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55年9月全国 一等奖11台太阳灶评议交流会评出)灶型{制造单位铸铁太阳灶玻璃钢太阳灶ZNT一l型太阳灶F775一53型太阳灶GN型太阳灶纸浆水泥太阳灶可叠式太阳灶玻纤水泥太阳灶蝶形玻璃钢太阳灶蚌式太阳灶水泥太阳灶 二等奖1污百无锡市能源研究所、无锡锅厂无锡市能源研究所与建工局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江苏海安县太阳能研究所甘肃省白然能源研究所河北省能源研究所湖北省建材院、武昌造船厂安徽固镇县沼气试验站上海市能源所与昆山玻璃钢化工厂河南省能源所、郑州市能源设备厂甘肃省陇西建筑公司 水泥太阳灶TZ一03型太阳灶XXS一I型…  相似文献   

2.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专题“太阳灶技术开发”,经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及有关单位五年的努力,完成了专题的12项科研成果,于1990年12月1日在北京通过了由农业部环能司主持的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提供验收的文件资料齐全,各个专题已通过鉴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专题合同规定的要求。其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在实用性方面为国家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太阳灶技术。太阳灶的比化设计为今后太阳灶规范化设计提供了依据;“聚光型太阳灶”国家标准(报批稿)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太阳灶标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商品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研制了七种不同类型的太阳灶,其中PTK系列铸铁太阳灶得到较大数量的推广,并有少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技术》2009,(10):31-32
太阳灶的聚光灶体是太阳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采用有机的、无机的、金属的或非金属材料制作。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太阳灶绝大多数采用菱苦土灶体、水泥砂浆或铸铁灶体,其他材料的灶体尚未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太阳灶的聚光灶体是太阳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采用有机的、无机的、金属的或非金属材料制作.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太阳灶绝大多数采用菱苦土灶体、水泥砂浆或铸铁灶体,其他材料的灶体尚未广泛应用.在农村批量生产太阳灶,可以采用菱苦土或水泥砂浆制作灶体.  相似文献   

5.
聚光式太阳灶与农村常规太阳灶相比,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它的跟踪太阳装置,可以使入射的太阳光和反射面的轴平行,所有的反射光聚于设置在焦点处的锅底; 聚光式太阳灶还有相应的锅支架支撑机构,使太阳灶在使用过程中, 锅底始终与地面平行。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太阳灶多采用手动跟踪装置。在太阳高度角跟踪方面,主要用调节螺杆等调节方法(见图 1);在方位跟踪方面,主要有立轴旋转式和小车移动式。  相似文献   

6.
CS—80—B型太阳灶是北京农机化学院设计的。这种太阳灶内聚光镜面、灶架及自动跟踪装置等三大部分组成,它利用旋转抛物面将阳光聚集在锅具底部以完成烧水、做饭、炒菜等作业。可供4—6口之家、野外作业人员及边防战士作炊事之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04,(11):38
一种利用汇聚太阳光就可以烧开水、做饭、炒菜用的新式多功能太阳灶日前由济南市富民农技服务部研制成功。该太阳灶具有节能、成本低、热值高、使用寿命长、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国家鼓励支持的绿色环保免税项目。该太阳灶运用国内最先进的偏轴多极化光学原理设计。可上下、左右  相似文献   

8.
ZNT—Ⅲ型太阳灶 ZNT—Ⅲ型太阳灶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能源研究室研制而成。截光面形状按“三圆作图法”确定,壳体采用水泥玻璃纤维。厚度1厘米。反光材料为镀铝薄膜,灶体用立轴机构实现重心支承,并能手动进行方位调节。用齿条控杆机构作高度角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等特点。并且材料易得、可就地生产,也可工厂化成批生产。可满足四至六口之家的炊事需要,能进行蒸、煮、炒、炸、炖、等项炊事作业。在一九八三年全国太阳灶评议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一、主要技术规格焦距f=800毫米; 截光面积A=2.65米~2 最小使用太阳高度角h=25~0; 最大操作高度H_(max)=125厘米最大操作距离L_(max)=80厘米; 灶体总重量G=72公斤。  相似文献   

