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磷脂酶A1为催化剂,探讨了酶催化大豆油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8℃、反应时间180min、pH值4.8、加酶量30mg/kg、加水量2.0%和搅拌速度120r/min,可使大豆油含磷量降到5.4mg/kg。  相似文献   

2.
为更准确地反映磷脂酶在催化大豆油脱胶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将磷脂酶催化底物所产生的电子转移过程转换为电流输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固定化磷脂酶作为生物元件,采集58℃下磷脂酶催化大豆油脱胶试验反应过程的电流变化,4h后测定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3.69mg/kg,脱胶效果较好,验证了电流变化过程与催化反应过程的吻合程度。证明通过检测反应过程的电流变化可判断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程度,为实现计算机连续在线检测控制反应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现有的脱胶技术,采用一种自制可拆卸的脱胶膜反应器,进行脱胶试验。该方法是在实验室小试基础上进行试验,通过搅拌桨对油脂进行搅拌,使其与磷脂酶膜进行充分的接触,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胶的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进行试验,并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4h、脱胶温度40℃、搅拌速度45r/min、固定酶量25mg/kg、加水量2mL/100g油和pH值5.0,该设备与传统的酶法脱胶工艺相比,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高效水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的小分子还原糖,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纤维素酶为水溶性制剂,在酶水解反应体系中与产物混合,一方面降低产物的纯度,另一方面造成纤维素酶的损失。为此,采用海藻酸钠-聚乙二醇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固定化酶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5%(w/w),酶浓度为5 mg·m L-1,海藻酸钠∶戊二醛为1∶0.3(w∶w)、海藻酸钠∶聚乙二醇为1∶1.5(v∶v),固定温度和固定时间分别为50℃和2.5 h。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70℃和5.0,米氏常数较游离酶增加1倍,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较游离酶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露  田华  段愿  佘隽  陈涛  何东平 《农业机械》2013,(11):42-46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磷脂酶C,用卵黄琼脂法和NPPC法对PLC的活性进行检测,测得PLC粗酶酶活为337U/mg。PLC用于菜籽油脱胶的试验,其结果:加酶量为0.05%、温度60℃、pH值7和时间220min,脱胶油脂的最低磷残留量为4.3mg/kg。  相似文献   

6.
利用固定化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对酸法大豆浓缩蛋白(SPC)进行改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改性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固定化MTG添加量3.84U/g、反应温度49.57℃,pH值6.03、反应时间2.04 h时,响应面优化后的SPC凝胶性为7.33 kcp,比未改性时提高27.26%.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的固定化工艺。分别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量对酶的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氯化钙浓度为3.0%、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液体积之比为1∶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0%和固定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酶的回收率为23.6%  相似文献   

8.
张海生 《农业机械》2012,(6):113-115
本试验针对菠萝汁的澄清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得到固定化果胶酶,并应用到菠萝汁的澄清工艺中。固定化果胶酶澄清菠萝汁的工艺条件:固定化酶用量为30g/L(果汁)、pH值为3.5、最佳澄清温度30℃和时间为1.5h。结果表明:固定化果胶酶处理菠萝汁的澄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脂肪酶水解大豆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以水解温度、pH值和酶添加量为试验因子,以水解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39℃、pH值10.00和酶添加量0.010mg/g。水解率的模型预测值为75.78%,实际得到的水解率为75.91%。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湿法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DS)。研究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时间、体系pH值及DDSA添加量对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35%、反应温度40℃、pH值9.0、反应时间6 h及DDSA用量7.5%的条件下,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最高、达0.029 700。  相似文献   

11.
磁化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本试验是对这种磁化水用于大豆油脱胶工序的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磁化水添加量为油质量8%、脱胶时间30min、脱胶温度75℃和搅拌速度70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含量为16.9mg/kg。同时,采用磁化水脱胶比普通水脱胶可提高中性油含量,脱胶油精炼率可提高0.65%~0.70%。  相似文献   

