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 1987—1991年,豫麦18号(矮早781)先后参加了洛阳市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北方冬麦区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小麦品种博览试验。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综合产量结果看,豫麦18号表现高产、矮秆、早熟,平均比对照增  相似文献   

2.
先麦10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小麦新品种.2009-2012年参加河南省水地春水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2年10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河南省中高肥力地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地龙 《农家致富》2009,(18):26-26
一、品种来源 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经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通过江苏省小麦良种生产试验,并推荐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2005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  相似文献   

4.
先棉66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棉花新品种。2009年先棉66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4年10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河南省中高肥力地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5.
温麦28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092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4%;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579.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443.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籽大粒饱,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郑农410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兰考21-7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202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及弱筋B组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1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时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连续3年夺魁,取得了5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6750kg/hm2,高产潜力可达8250kg/hm2以上。2006年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8.
偃佃9433是偃师市佃庄农技站1994年用周麦9号与豫麦18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熟旱地小麦新品种。2002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示范,多年来表现抗寒、节水、高产稳定、适应性广、抗倒、抗病、落黄好、品质优、综合性好等优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旱地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宛麦19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最新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7-201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起源3号.是新乡市农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新乡市新农玉米研究所联合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它是以自育自交系新03为母本.新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03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5008号)。起源3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的特点,属紧凑型大穗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业科学》2007,(6):127-127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课题组采用细胞工程技术,相继培育出豫麦37号、豫麦60号、花培1号、花培3号等小麦新品种,如今又培育出了花培5号。花培5号在2004~2006年的国家区试、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花培5号三要素非常协调,2004~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春水B组区域试验,14点汇总14点增产,  相似文献   

13.
安麦1号(安93-22)系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以豫麦13号作母本,周88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系.近几年来,在安阳市和河南省小麦高肥冬水组区试中表现突出,2000年破格通过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并被推荐参加2000-2001年度河南省小麦良种生产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4.
赛德麦8号小麦系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矮抗58/周优102/郑麦366。经过国家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04。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开麦 13号 (原系谱号 92 12 - 0 - 1- 3- 3)是开封市农科所根据市场需要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其母本是豫麦 2 5号 (温 2 5 40 ) ,父本豫麦 13号。 1992年开封市农科所用上述两亲本进行杂交 ,组合号 92 12 ;1993年种植F1,F5代趋于稳定 ,晋升为品系 (代号 92 12 - 0 -1)。 1997~ 1999年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 ,分别比对照豫麦 2 1号增产 17.8%和 19.8%,达极显著水平 ,所内定名开麦 13号。 1999~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域试验 ,2 0 0 1~ 2 0 0 2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组生产试验 ,2 0 0 2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6.
河南小麦新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曹廷杰  李伟  闫素红  王西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40-13642,13647
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小麦新品种(系),以为其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参考。利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区域试验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含对照)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加权关联度顺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产量)是基本一致的。关联度靠前的小麦新品种(系)中育12、洛麦22等均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教5号和豫农416分别参加了第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关联系数排名靠后的品种(系)已遭淘汰。  相似文献   

17.
许麦318是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半冬性、大穗、大粒、抗性中等的许0609为母本,以高抗倒伏,饱满度好的百农AK5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成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4-2017年参加河南省水地冬水组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熟相好、落黄好,适合在河南省(除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外)早中茬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小麦核心种质资源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选育出一批小麦新品系。其中小麦新品种"中焦2号"于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参加国家试验;"中焦3号"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区试,有望明年通过审定。此项工作得到中国农科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春性小麦新品种"华麦7号"在2008-2010年、2012-2014年江苏省淮南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表现突出。为给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根据"华麦7号"在江苏省淮南小麦区域试验几年的试验结果和在江苏农垦大面积示范种植结果,对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濮豆1802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郑97196为母本,汾豆5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2年濮豆1802参加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55.2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3.67%;2013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1.4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9.97%。2014年5月濮豆1802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