9.
太阳灶是根据光学原理。采用旋转抛物面通反光膜辐射聚光,从而产生高温以用于烧、蒸、煮、烤等烹调之需要。根据制作原料的不同,有铸铁灶、玻璃钢灶,镁氧水泥灶等。金属太阳山钢板模压而成,由于焦点集中、不变形、坚固耐用、携带装卸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脱颖而出,成为太阳灶中佼佼者。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全国太阳灶联合攻关组设计、江苏省无锡县锡东玻璃厂制造的LZB型玻璃钢太阳灶,是适合农村使用的优秀灶型。该灶可供农村4—6口之家炊用,也可用于提供热水或开水。一、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①焦距800毫米②有效采光面积2.5米~2③最大操作高度低于1.25米④最大操作距离小于0.8米⑤煮水热效率60%以上⑥折算有用功率1.2千瓦以上⑦高度角使用范围20°~80°⑧整机重量26—27公斤。二、结构及性能特点该灶是应用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采用“三圆  相似文献   

11.
以团花树形成层组织中大量表达的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保守区域PCR、3′RACE和染色体步移等技术获得了团花树AcXET的全长cDNA序列,共1396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96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32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基因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XET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且含有XET的活性催化位点EIDFE。  相似文献   

12.
杨亮 《吉林农业》2011,(3):65-67
作为糖苷水解酶的一个重要组成亚组,XET参与植物细胞许多生物学功能的实现。本文就其基本功能,以及XET/XTH各成员在拟南芥不同器官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形成层相关组织cDNA文库中获得一个木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基因全长cDNA序列,其ORF全长882 bp,编码由2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33.1 ku,理论等电点为5.49。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及保守区预测,确定其属于糖基水解酶16超家族;进一步模拟蛋白空间结构,得到了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利用sqRT-PCR分析白桦组培苗不同器官内XE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XET在发育中的根茎叶内都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全国太阳灶联合攻关组设计、北京朝阳太阳灶厂生产的LZ型薄壳水泥太阳灶,是全国农村家用太阳灶的优秀灶型,可供四至六口之家作蒸、煮、炒、炸等炊用,也可用来烧水或配专用锅具用于蒸汽消毒。用途广泛,节约能源,实乃农家之宝,简介如下。一、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①焦距800毫米②有效截光面积2.5米~2③最大操作高度低于1.25米④最大操作距离小于0.75米⑤煮水热效率60%以上⑥折算有用功率1.2千瓦以上⑦高度角使用范围15°~85°⑧灶重75公斤。二、结构及性能特点该灶的反光曲面是应用旋转抛物面聚光原理及“三圆作图法”选择和设计的旋转抛物截光面,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 太阳能是免费的能源,其安全、经济、环保等优点被人们广泛认同。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金牛山新能源开发处生产的特省钱型多功能太阳灶为广大用户带来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在灶顶有一个单面反射镜的箱式太阳灶设计进行了论述。它与普通的箱式太阳灶不同,在该设计中,将灶的底面作为灶盖。这种方案的采用,解决了普通箱式太阳灶面临的预热问题。因而,底部灶盖(而不是顶部)的设置,使得普通箱式太阳灶的性能可以明显地得到改善。事实表明,和普通的箱式太阳灶相比,烧煮一次后,再次烧煮的预热时间可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17.
自制太阳灶     
<正>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食物的一种装置。太阳灶不烧任何燃料,没有任何污染,可谓环保绿色。在我们这个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时代,太阳能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在太阳光比较强烈的夏天,正常使用太阳灶比蜂窝煤炉还要快,甚至和煤气灶速度一致。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个自制太阳灶的方案。方案一一、准备材料制作所需材料: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质泡沫塑料或木  相似文献   

18.
由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制的太阳灶,在今年春季广交会上展出后,引起了轰动,使许多外商啧啧称赞不已。这台“外聚焦偏轴箱式太阳灶”小巧玲珑,打开像一只珍珠贝,合起来像是一只手提箱,采光面积1平方米,反射面由箱内的几百块小镜组成。它设计合理,造型新颖,操作使用方便,热效率高,光团温度可达五百度左右,可胜任蒸、炒、煮、炸等各种炊事作业,在晴朗之日,可供3—4人炊事之用。在广交会上,它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太阳灶成功的炊事表演,使许多客商赞叹不已。不少外商认为它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十多个国家的客商,签订了合同。有的外商要求做我们的代理商。近几年来,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对这种太阳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为推动我国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发展,引导太阳能行业开拓创新,广泛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综合利用协调组于2009年4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太阳灶技术发展研讨会暨太阳灶演示推介会。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时集镇韩庄村青年农民武立进,爱搞一些小发明。他从报刊上了解到,太阳能是未来家庭最理想的能源之一。于是,从2002年起,他开始研制新式多功能太阳灶。通过无数次试验,第一台太阳灶问世了。由于数据测算错误,他制作的第一台太阳灶失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