覆盖模式与无覆盖常规栽培(对照)进行秋马铃薯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免耕覆盖单层黑地膜后加盖3 cm厚稻草,产量达36 234.85kg·hm-2;总产值达46 105.3元·hm-2,纯收益29 515.3元·hm-2,净增效益率74.98%。  相似文献   

18.
花生黑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20%~30%。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壤土和沙壤土地块。地膜选择黑地膜。本文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花生田利用黑膜除草增产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试验研究,认为使用黑地膜,能够起到很好的除草、增产效果。花生田利用黑地膜除草增产是目前一项较好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大棚+地膜双膜覆盖栽培模式、大棚单膜覆盖栽培模式、露地栽培模式对茭白生长环境(地温、气温和光照强度)和夏茭苗期生长、物候期、肉质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栽培模式地(气)温上升快,湿度降低,光照充足,茭白萌芽早、生长快、产量高、采收早、品质好、效益高。  相似文献   

20.
徐光财 《甘肃农业》2011,(4):87-87,89
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夏高寒阴湿区不同种植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地膜覆盖栽培种植模式较露地栽培种植模式增产42.19%~99.17%;不同覆膜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47%-39.31%,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较半膜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9.31%,且苗齐苗壮、茎粗色深、长势强劲、增产效益明显,适宜在临夏高寒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