12.
无色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生产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蔗糖酶酶解法和脱色脱酸树脂进行了无色脱酸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工艺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汁中蔗糖酶酶解条件、脱色条件及脱酸条件.结果表明:苹果汁中蔗糖的较佳酶解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120 g/L,酶质量比为7mg/kg,pH值为4.5,温度为5512;XDA-5脱色树脂的较佳脱色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200 g/L、pH值为3.5、温度为50℃、流速为150 mL/h;D380树脂在温度25℃、苹果汁浓度300 g/L、流速180mL/h时吸附分离果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苏俊烽  程建军 《农业工程》2010,(12):367-372
为了提高可降解性玉米淀粉膜的力学性能,并获得玉米挤压淀粉酶法改性制膜的最适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普鲁兰酶为酶制剂来改善玉米挤压淀粉膜,以酶作用温度、pH值、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及玉米挤压淀粉浓度为试验因子,膜的抗拉强度为响应值,采用中心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酶改性挤压淀粉膜抗拉强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玉米挤压淀粉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pH值>酶作用温度;最佳酶解制膜工艺条件为:酶作用温度46.57℃,pH值4.44,酶添加量6.63 u/g,酶解时间9.31 h,玉米挤压淀粉浓度7.00%,在此条件下,膜抗拉强度的预测值为24.3654 MPa,验证试验所得膜抗拉强度为24.2539 MPa,比未改性膜的抗拉强度提高了338.01%。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膜的抗拉强度与酶解挤压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3。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5个单因素对芡实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芡实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p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在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2 h,pH值5.0,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49 ℃的优化条件下,芡实蛋白平均提取率达80.38%。   相似文献   

15.
李丹娜  赵扬 《农业机械》2012,(18):87-90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相、微波复合法生产纯胶(SSOS)。在湿式酯化反应中,分别以反应时间(A)、反应温度(B)、反应pH值(C)和淀粉乳浓度(D)单因素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总结出影响反应因素从大到小的依次为反应pH值、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总结出最优生产条件为: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35℃、反应pH值8.5和淀粉乳质量分数为35。用该工艺进行中试试验进行验证,所生产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为0.0211。用微波进行复合处理,确定加热时间为3.5min,加热功率应该在400W,所生产的纯胶(SSOS)取代度为0.0223,取代度提高了0.0021。  相似文献   

16.
研究纤维素酶降解壳聚糖生产壳寡糖的工艺条件,对影响壳聚糖降解的因素进行探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反应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壳聚糖降解的主次膨序分别为反应时间〉纤维素酶和壳聚糖比例〉温度〉pH值: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40℃纤维索酶:壳聚糖=1:6,pH值5.0,反应时间8h。壳寡糖的得率为96.5%。  相似文献   

17.
果胶酶提取南瓜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瓜淀粉的提取工艺。以淀粉提取率为指标,探讨果胶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南瓜淀粉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南瓜淀粉的最适宜制备工艺条件:果胶酶添加量为1200U/g、pH值为7.0、酶解温度为40℃和酶解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淀粉的提取率为64.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确定了碱性蛋白酶水解牦牛乳酪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条件,通过体外消化试验检测了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为温度50℃和最适pH值7.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2%、温度55℃、pH值7.5和反应时间2h,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高,清除DPPH能力为55.75%。经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体外消化试验,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减弱,其中胰蛋白酶对抗氧化活性影响最大,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消化1h后,水解产物清除DPPH能力降为30.36%。  相似文献   

19.
以海藻酸钠为酵母固定化载体,进行山茱萸果酒固定化连续发酵的工艺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酵母固定化条件,在最佳载体固定化条件下,筛选最优连续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感官评价对比连续发酵与传统发酵的差异。结果表明,固定化最适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氯化钙浓度3%以及固定化时间2 h,连续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3 ℃,填充率30%和稀释率0.01/h。对比传统发酵,连续发酵对山茱萸果酒的品质和风味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总黄酮物质含量为指标,对荞麦全粉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pH值、糖化温度、糖化时间和酶添加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荞麦糖化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为:pH值4.6、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2.0h及酶添加量为α-淀粉酶50U/g和糖化酶250U/g。在此工艺条件下,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为16.28%,总黄酮物质含量为0.02571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