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蜂业》2020,(5):24-25
<正>冬去春来,意蜂从越冬期到春繁,经过近4个月的漫长管理。春繁在12月20日开始,到3月15日前后结束,健康的蜜蜂规范化管理,基本能达到10~12框足蜂,蜜蜂繁殖好了,采蜜期管理和蜂王浆生产也很重要,在此与大家探讨意蜂采蜜期的管理。一、春繁后期与采蜜期紧紧相连意蜂在繁殖过程中,当群势发展不平衡时,可以做适当调整,单王群与双王群相比,双王群繁殖比较快,可以将双王群的子脾调到较差的单王群中;对蜂多于脾的蜂群,可以直接调入卵虫脾;蜂脾相称的,插入正出房的子脾就可以。蜂群在没有加继箱前都要保持蜂多于脾,加继箱以后蜂脾相称用于生产。蜂群发展比较平衡,就要考虑适时加  相似文献   

2.
从50年代就有人试验在早春采用一个巢脾开始繁殖(培养壮大蜂群),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进,80年代以后逐渐普及,这表明单脾繁殖已成为蜂群春季繁殖的一种方法。这种以单脾为起点的繁殖技术,可以在早春寒冷时期使蜂王产卵每脾都达到满脾(除角蜜以外,产卵面积达70%以上),同时保证蜂不受冻,使蜂群快速发展壮大,提早生产蜂蜜、蜂王浆等。单脾春繁有单王群和双王群两种方法。 有经验的养蜂人员,近年来大多采取强群越冬、暗室越冬的方法。越冬期将蜂王关人蜂王笼内,使其停止产卵。在越冬蜂群中,双王群约占一半。 1.快速春繁…  相似文献   

3.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4.
春繁探讨     
春繁是在前一年秋繁和越冬的基础上又一重要繁殖环节。如果仍用老一套方法管理,对蜂群繁殖不利。在此借《中国蜂业》这个平台,把家父养蜂经验与蜂友交流。过去几年,春繁是单脾开繁,紧脾繁殖,分为冷区和暖区。现今家父使用多脾春繁,多脾繁殖和紧脾繁殖看似矛盾,实际上要看哪个省工省力,以能办好事为原则。另外,还得看哪个适应当地大气候和小气候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一、春繁时,用1张小蜜脾供蜂王产子,另加1张大蜜脾做饲料区。这样,第一代子脾就出现蜜压子圈的情况,这样的子脾质量高。在春季,外界气温突然降低不会冻伤幼虫,也不会收圈,出房的幼蜂成蜂率高,寿命长。封盖大蜜脾加在蜂群中繁殖,即使长期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6.
除越冬期外 ,蜜蜂数量与巢脾的比例与蜂虫关系密切相关 ,因为蜂脾关系的确定 ,是以蜂虫关系为依据。在春繁期 ,为保证第一代新蜂品质 ,必须保持高密度的蜂脾关系。例如 3脾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只放 1张脾开繁 ,饲料区放 1张蜜粉脾 ;4~ 5框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放 2张脾 ,饲料区放蜜粉脾。待越冬蜂更新后 ,就采用渐增性加脾法恢复群势 ,但隔板外不足 0 5脾的群暂不加脾 ,此期气温虽然稳定在 1 2~ 2 5℃ ,由于子脾增多 ,蜂巢不断扩大 ,仍应保持蜂略多于脾。蜂群进入增殖期后 ,蜂群开始快速增长 ,再以原有的蜂脾关系就难以调控蜂群 ,因为蜂群壮…  相似文献   

7.
在江浙一带,蜂群越冬、春繁大都要紧框缩脾,1群蜂经过紧框、缩脾后,多数只有1脾蜂,少数有2~3脾蜂。由于缩脾后蜂多脾少,脾内贮存的饲料就不够蜂群越冬、春繁的需要,因此蜂群在春繁期内大都要进行补助或奖励饲喂,否则蜂群就会饿死或春繁发展缓慢。2003年,我到深圳女儿处过春节,因蜂场无人替我管理,我就在巢箱加上继箱,继箱内放蜜粉脾,从1月15日到2月4日这20天内,未开箱饲喂。待回来开箱检查时,结果20多群蜂不仅没有冻饿而死,反而比进行饲喂时要好得多。为了进一步探索加继箱放蜜粉脾与不加继箱二者的效果,2004年同期我做了1次试验对比:在试…  相似文献   

