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展油菜行间覆盖稻草还田化肥施用减量的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洋川大坝上油菜田块中,将前作稻草覆盖行间还田,比未还田的要显著增产,而且在有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农户常规化肥施用量可以减少一些,最多可减量10%。  相似文献   

2.
对比试验结果2002年早造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21.2公斤,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14.4公斤.常规翻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488.3公斤,稻草还田免耕分别比稻草不还田免耕和常规翻耕亩增产稻谷32.9公斤和6.8公斤,增长6.74%和1.32%.观察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具有生根快,根系发达,分蘖早、茎杆粗壮,抗倒伏和成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雨养山药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稻草覆盖与化肥减量对山药生长、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还田既能明显降低高温时段(14:00)0~5 cm表土层的温度(平均降低1.5~2.4℃),又能明显提高高温干旱期0~5 cm表土层的水分保持能力(平均提高1.2~3.4个百分点),在稻草覆盖还田量相同条件下,化肥减量15%对0~5 cm表土层温度和湿度影响均不明显。由于稻草覆盖的降温保墒效应,山药成熟期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提高,分别增产1 070~3 490 kg/hm2和450~1 780 kg/hm2,而在稻草覆盖还田量相同条件下,化肥减量15%则相反,分别减产1 420~3 615 kg/hm2和550~1 368 kg/hm2。就土壤降温保墒和山药增产效应而言,可选择稻草覆盖量为4 000~6 000 kg/hm2条件下化肥减量15%。  相似文献   

4.
稻草腐熟还田种油菜化肥减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是稳定、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地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讨稻草腐熟还田下,可减少油菜化肥施用量的数量,在湄潭县稻、油主产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腐熟稻草在当季作物油菜种植期的肥效是很有限的,必须配合施用一定配方的化肥,否则油菜产量大幅减少;而试验所采用的农业部门推荐本区域优化施肥配方(纯N、P_2O_5、K_2O分别为11.96、5.12、10.8 kg/亩)可以适当减量,从油菜经济性状、实收产量、纯收入统计综合来看,推荐以减量10%为宜,即纯N、P_2O_5、K_2O分别减到10.76、4.61、9.72 kg/亩。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华南稻区稻草还田技术,为稻草还田(快速)腐熟替代部分氮肥,科学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稻草还田条件下设不同腐熟剂用量和氮肥减量组合观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稻草还田配施模式平均减氮20%(17%~33%)的情况下,平均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模式,品种间存在差异,‘华航48’以氮肥减量1/6和30 kg/hm2腐熟剂、60 kg/hm2腐熟剂处理的产量均略高于对照,‘广8优金占’以不加腐熟剂和氮肥减量1/6、60 kg/hm2腐熟剂和氮肥减量1/3处理的产量最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华航48’的稻草还田模式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平均提高了60.2%和35.4%。【结论】选择水稻品种‘华航48’,加速腐熟稻草还田替代减量化肥是可行的,是一条化肥减量和水稻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铜仁市碧江区马铃薯大面积生产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8年度在碧江区进行了稻草666.7公斤/亩、1000公斤/亩、1300公斤/亩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稻草不同覆盖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产量影响极显著。其中,以覆盖稻草1000公斤/亩的效果最好,费乌瑞它的产量达1763.4公斤/亩。  相似文献   

7.
2006年选择湘南红壤地区稻田植烟土壤,采用稻草还田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表明:前茬作物烤烟,采取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对促进烤烟植株生长有良好的效果.且稻草还田翻埋的效果明显优于稻草覆盖.烟叶平均产量:稻草还田翻埋区、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2550kg/hm2 、2469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5.8%、2.5%.烟叶平均产值:稻草还田翻埋区为30746元/hm2,比对照增加11.5%;稻草覆盖区为29806元/hm2,比对照增加8.1%.后茬作物晚稻平均谷粒产量: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4889kg/hm2、3667kg/hm2,比对照增产83.3%、45.8%,差异极显著;前者比稻草覆盖处理产量高38.0%,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永定县年均种植水稻30万亩(其中:早稻829万亩、中稻441万亩、一季晚稻929万亩、双季晚稻801万亩),"六月红"早熟芋3万亩,烤烟47万亩左右。稻草资源丰富,水稻机收面积逐年扩大,广大农户有稻草还田的传统习惯。稻草是十分宝贵的农业资源,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每百公斤稻草腐熟还田相当于亩施尿素17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36公斤)和多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三年作物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了麦草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麦草全量还田对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的效应;麦、稻草持续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及作物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1麦草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促进水稻后期健壮生长及分蘖成穗,平均单产比不还田处理要增13%以上。2在总施氮水平为20 kg/亩时,麦草全量还田能减少10%左右的氮肥施用量。3麦、稻草持续还田可以使作物平均增产59.02 kg/亩,平均增产幅度13%左右。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以切短麦草、浅水旋耕为核心、合理肥水调控为配套技术的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水稻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化肥减量施用效果,设计了以常规施肥做对照和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化肥减量0%、5%、10%和15%,共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化肥减量0%和10%处理水稻生长性状指标增加,产量增加14.8~46.4 kg/亩,增幅为2.2%~7.3%,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而当化肥减量15%以后产量减少,合理化肥施用仍然是保证水稻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为减少化肥施用和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在合理配施氮、磷、钾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化肥减量0~1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稻草机械化直接还田的适宜量 ,化肥施用量、施用比例、田间管理方式 ,机械粉碎、高留茬及耕整地机具、作业标准 ,提出方便可行的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稻草烧灰还田+化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化肥4个处理的大田定位试验,在氮、磷和钾养分相等条件下研究稻草全量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稻草全量还田有利于提高翌年早稻产量,较单施化肥与稻草烧灰还田相比,增幅3.4%~4.3%,而晚稻产量稻草全量还田处理与单施化肥基本持平,却显著低于稻草烧灰还田处理;与单施化肥和稻草烧灰还田相比,稻草全量还田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活性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5.93%~7.87%、27.14%~67.55%和11.41%~21.4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双季早、晚稻产量呈显著抛物线关系(r=0.982 9*和r=0.982 8*)。  相似文献   

