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驱虫兽药丙硫苯咪唑片含量的测定,《中国兽药典》(1990年出版)规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法,可完全以5%乙酸溶液替代前述方法中的分析纯乙醇,能明显降低测试费用,本文法平均回收率为99.84%,变异系数为0.08%。  相似文献   

2.
李杨  朱安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F0003-F000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兽药杂志》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兽药杂志》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畜牧与动物医学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72.48%,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畜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筛选出敏感兽药,减少盲目用药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临床兽医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药物临床治疗剂量为基础,制备含药的药敏培养基,研发直接肉汤药敏试验方法。经6个试验组的试验证明,以直接肉汤药敏试验方法筛选的敏感兽药与临床疗效高度相符,待检样品中细菌分别对试验猪场常用兽药有一定耐药性;药敏试验前后防治效果的差异极其显著;直接肉汤药敏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高,准确率>97%。直接肉汤药敏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可定量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筛选并合理使用敏感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实验兽药总厂承担的“新兽药沙大净新剂型系列产品中试”项目,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采用多指标技术筛选药物和配方,首次将28味中药复方用特殊方法提取而成沙大净新剂型。该药对畜禽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的预防保护率和治愈率分别高达96%以上和92%~97%,较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平均高8%以上。  相似文献   

5.
规范养殖场兽药的使用,对于确保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养殖场常用兽药的特征及使用方法,分析了兽药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系,并提出了兽药的规范使用方法,以期为营造绿色健康的养殖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因此检测并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展开了探讨和分析,为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兽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防治、治病的安全和有效。为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养殖户对兽药的鉴别能力,把好兽药质量关,确保畜禽的用药安全,现将兽药外观质量检查方法介绍如下。1、外观识别检查(1)检查兽药生产企业是否经过批准。生产兽药的企业必须取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山东省兽药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全省兽药产业总产值28.6亿元,比2004年增长10.8%,占全国1/7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兽药生产大省的地位,兽药产业已成为山东省畜牧经济中重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6,(9):23-23
农业部通报了2006年第一季度兽药质量抽检情况——合格率74.9%。其中.生产环节抽检264批,合格率94.7%;经营环节抽检1533批,合格率69.0%:使用环节抽检104批.合格率86.15%;水产用兽药抽检15批,合格率73.3%。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越来越关注,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对人们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食品基质中多种兽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分析了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分析检测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不同食品基质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为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5个奶牛小区中的近444头奶牛分别运用悬滴法、直接涂片法、染色法进行了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悬滴法和直接涂片法的感染率为68.2% ̄78.6%,姬姆萨染色法为54.5% ̄64.7%、吖啶橙染色法为31.8% ̄50.8%,悬滴法和直接涂片法的阳性率较高,染色法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建议临床诊断应尽量采用染色法,并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关白附粗多糖.方法经反复冻融、酶法与Sevag法联合脱蛋白后测定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多糖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测定结果: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达4.6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2%,RSD=1.96%.结论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苹果中毒死蜱农药残留的GC-NPD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建立了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简捷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乙腈代替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液杂质较少;在玻璃衬管内填入石英玻璃棉用于样品净化,用该方法测定的毒死蜱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2.55%~101.67%,变异系数为1.75%~10.20%,最小检出限为96.6 pg,最小检出浓度为19.3μg/kg,说明该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完全可以满足苹果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用该方法测定了施用过毒死蜱果园富士和嘎拉苹果的农药残留,结果与传统方法相符。  相似文献   

14.
单位面积麦穗数是小麦产量预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出麦穗的个数是测产的关键.本文提出改进G分量法,对图像上麦穗像素点的绿色分量值进行增强,然后灰度—二值化处理,使麦穗从背景中分隔开,并与普通分量法、最大值法和加权平均法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了比较.随机选取50幅麦穗图像样本,分别使用上述几种方法处理,改进分量法比其他3种方法耗时分别降低了51.29%、70.68%和61.01%,同时后续的中值滤波用时也至少降低了11.45%.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分量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无蜡粉遗传标记杂交组合对混播制种效应进行了研究。2002、2003、2004和2007共4个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制种比行播制种产量年度平均高18.7%,杂种率高5.1%,纯杂种产量高20.1%。混播制种的增效主要得益于父本植株在田间均衡的分布和良好的个体发育。混播制种法在油菜遗传标记杂种、抗除草剂杂种、掺合杂种等方向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蔬菜与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测定蔬菜和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代森锰锌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条件下被氯化锡-盐酸溶液酸解生成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经异辛烷收集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并通过测定蔬菜和水果4种不同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代森锰锌在0.1 ~ 2.5 mg/kg添加水平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代森锰锌在蔬菜和水果4种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为74.80% ~ 1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5% ~ 19.1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蔬菜和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动物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从6种常见污染细胞的支原体16sRNA中选择2段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作为引物,用PCR和DNA荧光染色法来检测实验室中25种动物细胞株。[结果]用DNA荧光染色法检测实验室中25种动物细胞株阳性率为24%,可疑阳性为16%;而用PCR法检测阳性率为36%。[结论]PCR法较DNA荧光染色法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将2种方法结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点云中基于栅格化的冠层高度模型(CHM)所导致的原始点云数据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高斯模型聚类的单木信息提取方法。采用形态学开运算和高斯平滑方法形成高斯冠层最大模型(GCMM)能减少无关局部最大值对单木分割的影响,利用局部最大值法初步探测树冠顶点,通过最速下降法建立混合高斯模型得到树木位置和冠幅。利用聚类分析划分临近点云归属,进而实现单木参数准确提取,并提取单木最高点为树高。将点云分割方法应用于美国蓝岭地区6块圆形针叶林样地(r=30 m)。结果表明:单木分割F为0.89,正确分割单木树高提取精度95%,冠幅提取精度91%。结合实测数据对提取到的树高和冠幅进行相关性分析,树高R2=0.92,平均误差为-0.83 m;冠幅R2=0.84,平均误差为-0.42 m。相比于分水岭算法,高斯模型聚类方法F提高了11.2%,正确分割单木树高及冠幅提取精度提高了5.5%、5.8%,树高R2提高0.08,平均误差减少0.58 m;冠幅R2提高0.11,平均误差减少0.63 m。  相似文献   

19.
刺果甘草多倍体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良琼脂涂抹法(0 2%浓度的秋水仙碱与0 1%的琼脂混合成半固体)和直接滴渗法处理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幼苗顶芽进行多倍体诱变,并比较不同方法和不同处理时间的变异率,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多倍体诱变方法。结果表明:用改良琼脂涂抹法处理2天效果最好,变异率达55%。所以,改良琼脂涂抹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多倍体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各组分中多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含量。[方法]用正交试验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然后采用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和考马斯亮兰法分别测定天麻多糖及其各组分中总糖、糖醛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2C3,即: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 h,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13.15%。天麻多糖及其各组分中糖含量分别为65.8%、84.6%和87.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0.28%和2.7%,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9.7%、26.3%和3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为天麻多糖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