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将199头长白猪×大白母猪杂交后代用来评估在妊娠中期追加母猪营养对肌肉组织、生产性能、猪肉品质的影响。设置2个重复,第1组是对照组.母猪每天饲喂2.5~3.0kg饲料(ME:12.1MJ/kg,0.62%lysine),第2组为试验组,妊娠母猪每天追加饲喂1.5~2.0kg饲料(妊娠45~85d)。结果表明:追加妊娠中期母猪的营养对所产仔猪直到屠宰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保育期体重除外)。但对猪肉品质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伊芬青消积驱虫剂对鞭虫的驱杀效果以及对妊娠母猪的安全性,试验以妊娠后期母猪为试验动物,分为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了不同药物以及不同剂量的伊芬青消积驱虫剂驱杀猪鞭虫的效果和对妊娠母猪的安全性。结果发现:在用药后14d,伊芬青消积驱虫剂的中、高剂量组粪便中鞭虫卵的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0%,也没有发现妊娠母猪的食欲、精神等任何方面的异常反应。说明:伊芬青消积驱虫剂对鞭虫的驱杀效果优于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在每吨饲料中添加0.75~1.5kg的伊芬青消积驱虫剂对妊娠母猪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营养性添加剂金甘露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效果,本试验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中分别添加金甘露2.5%和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金甘露的试验组母猪比不添加的对照组母猪的平均初生仔猪窝重提高了12.32%,断奶仔猪窝重提高了18.48%,哺乳仔猪成活率提高了0.67%。  相似文献   

4.
妊娠母猪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妊娠母猪的分阶段饲养 1.1妊娠初期 配种~配种后28天为妊娠初期.母猪饲养的目标是减少胚胎的死亡。受精卵移动到子宫角大约需要11~12天时间,然后胚胎开始着床,大约在第24天结束,胚胎如不能着床就会死亡,导致胚胎存活率过低,最终导致产仔数减少。妊娠初期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其主要原因是母猪摄入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减少孕酮的分泌,因此妊娠初期应控制母猪的采食量,使其摄入的营养能够满足其自身需要,包括青年母猪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即可。所以母猪一旦配种以后应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且控制日饲喂量为1.6-2.0千克:  相似文献   

5.
添饲杂交狼尾草对妊娠母猪规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养猪场妊娠母猪常发生无食咀嚼和啃咬行为,为研究添饲杂交狼尾草对妊娠母猪规癖行为的影响,试验选用长大二元妊娠母猪36头,根据母猪体况、胎次、怀孕期一致的原则,将试验母猪分成4组,每组9头,分别日添饲新鲜杂交狼尾草0、0.25、0.5和0.75k。采用瞬时观察法记录无食咀嚼与啃咬行为,隔天观察,连续观察1个月。结果表明,日添加0.5和0.75kg狼尾草,母猪的无食咀嚼行为由2.96次/h分别降至1.69次/}l和1.65次/h;随着狼尾草添加量的增加,母猪啃咬行为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添饲狼尾草减少妊娠母猪无食咀嚼行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妊娠前期;此外,妊娠母猪无食咀嚼的发生频率(2.96次/h)明显高于啃咬行为(0.69次/h)。杂交狼尾草对母猪异常行为的影响因妊娠阶段和行为类型不同而异,但均随着狼尾草添加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以妊娠前期饲喂杂交狼尾草的效果最佳,添饲量以0.75kg/d最合适。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产后便秘 根据母猪分娩前后的生理特点,合理饲喂,根据母猪膘情给料;找1个空圈,可以让妊娠母猪轮流活动,及时补充青绿饲料或氨基酸及维生素;夏天可在母猪饲料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和0.001%~0.015%的维生素C,解暑降温,调节酸碱平衡,增强母猪食欲,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冬天用量可减半。  相似文献   

7.
焦延甫 《饲料广角》2012,(12):37-38
1材料方法40头长白猪×大白母猪被用于该试验。母猪妊娠80d后被随机分成2组,参试的40头母猪分别圈养在2.5m×3.5m的猪舍中,每个猪舍5头母猪。处理组妊娠期母猪日粮的具体组成成分以及营养水平完全相同,具体见表1。仅在妊娠80d时,增加母猪的饲料饲喂量。妊娠80d前,每头母猪每天给予2.5~3.0kg的饲料:80d后,试验组母猪在此饲喂基础上额外增加1,5~2.0kg日粮(试验为妊娠80d直至母猪分娩为止)。在妊娠母猪的整个怀孕期,所有母猪每天给2次干料,自由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条件均一致。  相似文献   

8.
肥猪瘦肉率高低不但取决于亲本遗传影响较大,而且还取决于本身的肌纤维数量及其大小。母猪在怀孕70d时胎儿肌纤维数量已经定型,因此,如果母猪怀孕前期饮料蛋白质不足,胎儿肌纤维数量减少,影响后期瘦肉率的提高。母猪的日粮要注意全价营养。初产母猪妊娠前期以青粗米为主,以后逐渐加精料比例。并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根据体重不同,日喂1.7~2.2埏精料,白天需要的消化能可在5.5~6.5兆卡。每公斤日粮含能量2.9兆卡。  相似文献   

