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瘤胃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刍动物试验证明,瘤胃液含有17β-雌二醇(E2)、孕酮(P4)和睾酮(T)。E2抑制瘤胃代谢,而P4和T则提高瘤胃代谢水平。这些甾体类激素通过与瘤胃微生物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而直接影响瘤胃内代谢变化。瘤胃液中只发现甲状腺激素的T3,而未检出T4,T3可促进瘤胃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豆科牧草和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可提高瘤胃内容物的菌体蛋白、TVFA和氨氮水平。瘤胃液及唾液内发现肽类激素如胃泌素。饲料蛋白在瘤胃内降解可产生一些活性肽,如外啡肽可能起肽类激素的生理作用。半胱胺可耗竭下丘脑和肠道的生长抑素,从而提高生长激素等水平,使瘤胃内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显著加强。因此,初步认为,瘤胃代谢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但尚有若干问题有待进一步试验阐明。  相似文献   

2.
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食作用是降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重要因素。提高瘤胃内容物的稀释率可以减少原虫对细菌的吞食作用及微生物的维持能量需要,因而瘤胃水平衡对于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瘤胃内水的来源与去路及影响水平衡的因素,探讨根据瘤胃水平衡测定绵羊唾液分泌方法;(2)研究瘤胃内灌注人工唾液对瘤胃液体平衡、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瘤胃液稀释率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3)探讨在生产实际中,调控瘤胃水平衡  相似文献   

3.
进行两个试验,研究灌注人工唾液对绵(?)平衡,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用尿液嘌呤衍生物总量作为供给宿主动物微生物氮的指标。试验1内,4只绵羊每天饲喂1kg以侧短干草为基础的配合日粮,采用4×4拉丁方(?),别向瘤胃中灌注0,1.5,3和4L/d单倍浓度的人工唾液(AS)。试验2内,3(?)每天饲喂与试验1成分相同的颗粒日粮1kg,采用3×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瘤胃中灌注0,4和8L/d单倍浓度和4L/d双倍浓度的人工唾液(DAS)。试验1发现,灌注人工唾液对瘤胃液体积、瘤胃液稀释率、发酵类型及微生物氮合成没有影响试验又发现,灌注8L/d AS和4L/d DAS显著提高瘤胃液稀释率和微生物氮的今成(P<0.05):但对瘤胃液体积没有显著影响(P<0.05)。4个处理的微生物氮合(?)效率分别为8.50,11.20,13.10和13.97g/kg可消化有机物(DOM)(S.E=(?) 95)。微生物氮合成效率与瘤胃液稀释率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内环境变化规律,将新鲜采集的牛瘤胃液按比例按比例加入到人工瘤胃模拟装置中,分组发酵培养6 h、12 h、18 h和24 h后,分别测定pH及发酵产气量,并提取不同培养时长瘤胃液样本总DNA,使用Miseq2×300 bp平台对样本16S rRNA基因V3~V4、18S rRNA基因V4区扩增产物测序,进行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瘤胃pH不断下降,发酵总产气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12 h内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针对瘤胃发酵液中原核型微生物和真核型微生物类群进行的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发酵培养12 h的样本中微生物物种丰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与0 h发酵样本差异显著(P<0.05),且随培养时间延长,群落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普雷沃菌属的物种丰度最高,均毛属为瘤胃纤毛虫优势种属。值得注意的是,瘤胃液中尚存在许多未被鉴别分类,且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发酵试验研究蜜蜂肽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40±3)kg]相近的高山美利奴羊(n=4)作为瘤胃液供体。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3个处理,在每千克干物质基础上,分别添加0、0.75、1.50 mg的蜜蜂肽,每个处理7个重复。发酵24 h后,冰水终止发酵,收集产气和发酵液,测定瘤胃发酵液pH,确定蜜蜂肽对发酵液气体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部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发酵24 h,与不添加蜜蜂肽相比,添加0.75 mg蜜蜂肽能显著提高瘤胃内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甲烷产量(P<0.05),有提高瘤胃pH(P=0.080)和普雷沃氏菌数量(P=0.078)的趋势。综上所述,在体外发酵24 h条件下,蜜蜂肽对绵羊瘤胃发酵有一定影响,能够调节绵羊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7.
胆碱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玉米秸为基础日粮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法研究胆碱对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饲料降解率、瘤胃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⑴胆碱可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长 ,促进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 ,提高微生物蛋白质产量 (P 0 0 5 )。⑵胆碱对瘤胃微生物对粗饲料的降解和利用并无显著影响 (P 0 0 5 )。⑶培养 2 4小时后 ,胆碱并不能提高瘤胃液中总氮和氨态氮浓度 (P 0 0 5 )。⑷胆碱可刺激原虫生长 (P 0 0 5 )。⑸胆碱对瘤胃液pH值的影响不大(P 0 0 5 )。⑹胆碱对瘤胃液的挥发性脂肪酸及乙、丙、丁酸浓度 ,乙 /丙比例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是 :胆碱可刺激瘤胃微生物生长 ,促进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应添加胆碱 ,但添加时应考虑到动物日粮组成及动物缺乏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旨在研究湖羊饲粮中添加0、0.5%和1.0%硝酸钾对湖羊瘤胃硝态氮浓度、瘤胃发酵特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喂后0、0.5、1、1.5、2、4、6和8h通过瘤胃瘘管采集瘤胃液,测定硝酸盐(NO;)、亚硝酸盐(NOi)浓度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同时,喂后2h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指标.结果表明:1)瘤胃液NO3和NOj浓度分别在喂后1和2h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至6~8h趋近于0;2)与对照组相比,1.0%组在喂后2、6和8h的pH显著提高(P<0.05),1、1.5和2h的氨态氮浓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显著提高喂后1.5h原虫蛋白和总微生物蛋白质浓度及喂后4、8h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0.05),降低喂后0.5h、2~6h丁酸浓度(P<0.05),瘤胃发酵模式倾向于乙酸发酵;3)添加硝酸钾对湖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且未检测到血液高铁血红蛋白(<0.1%).由此可知,湖羊饲粮中添加低水平硝酸钾可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且未达到NOi中毒剂量.  相似文献   

