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鉴于产业化生猪养殖高污染造成的生猪扩容困难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组织体系及模式,为从产业链全程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畜循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鉴于生猪产业化养殖高污染造成的生猪扩容困难现状,创新性地提出通过组建"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生猪专业合作社,构建生猪产业集约经营与分散养殖深度分工协作、循环经营的生态化循环经营模式的组织体系及模式路径,为从产业链全程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全南县国税局用足税收政策,大力扶持生猪企业寻求经营模式转换,由单一养殖生猪、自产免税、委托出口模式向自营出口、依法退税、依法征税模式转型,促进了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今年1月至10月,该县实现生猪出口销售额1620万美元,企业享受出口退税470.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猪养殖与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生猪产业化经营体系、疫病防控与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屠宰领域、屠宰监管体系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生猪养殖与屠宰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深树 《中国猪业》2016,11(12):15-20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湖南省永州市大力推进以合作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构建了现代发展理念、现代发展模式、现代产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新路。由此,提出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要注重"四个同步",即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养殖主体和养殖机制同步创新、良种良法和先进设施同步推进、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黄健  姚焰础  邓红  刘作华 《养猪》2012,(2):65-67
本文综述了国内生猪产业价值链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产业链中生猪养殖、收购运销、屠宰加工、猪肉批发零售等环节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生猪养殖环节成本高且资金占用时间长、收益波动幅度和风险最大;生猪收购运销环节成本高但周转快、收益高;生猪屠宰加工环节投入大、周转快、规模效益明显;猪肉批发零售环节周转快、收入稳定、效益最高。因此,在生猪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调整猪肉零售批发、屠宰加工、收购运输和养殖各环节的组织模式,平衡收益率;特别是应该研究如何降低养殖环节风险,提高其资金收益率;并大力发展猪肉制品加工业以缓冲生猪养殖过剩引起的价格大幅波动,才能让生猪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猪养殖行业因技术、人才、疫情、环保政策等原因,提高了养殖门槛,一些小规模养殖户逐渐退出,而大量的养殖企业进入,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企业由于经营理念、养殖规模和企业实力不同,采取的生猪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基于目前我国生猪行业发展现状,文章选取牧原集团、温氏集团、新希望六和3种代表性养殖模式,对各种模式的发展现状、优劣势归纳总结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其他养殖企业制定生猪养殖经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几种主要模式与疫病防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模式是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建议实行生猪养殖实行经营准入制,采用联合经营,规模饲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等措施,以便对猪疫病更为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正>生猪养殖企业2014年上半年猪肉需求低迷,生猪价格在1-4月份持续4个月走低,5月份受节日需求带动出现一波回升后再次下跌。生猪养殖也经历了史上最长的深度亏损期,除了1月上旬生猪养殖小幅盈利外,之后开始长达半年之久的全行业亏损,上半年的平均亏损幅度超过200元/头;而2013年同期生猪养殖基本盈亏平衡。因此,2014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业的主要上市公司全部亏损经营,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宁县按照打造甘肃省生猪产业强县的目标,积极落实组织、服务、风险、资金四项保障机制,采取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扩大养殖基地、打造加工集散平台、加强疫病防控、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实现了全县生猪养殖总量不断增加、养殖水平持续提升、养殖效益显著增加的产业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猪养殖模式也从传统小农个体化养殖为主逐渐变成规模化养殖为主。小箐镇2019年以来,新增规模养殖场7个,其中村集体经营5个,企业经营2个。年新增育肥猪出栏10000头,年新增仔猪生产25000头。基于此,传统疾病防控方法及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养殖场的要求。生猪规模养殖过程中应建立健全主动型疫病防控体系,合理防控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结构亟需升级转型。通过对养殖方式、环境资源利用、疾病综合防控等多个方面的有效革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生猪生态养殖模式更加科学环保。推广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不但能够转变过去高污染、高消耗的生猪养殖模式,而且能保证生产出来的猪肉制品更加安全。笔者介绍了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希望能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猪养殖模式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生猪产业作为南康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饲养方式已发生了转变,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分散饲养方式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经营为主体的生产模式。这种转变充分体现了规模养殖模式的诸多优点,如生猪生产整体  相似文献   

14.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3,(5):142-143
1组织召开多场技术培训会2013年5月8日,应陆良县三岔河镇舟东村委会的邀请,云南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陆良区域推广站到舟东村委会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当地生猪养殖户共57人参加了培训。在培训会上,陆良区域推广站站长卢建福高级畜牧师就母猪饲养管理、仔猪保育、猪人工授精技术等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并耐心回答了各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免费发放了《生猪养殖技术手册》  相似文献   

15.
生猪集约化养殖的高污染,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适应养猪业集约与分散协同的农畜结合生态循环经营机制,使养猪业发展走上循环经济道路,对解决当前集约化养猪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生猪生产及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安全的绿色产品,改善人们的生活意义重大,是实现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1构建能够实现集约与分散协同的三级闭环养猪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生猪、肉鸡规模化养殖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重大举措,要以规模养殖场建设为突破,推进生猪、肉鸡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生猪、肉鸡基地建设要与扶贫开发工作和农牧业项目相结合,与调整畜种结构、转变饲养方式、促进生态保护相结合,与龙头企业建设相结合;要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自建基地、养殖大户联建基地和农户牲畜寄养、托养等形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提高生猪、肉鸡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育生猪、肉鸡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同步规划。还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企业与养殖户的对接工作,加强生猪、肉鸡养殖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疫病防控服务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检疫监测体系.加强对生猪、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专项考评工作,加强宣传动员,共同推动生猪、肉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某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主体,集饲料生产、生猪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名贵花卉苗木种植等于一体。利用水肥灌溉,形成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全面实现科学养殖、有效减排、综合治污、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绿色生产模式,实现养殖基地污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博莱集团成立的九江博莱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之后,随即100万头生猪屠宰线在2009年开始运作,为了鼓励养猪户扩大及新增养殖,配合政府鼓励加大养猪规模,由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养猪致富、减低农民养殖风险、提升农民养殖收入,博莱集团开始实施生猪产业一体化工程,发展1050工程养殖模式。现今的生猪产业模式非常多,例如温氏、雏鹰、艾格菲、正邦等集团公司都做的比较成功,那么,博莱集团与他们有何不同之处,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通过日臻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快速发展的规模养殖及产业化建设和大力提升的养殖水平及服务能力,使生猪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生猪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北流市高度重视开展生态养殖和生猪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以养殖设施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养殖健康的现代生态养殖业生产体系,促进了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1北流市生猪养殖污染基本情况北流市是一个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养殖大县,2015年全市能繁母猪存栏9.68万头,年生仔猪186.10万头,生猪出栏81.01万头。全市有存栏生猪100头以下的生猪小散养殖户15 537户,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