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与损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哈尔滨地区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突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的648头奶牛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23.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53.7%。经济损失分析显示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为17.1万元,表明乳房炎仍然是危害奶牛健康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在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急性型乳房炎特征是乳房红、肿、热、硬、痛,乳汁显著异常,奶量减少,体…  相似文献   

3.
绵阳市奶牛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临床调查、BMT法和苛性钠法对绵阳市6个不同规模奶牛场的乳房炎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11.67%(平均发病率为6.08%),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为41.67%~86.40%(平均感染率为55.00%)。用SPSS统计软件对奶牛乳房炎各乳区之间的相关性及BMT和苛性钠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各乳区之间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炎的发生与乳区之间无明显相关性;BMT和NaOH两种方法对乳房炎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并选用了CMT(加州乳房炎)法对316头泌乳奶牛的1264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头数为89头,奶牛阳性率为28.2%,患病乳区246个,乳区阳性率为19.5%。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腺炎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奶牛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化地追求奶牛的高产、稳产、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通过对奶牛乳房炎的调查了解,可以认识奶牛的乳房炎对奶牛业的危害,并可指导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环境控制,使奶牛的生产效益最大地得到发挥。据统计[1]97%的乳房炎属于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1]。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奶品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调查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项研究是在对23省、市、自治区,30个城市40所大中型奶牛场所作的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奶样3006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探讨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结果分得细菌和霉菌共24种3650株,其中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12种206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2.52%。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并建立了dBASEⅢ“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研究资料数据库检索系统”,制定了“奶牛乳房炎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数据,并为乳汁的病原菌监测提出可靠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是世界上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据调查表明:美国30%~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约为46.6~85.7%,导致产奶量下降,增加养殖奶牛的成本,因此,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次试验采用体细胞计数法,4 %苛性钠法,CMT法对北京地区 4个奶牛场的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的检测。结果表明奶年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 4 7 2 2 %,临床型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 4 86%,乳区阳性率为 4 4 4 4 %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呼市伟嘉公司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防治工作进行初步调查,并参与了该牛场对乳房炎的防治工作.该牛场有泌乳奶牛200头,用加州乳房炎试验(CMT)进行检查,阳性者为97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8.5%,通过在饲料中拌入“乳炎散”治疗隐性乳房炎,每头1d 300g,连用9d,情况大为好转,治愈率为80%.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对广州市国营新洲奶牛场泌乳牛群(试验牛总数为512头)进行为期18个月的乳房炎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率(按临床发病例数统计)由35.28%(1991年10月至1992年9月)降至27.89%(1992年10月至1993年9月);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病率由37.42%(1992年4月至9月,试验前)降至29.34%(1992年10月至1993年7月,试验期);头日  相似文献   

12.
对3500余头的奶牛养殖园区的泌乳牛,用蓝环清按50g/天/头的剂量,连续全群拌料投喂22个月,用药期间每月用LMT法定期检查隐性乳房炎1次。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控制在11.37~0.07%之间,试验期内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平均为19.80%(7815/39475)。说明全群添加蓝环清可有效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治疗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亚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用抗生素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致使耐药菌株产生,乳中的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我们在调查乳房炎发病情况的同时,根据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和乳房炎的发病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中药复方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在奶牛中是一种多发病 ,严重影响牛奶质量。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极其复杂的疾病 ,尽管经多年的研究 ,但仍然是奶牛养殖中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畜群调查表明 ,美国 30 %~ 70 %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孙福先 (1996 )、单志贵等 (1996 )、萧乾庆等(1997)和杨章平等 (1998)报道每头隐性乳房炎乳区的头阳性率分别为 85 .7%、81.3%、5 1.3%、5 4.1%和 4 6 .4 % ;单志贵等 (1996 )、萧乾庆等 (1997)和杨章平等 (1998)报道每头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 9 %、31.9%和 2 8 0 % [1] 。李国江等 (1998)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临床经验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病症、治疗方法和体会,以期对奶牛养殖场(户)防止乳房炎给予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石祖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179-180,186
运用体细胞数(scc)法测定隐性乳房炎和对乳房性状的线性分评定,分析隐性乳房炎与乳房线形性状的相关性,通过对隐性乳房炎有抵抗作用的乳房性状并加以选择,探讨通过改进乳房线性性状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患病牛的产乳量(据统计可下降10%~15%),造成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延长产后发情时间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乳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乳量和乳品质量,还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各地分别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壮大,乳房炎、蹄病和奶牛寄生虫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常发疾病了。为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降低奶牛的淘汰率,使奶牛业早日走上一条良好的发展之路,积极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快速诊断技术(BMT)的应用与推广工作。BMT的优点是直接测定乳汁中体细胞数,方法简易,效果准确,可在牛旁进行。通过5个月的应用,阳性百分比由8月的4.9%下降到1.9%,强阳性百分比由8月的5.9%下降到1.3%;通过2008、2009年同期(10月)比较,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由同期6.2%下降到4.3%,降低了1.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证实了该项技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奶牛小区舍内细菌数量与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个奶牛小区的泌乳奶牛舍空气中细菌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奶牛小区细菌菌落总数不同,3号小区>2号小区>1号小区;运动场低于舍内.从空气样本中分离到15种细菌117个菌株,1号小区26株,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占46.15%(12/26);2号小区37株,3号小区54株,主要以肠杆菌为主,分别占62.16%(23/37)和61.11%(33/54).从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检测到8种细菌24个菌株,1号小区葡萄球菌占57.14%(4/7);2号小区肠杆菌占50%(4/8);3号小区肠杆菌占44.44%(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