9.
郝小静 《中国饲料》2022,1(5):19-22
本文综述了酵母培养物、半胱胺、稀土、小肽和肉桂醛5种常用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调控作用,探讨了常用瘤胃调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氨氮浓度、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瘤胃内pH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这5种常用瘤胃调控剂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瘤胃内丁酸钠灌注对山羊瘤胃发酵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青年山羊进行瘤胃丁酸钠灌注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类型的影响。6只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山羊分为试验组(n=3)和对照组(n=3),每天饲喂精料2次,并自由采食羊草。试验组每日早晨喂食1 h后开始每天按体重灌注丁酸钠(0.3 g/kg),对照组灌注等量蒸馏水,持续14 d。于灌注期的第1,5,10和14天分别于灌注前1.5 h,灌注后2 h、4 h采集瘤胃液,以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结果显示:灌注前、后,试验组瘤胃内乙酸、丙酸摩尔百分比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变化;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丁酸摩尔百分比在灌注2 h后显著上升(P<0.01),4 h后呈下降趋势,次日采食前恢复至正常生理范围。对照组与试验组pH在各采样时间点间基本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青年山羊瘤胃灌注该剂量丁酸钠不引起瘤胃发酵类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12.
Rumen Overlo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14.
本试验采用3×4两因素设计,在饲粮中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蛋白质水平和0、3%、6%和9%的过瘤胃脂肪含量,共形成12组饲粮。蛋白质水平/过瘤胃脂肪分别为:低/0(1组)、低/3%(2组)、低/6%(3组)、低/9%(4组)、中/0(5组)、中/3%(6组)、中/6%(7组)、中/9%(8组)、高/0(9组)、高/3%(10组)、高/6%(11组)、高/9%(12组)。通过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模拟人工瘤胃,对12组饲粮进行消化降解,测定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不同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无影响;第12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1),显著高于5、6、7和10组(P<0.05),8和11组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5);11组的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1),显著高于2和5组(P<0.05),3、4、10和12组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5);12组的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组(P<0.01),显著高于5和7组(P<0.05);2、3、10、11和12组总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和7组(P<0.01),显著高于5和9组(P<0.05),1、4、8组总酸浓度显著高于6和7组(P<0.05);11组乙酸/丙酸值极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1),显著高于4、6、7和9组(P<0.05),3、5和10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过瘤胃脂肪最佳添加量为中蛋白质水平下的6%。  相似文献   

15.
瘤胃持续模拟装置测定低质粗饲料发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瘤胃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喂料方式及不同粗饲料对发酵罐内pH值,氨氮(NH3-N)浓度,总氮(TN)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选用25g喂料量,分别以稻草,羊草和麦秸为被测日粮,比较52μm尼龙袋法,散放法和250μm尼龙袋法3种喂料方式对发酵罐内粗饲料发酵规律的影响。结果pH值散放法最高,24小时为7.28~7.50,250μm尼龙袋法最低,为7.05~7.15。24小时VFA浓度是散放法最低,分别为稻草组28.09mmol/L,羊草组30.04mmol/L,麦秸组27.01mmol/L,250μm尼龙袋法最高,分别为稻草组31.06mmol/L,羊草组32.27mmol/L,麦秸组30.00mmol/L。结果表明3种喂料方式中250μm尼龙袋法效果最佳,3种低质粗饲料中羊草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饲用缓释尿素对模拟瘤胃体外发酵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以日粮中添加0%、1%、1.5%、2%四个水平的缓释尿素作为试验因子,应用短期体外发酵技术,测定四种不同日粮的发酵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缓释尿素添加比例的增加,日粮快速产气部分产气量逐渐降低,而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量和理论总产气量逐渐升高,0%缓释尿素添加组的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速率显著低于2%缓释尿素添加组。试验还发现,1%的缓释尿素添加组发酵72h后底物降解率和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而甲烷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余各试验组,同时其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最高,说明日粮中1%缓释尿素添加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综合经济利益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考虑,实际生产中西杂牛日粮中缓释尿素的添加比例为日粮干物质的1%最合适。  相似文献   

17.
18.
瘤胃不同的微生物群体和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助于纤维性饲料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来源。作者主要强调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和描述瘤胃微生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