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形成"全业务""一站式"服务模式。因此,构建一种安全稳定、智能化、高效率、多功能的电力综合业务型移动作业终端应用尤为重要,以融合各种电力营销服务业务,全面支撑基层团队现场作业。1电力营销服务现状分析以往电力营销服务的局限性在于计量采集的基层作业人员在进行不同专业的现场作业时,需携带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无线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为电力营销移动作业提供了成熟的设备技术准备。而现有电力营销现场作业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管控方式和技术手段支撑,在现场作业资料完整性、现场作业质量管控、现场作业工作效率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与营销业务标准化作业、精益化管控的工作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电力营销移动作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原有营销现场作业工作效率低、工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当前电力营销现场作业具有直接面向客户的特点,涵盖现场业扩勘察、现场采集计量、现场用电检查、现场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其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供电企业的评价。然而目前的电力营销现场缺乏有效措施以及技术手段对现场作业质量、现场资料完整性以及现场作业效率进行管控,导致供电服务质量与用户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电力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移动作业终端来提升营  相似文献   

4.
023年8月3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事业部赴国网榆中县供电公司城关供电所开展营销数字化“下基层、进班组、解难题、促提升”专项活动,深入了解一线人员在营销系统、数字化工具应用中的问题和需求,进一步畅通基层班组问题反馈渠道,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演示的模式,共收集系统应用问题12项、需求3项,现场解答7项,制定措施跟踪解决8项。据悉,今年6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事业部启动该专项活动,旨在解决营销数字化专业下沉不足,与专业工作贴合不紧密,基层数字化需求得不到快速响应及营销数字化专业人才梯队不健全等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2021年10月15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供电所业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在全省全部537个供电所上线运行。该平台融合了生产、营销、后勤、物资、人资等业务的多个系统,实现在供电所层面的"一键登录、全景应用"。该公司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聚合并重构供电所传统业务,打通营销、配电、运检等专业数据壁垒,构建了供电所业务管理一体化平台,集成了营销、人资、物资、安监、设备管理等传统业务系统,形成“统一工单池”,实现了绩效、考勤、值班、食堂、培训等所务管理智慧化,线上和线下业务报装、交费自动化,表计、终端、台区、线损现场运维移动化,现场补抄、智能缴费、远程停电等客户服务数字化,能效服务、市场拓展精细化,现场作业移动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5G移动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采用内外网络相结合的方式,管控电力营销作业现场不规范和现场人员安全,很大程度地减轻了营销现场作业过程中监护人的负担,真正实现了营销现场作业无纸化。但实践证明,引入平台后,工作现场的三种人签字未得到实质性简化,签字错误问题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一不规范现象,在电力营销现场作业平台应用过程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实践表明,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使三种人签字不规范工单量大为降低,签字不规范占比从35%下降到15%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员签字不规范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销现场作业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SG 186营销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推出的具备八大应用业务和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的信息集成平台,是实现营销统一管理的新平台.2011年该系统在陕西省临潼供电分局农电管理工作和供电所标准化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缩短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时空距离,具有供电业务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特点,有效解决了电力营销服务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了作业流程化、管理标准化、办公网络化.  相似文献   

8.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用电营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电力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加强市场诸因素控制与管理、通过提高电能效率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用电营销工作是供电企业在一定的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制定的有关营销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对用电市场管理与服务,主要包括用电市场的细分和营销管理方式组合两部分内容。所谓用电市场细分就是按客户群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其划分,以加强用电市场的规范有序管理,分析和开拓市场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所谓用电营销方式组合就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类的目标市场情况和特点,制定差…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力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变革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东 《农电管理》2003,(11):25-26
在步入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加入WTO的今天,面对日趋成熟的电力市场和越来越高的用户需求,供电企业已不仅是营销电力的企业,同时也是营销服务的企业。如何重视和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的研究和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供电企业具有市场垄断和电力客户不可选择等商品特性,使得电力企业存在着以生产电能为导向的滞后电力营销观念,形成了电力营销滞后于客户需求的矛盾,影响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在陈述电力营销及电力商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力营销现状,并提出适应新形势的电力营销管理建议,以有效地促进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电力市场营销是供电企业的中心职能。随着现代科学与管理技术的新发展及电力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传统营销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供电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供电企业市场营销、供电服务方法和手段应与时俱进,根据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科学与管理技术,逐步实现"绿色化"营销发展战略和创新营销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北京市大兴供电公司在电力营销的业务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核算控制模式,通过第三级营销组织机构的构建,强化电力营销的计划、控制和考核,增强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而实现公司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河北省霸州供电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兴企,着力构建智能型电网,以提高生产管理自动化、实用化、现代化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应用。该公司充分运用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GPRS移动数据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MIS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先进科技,进一步打造"数字化营销管理系统",保证对电力客户的优质服务,提升服务品牌;在95598电力服务平台上开发使用了  相似文献   

14.
肖群艳 《湖南农机》2012,(5):143-144
文章根据电力营销工作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电力营销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探讨完善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其自身的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产、供、销于一体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新形势下供电企业的营销思想、营销策略、营销组织、营销措施都有别于其它商品。县级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率等方面的产品营销;二是营业抄、核、收、安装接电、安全监察等方面的服务营销。由于两类营销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同等重要,所以一旦客户对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和产品质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不满意,都将会影响到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洪玫 《农电管理》2004,(3):24-25
为客户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是电力营销工作追求的目标,创建高效、快捷、方便的电力营销体系为实现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4月份,我公司对营销体制和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打破了原有的机构设置,在原有用电科、用电管理所、郊区供电所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将管理、生产、服务等职能为一体,通过一  相似文献   

17.
正要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重点是推进供电所营销管理水平提升,推行台区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台区经理制,提高营销末端现场作业效率、服务响应能力及综合服务水平,确保满足农村用电服务的需求。1推进营配末端融合  相似文献   

18.
邵欣 《农电管理》2006,(5):44-4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电力企业来说,如何充分体现电力“先行”的职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升电力营销服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打破垄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和谐的供用电氛围,是供电企业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传统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电力营销已然成为转型的重要战场之一。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正大力推进营销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当前,数字化对电力营销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来优化电力需求和供应。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数字化可以预测电力需求的变化,从而帮助电力公司更有效地调配资源,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电力营销市场步入了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实现用户需求为目标的新电力时代。电力营销的不断创新进一步刺激了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营销各个方面的应用,有助于全面实现营销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强有力地保证电费收缴任务。文章重点研究了远程费控推广与应用对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营销工作的影响,希望能提升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