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生态农业属性的需要,建立了生态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对生态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设计思想、内容构成、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蚕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属于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目的的决策支持系统。本文主要探讨蚕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构建方法,它包含了蚕业生产方面数据库的设计,包含了构建在此基础上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知识库的功能特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对白庄小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VisualBasic6.0语言编制和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并制定了白庄小流域的治理规划。根据治理开发规划,在太行山石灰岩山区建立了"顶梁截蓄、沟坡拦蓄、坡脚存蓄、蓄满疏排","三蓄一排"的完整的工程防护体系;围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这一目标,开展了优化种植、果林生态、品种嫁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白庄村畜牧业现状及内部生态系统循环机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找到了畜牧业发展的症结。决定流域内发展牲畜数量的2个因素:一是市场需要;二是流域内部植物的饲料转化量。针对太行山石灰岩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小流域在不同发展时期畜牧养殖业"以饲料量定牲畜,以市场定发展"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业生态学定义和我国生态农业内涵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类型分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和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确定的指导意义,认为农业生态学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分析和回顾了井灌区、渠灌区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利用水库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指出了各类型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灌区用水的实际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后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河南省固始县生态农业的现状、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基地建设、示范小区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建立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生态农业复合系统是实现固始县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农业生态学定义和我国生态农业内涵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学对农业建设类型分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和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确定的指导意义,认为农业生态学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括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概念,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程序和原则。从平面、立体、时间序列、食物链、加工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农业建设技术、内涵,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概念逐步明确,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善。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新时代的高度,论证了新世纪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阐明了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经营方式与产业形式,即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必须做到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与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同时并举与协调发展;构建制度、技术、生态三类创新有机统一的中国生态农业持续发展运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生态化、知识化与可持续化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我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并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途径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我国第2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启动,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土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生态农业土地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建立了可供不同层次生态农业区选用的参考指标库。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用的4个指标组19个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最后确定11个指标组成生态农业县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阐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以及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常规农业产业化的区别。探讨了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对策、宏观调控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建设的系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农业本身的性质以及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运用系统方法。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工程是由目的工程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开发子系统组成的。生态农业建设要经历规划、设计、系统研制、子系统开发、全系统组装、运行和更新七个阶段。要按照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辨证程序,运用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中涉及到的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德惠市生态农业建设与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吉林省德惠市5年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化生产模式,在分析其经济、生态和 社会效益的同时,进行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并提出了县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昌图县高产农田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辽宁省昌图县以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建立了以玉米为中心的高产农田农林牧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初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于北方平原丘陵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对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该研究结合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生态农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选择了17个指标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均权法确定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宝鸡市2个典型沼气生态农业模式(陇县“沼气池—厕所—畜舍—菜(果、粮)”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和千阳县“桑—蚕—双孢蘑菇—畜舍—沼气池”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