9.
母猪以保持中等偏下膘情为好.所以应根据母猪的膘情和繁殖阶段灵活掌握喂料量。母猪配种当日到28天为妊娠前期,日喂2次.每天喂量1.8~2.1千克:29~84天为妊娠中期.每天喂量2.1~2.5干克:产前1个月为妊娠后期.每天喂量2.5~3.0千克。在寒冷季节,每天喂量应增加500克左右。产前2天逐渐减料.可增加麸皮。分娩前10~12小时内,最好不再喂料.但要有充足的饮水。分娩当天可喂给少量(约1千克)加盐的麸皮水。产后7天逐渐增加采食量,  相似文献   

10.
妊娠母猪过夏,如不注意科学调养,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防胚胎死亡 夏季母猪怀孕初期,禁止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慎喂菜籽饼、棉籽饼、粉浆、粉渣、酒漕及酸性过大的饲料,应适当给母猪喂些青绿饲料,大约每天喂1~1.5kg,青绿饲料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对胎儿生长发育和避免发生死胎有良好的效果。可按1∶1的比例加水拌成湿料,并加强饮水。另外,饲喂妊娠母猪应定时定量,每日喂2次或3次。2 防机械性流产 养母猪头数较多的专业户,夏季要注意合理安排妊娠母猪的饲养密度,例如,在7~9m2床位的母猪舍内,妊娠前…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2008,(8):45-45
1.妊娠母猪:配种后怀孕的母猪 2.后备母猪:从出生到产出第1胎仔猪前的母猪 3.种公猪:被选入繁殖猪群的、为配种用的公猪 4.分娩率:在配种的母猪中分娩母猪所占的比例 5.受胎率:配种的母猪中已受胎母猪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选用两个批次四川白猪Ⅰ系初产妊娠母猪在日粮ED12.05-12.72MJ/kg,CP12.56%-13.04%营养水平条件下,观察测定其繁殖性能和体重变化,探讨初产母猪在冬季怀孕期适宜的能量需要。结果表明:平均妊娠体重139kg左右的四川白猪Ⅰ系初产母猪冬季怀孕时,妊娠前期(1-84d)日供DE26.51MJ,后期(85d-分娩)日供DE32.31MJ,全期平均日均DE28.00MJ,能够满足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母猪除维持需要外,每1kg妊娠增重耗DE20.91MJ。  相似文献   

13.
1提高仔猪初生体重仔猪初生体重与母猪怀孕后期的采食量或营养摄人有密切关系。仔猪初生体重的66%在产前25天中生长,所以怀孕母猪分娩前4星期的营养摄入量,能直接影响胎儿的体重大小。当每天喂母猪1.8和3.5千克饲料时,仔猪的初生重分别由0.8千克提高到1.5千克以上。增加母猪采食量只能在妊娠后阶段进行,即产前3-4星期。饲喂哺乳母猪料3.5千克/天左右,在妊娠前期不应该随意提高喂料量,以免母猪过肥,造成死胎、流产、产仔数下降或由于胎儿过大而出现难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牟国森  张静  穆然 《饲料广角》2012,(22):48-50
本试验研究了在妊娠母猪后期日粮及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0.04%的健肽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仔猪断奶成活率的影响.为健肽在妊娠母猪及泌乳母猪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选择200头妊娠85d的健康、体况相近的经产杜×长×大三元母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健肽试验组,每组100头,单栏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健肽的试验组弱仔率降低8.76%.死胎率、畸形胎率和木乃伊胎率分别降低2.55%、1.09%和1.52%.母猪产后发病率降低6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健肽饲喂的试验组泌乳母猪断奶7d后的发情配种率提高10.66%.断奶仔猪存活率提高11.52%。由此可见.在妊娠母猪料和泌乳母猪料中添加0.04%健肽.可以显著提高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强泌乳母猪及哺乳仔猪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母猪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受精卵、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死亡,防止化胎、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后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贮备;对初产青年母猪还要保证其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尤其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为此,饲养妊娠母猪总的原则是以控制合理的膘情,保胎和提高产仔数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17.
1妊娠母猪的后期发病 (1)妊娠母猪在每年的7—9月份,因热应激等原因容易发生猪瘟,其他季节也有发病,且多继发于蓝耳病,常伴发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等疾病,妊娠母猪往往在后期发病。(2)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病猪体温升高(40.5℃以上),精神差、嗜睡、粪便呈球状、眼结膜潮红、眼睑发绀,发热时食欲差。使用退热药后,体温一般会降至正常,且有一定食欲,但药效失去作用后往往又会出现反弹,导致食欲下降。在此应注意,如果混合感染有蓝耳等疾病,虽然体温会降至正常,但常常没有食欲。(3)在感染猪瘟时,伴发蓝耳病的母猪流产后,体温仍会居高不下,病情不见好转;单纯蓝耳病引起的母猪流产后,体温一般在1-2d后即会恢复正常,食欲也会恢复,这一点对判定妊娠母猪有没有感染猪瘟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妊娠母猪的饲养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1.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法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这一类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使其能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19.
加强母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禁喂霉烂变质和有毒饲料,妊娠后期日喂精料3~3.5kg,青饲料0.5-0.75kg,以满足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05,(6):29-29
广西养猪分会科技人员2000年7月赴西欧7国考察时,在瑞士、比利时的养猪场见到有地面垫料发酵猪粪尿的养猪方式。他们设计的猪栏不大,一般多为6~8m^2,可饲养待配、妊娠母猪3~4头、小猪15~20头、肥育猪8~10头,哺乳母猪多采用定位栏。在每个猪栏的地板上全部铺上混有发酵菌种的谷壳、锯末做垫料,厚度约1.0~1.5cm。栏内设有自动饲槽和饮水器。妊娠母猪从转入到产前1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