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苜蓿产业化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关文章已发表不少,但系统的论证还不多见。本文从"产业"这个最基本的名词入手,进而探讨产业化和苜蓿产业化的含义、意义及苜蓿产业化的基本途径,为苜蓿产业化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对苜蓿产业化有所裨益。一、产业、产业化、苜蓿产业化的含义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大到部门,小到行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狭义产业通常指工业部门,本文的产业指的是广义的产业。产业是由提供相近商品或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共同构成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由此可见,产业的主体是企业集合,核心是商品或服务。产业化通常指的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讲的科研成果通过中试、试生产或试运营最后以企业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过程即所谓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仅是"产业化"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科研是落后于产业化的。按照产业生命周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黑龙江省苜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业化发展方兴未艾。总体看,黑龙江省具有发展苜蓿产业化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像粮食一样,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优质饲草料基地。1黑龙江省苜蓿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1苜蓿种植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苜蓿产业是黑龙江省农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建设内容,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必须要以苜蓿产业化发展为基础。一、推进苜蓿产业化发展,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1.苜蓿产业是草地畜牧业尤其是奶业发展的基础。持续、健康、高效的奶业与苜蓿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黑龙江省奶业已逐渐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奶牛头数增加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分析了苜蓿产业发展进程,阐释了山东发展苜蓿产业的现实需求和潜力、产业化推进中的主要瓶颈,提出了苜蓿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路径,阐明了发展苜蓿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概况,并对草产业的概念和发展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河北省苜蓿产业化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在沧州市的实地调查情况为例,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针对深层次原因的剖析,提出了改变传统思想意识、实现苜蓿产业化经营体制创新和构建苜蓿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苜蓿产业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当前苜蓿产业建设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建设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特点。1.起步快,扩张迅速由于多年来发展苜蓿产业经验的积累,国内外市场的拉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性调整及主要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共同作用,199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掀起一阵“苜蓿产业热”。西部地区的宁夏固原地区计划发展100万亩的苜蓿产业;甘肃酒泉苜蓿产业化生产建设正在进行之中;陕西陕北地区“山川秀美”工程中把苜蓿产业是列入重要建设内容;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百万亩苜蓿产业建设工程已经启动;2000年北京苜蓿种植面积达13…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 ,辽宁省紫花苜蓿生产基本处于自发生产状态 ,布局分散 ,商品率低。由于没有形成有产品、有市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 ,发展比较缓慢。但近几年来 ,辽宁省投资苜蓿产业化开发的势头日渐高涨 ,苜蓿种植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因此 ,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科技生产服务体系 ,指导苜蓿种植、管理、收割晾晒、捡拾打捆、草产品加工及饲喂的全过程 ,为苜蓿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0 0 0年以来 ,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哥伦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植 40公顷紫花苜蓿 ,现仅就三年的生产和试验工作总结如下。1 种植地区自然条件 苜蓿种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苜蓿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苜蓿 ,堪称“牧草之王” ,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种优质豆科牧草 ,并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组成比例合理、畜禽喜食、具有开发保健品的潜力等特点 ,在国内外的栽培面积不断加大。目前 ,由于国内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之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启动 ,苜蓿生产近年在国内许多地方备受关注。有关”苜蓿产业化”提法常见报端。明确有关”苜蓿产业化”的内涵和条件 ,正视苜蓿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对于指导黑龙江省苜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更好发挥其高效是很有必要的。1 苜蓿产业化的内涵“苜蓿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安明福 《草业科学》2008,25(10):147-149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发展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的必要性分析,认为该地区实现苜蓿产业化,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低耗畜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壮大自身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绿色产业。实施苜蓿产业化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提出了必须培育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健全服务体系,草畜产业联动发展,强化政府职能发展苜蓿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苜蓿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新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于长期对苜蓿生产不重视、苜蓿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机械化程度低,苜蓿栽培历史虽然悠久,但迄今苜蓿种子生产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生产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只有加快苜蓿产业化步伐,才能改变目前西北地区苜蓿种子生产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