13.
平塘县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水稻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21):7-9
作物秸秆腐熟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进而减少化肥施用量。为了掌握我县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后油菜化肥常规用量的减少量和土壤理化性状,设置本试验。结果为: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后,水稻化肥常规用量减少5%增产极显著,可以减少至15%,但增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H值都减少,说明土壤理化性状都在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寒地稻区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稻草直接还田的适宜量,化肥施用量、施用比例、田间管理方式,机械粉碎、高留茬及耕整地机具、作业标准;介绍了快速堆腐有机肥方法,提出方便可行的寒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民在粮食生产上偏施化肥的现象较严重,为鼓励农民加大秸杆还田量、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土壤良性循环,2022年研究了不同用量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45 kg/hm2的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株粒数、株粒重、大中薯率、产量和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均优于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30 kg/hm2的处理、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15 kg/hm2的处理及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16.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研究紫云英还田与配施不同量化肥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仅施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G0N225 P135K135)、紫云英还田与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的100%、80%、60%、40%配施(GN225 P135K135、GN180P108K108、GN13...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9,(10):20-21
为了验证下等肥力土壤在辣椒作物上施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效果,设计常规施肥[45%缓释肥100公斤/亩,氮(N)∶磷(P2O5)∶钾(K2O)=18∶9∶18]、常规施肥+商品有机肥(100公斤/亩)、常规施肥减量5%+商品有机肥、常规施肥减量10%+商品有机肥、常规施肥减量15%+商品有机肥,在贵州省绥阳县郑场镇对一次性采收辣椒新品种"贵辣5"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下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以常规施肥+有机肥(100公斤/亩)处理的综合效益最好,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够培肥土壤,纯收入达742.22元/亩,投入产出比达1∶1.57,鲜辣椒产量达641.32公斤/亩。  相似文献   

18.
每亩还田紫云英鲜草1 500kg,后季稻减少20%、30%、40%、50%的化肥施用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紫云英鲜草还田量的条件下,每亩化肥施用量减少20%的稻谷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紫云英鲜草还田后,土壤理化性状有一定变化,土壤有机质等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稻草覆盖还田模式下稻草N、P、K释放和土壤N、P、K养分平衡的特征。【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稻草覆盖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稻草覆盖还田82 d后,其C、P含量变化较小,K含量降低93.96%,而N含量却提高了49.22%;覆盖稻草可为土壤提供大量养分且以K居多,每覆盖还田100 kg稻草可为马铃薯生长提供N 0.42 kg、P 0.14 kg(P_2O_5)和K 1.70 kg(K_2O);稻草腐解率为70.87%;各养分累积释放率表现为:KCPN,C、N和P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1.89%、56.85%和68.75%,K累积释放率最高,为98.22%。覆盖稻草和施用钾肥对土壤K平衡影响较大,不施钾肥和稻草土壤的K亏缺达163.80 kg/hm~2,覆盖稻草或施用钾肥均可有效降低土壤钾素亏缺量,稻草与钾肥配合施用可使土壤K收支平衡,甚至盈余。【结论】在稻草覆盖还田情况下,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我国钾肥资源匮乏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近年米,随着我省垦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稻草还田面积逐年增加,到2009年还田面积达到万亩.水稻秸秆含有多种养分,每吨稻草相当于70kg化肥,每公顷水稻产风干重稻草4t左右,相当于280kg化肥.收获后稻草一般被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