8.
张伟 《中国蜂业》2000,51(2):12-12
由于我地主要蜜源在秋季,给繁殖越冬蜂造成时间上的困难,因此,越冬蜂群大多都不强,加上越冬期又长,到春季蜂群普遍较弱。如何加强春繁就更为重要了。本地蜂友习惯采用单王春繁,蜂群出室(窖)后,加强蜂群内外保温,促进蜂群在气温多变的春季繁殖,尽管如此,但蜂群恢复和增殖还较缓慢。多年来,我坚持采用双王分区春繁法,收效不错,现谈谈双王分区春繁的一点体会。双王分区春繁是根据本地初春寒暖多变的气候特点,参照“蜂群分区管理法”,把两个4框以下的蜂群放在一箱内,中间加上隔堵板,把每侧蜂群分为暖区(蜂王产卵区)和冷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5,(4):23-25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春繁的蜂群,由于气候和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蜂群在早春繁殖期间,不但群势增长缓慢,而且普遍出现爬蜂或发生白垩病,严重影响春季油菜花期及全年蜂产品的生产。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探索,反复试验,总结出一整套包括改单脾开繁为多脾开繁;在开繁初期,改饲喂糖浆为饲喂蜂蜜;改单一采用灌脾法或框梁喂粉法为保险喂粉法;改蜂群开繁后每7天提脾检查或加脾1次,为放王开繁后25天以内不提脾检查蜂群;改春繁期巢箱盖副盖后再盖报纸、棉垫为用塑料膜直接盖在框梁上面,不留上蜂路;改用抗生素预防蜂病为用微生态活菌制剂预防蜂病;改用割蜜刀割除封盖蜜盖,为采取拉锯式破坏蜜盖;改用天然花粉加脱脂大豆粉混合喂蜂为用天然花粉加"龙粉"混合喂蜂、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用鸡蛋白喂蜂等技术措施,蜂群早春快速繁殖成健康强群,采用该技术进行早春繁殖的蜂群比采用单脾开繁系列技术进行早春繁殖的蜂群提早1~15天加继箱,蜜蜂发育良好、健康,没有或很少发生爬蜂及白垩病,为夺取油菜花期和全年蜂产品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志鸿 《中国蜂业》2005,56(2):16-16
在东北寒地养蜂,蜜蜂出窖排泄以后,为帮助蜂群在蜂巢中心维持较大面积适宜育虫的温度,通常采取紧脾的措施.在全面检查蜂群时,就把蜂巢布置好.一般做法是把巢内无蜂的空脾提出,保持3框以上群势,使蜂多于脾1框,每张脾上有蜜蜂3000只.把蜂路缩到9mm.由于蜜蜂密集,能更好地保持和调节巢内温度,蜂王产卵比较集中,子脾面积大,幼虫能得到很好的哺育,羽化的新蜂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1.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欢迎订购《向医院说再见——蜂产品与人类健康》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粮脾是经蜜蜂全部加工成熟的花粉脾。研究表明,蜂粮在酿制过程中,同种粉源酿制一定时间的蜂粮比蜂花粉更容易被消化,且更卫生、安全,营养价值高,便于长期保存。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粉源植物的锐减,秋季蜂群自身很难贮存到面积大、空房少的蜂粮脾,远不能满足春繁的需求。为了让春繁期有备用的蜂粮脾,我们在2001年、2002年秋季玉米花期分别进行人工辅助加工蜂粮脾的探索。1方法1.1人工制作花粉脾采集鲜花粉在晴天的上午,选择蜂场内达6框蜂以上、健康无病蜂群,用脱粉片截留花粉,到中午把鲜花粉集中一起,挑净杂质待用。处理巢脾选择洁净、深…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月10日,我地冬柃刚流蜜,中蜂群已开繁。下午13:00,气温9℃,对1群只有意标1脾多蜂量的中蜂小群过箱春繁,原因是蜂太少箱太大,不利于蜂群保温繁殖。过箱到GN箱后有3~4框蜂,这样能形成有利于护脾调温的"圆球形"蜂团。运用该法的最佳时机,是在临近蜂王恢复产卵或群内刚有蜂儿出现时。当然,此时外界温度低,施用该法难度大,如果没恢复产卵还容易导致围王。但  相似文献   

14.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15.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际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1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1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三四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只有二三框,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1个14框群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7.
正秋季繁殖优质的越冬适龄蜂,都要组织双王群,每边都要有3框足蜂,喂好越冬饲料,做好到南方繁蜂的一切准备工作。1月初到南方繁殖,到4月初经过3个月的繁殖,蜂群都在14框蜂以上,这时正是东北开繁时,东北越冬蜂刚出室,也就是3~5框经过近半年的越冬与南繁刚拉回蜂群相比,3框赶不上1框,所以还  相似文献   

18.
正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储存蜂蜜、蜂粮和蜜蜂活动的场所。蜂巢中巢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蜜蜂的繁殖速度及蜂群生产力,有效扩大子圈,增加子脾数量,是春繁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外界气温不稳定,变化较大,蜜粉源状况变化也较大时,如果盲目扩大子圈,加脾扩巢,气温降低,蜜蜂护不住脾,会使子脾受冻,则繁育出的蜂健康状况不佳,此阶段必须因群、因时制宜,灵活运用扩大子圈,增大蜂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产浆框饲喂花粉利用浆框在春繁期给蜂群补粉供水,既方便又省事。方法如下:把用过的浆框杯口朝上,条数可增可减,将调制好的花粉抹入王台杯中。尽量抹在浆框中间部分,以便低温时蜂群取食方便。外围可用注射器注入含适量盐份的清水。外侧靠上隔板即可。此方法适用于春繁蜂多于脾的条件下使用,优点是不用额外增加其它材料。黑龙江伊春市南山森林公园,153000张振杰无础造脾法春季王产卵后,分蜂群都有急切扩大蜂巢的要求,利用分蜂群的这种急切要求,可进行无础造脾,能造出整张平整无雄蜂房的巢脾。要求蜂群内的蜂要足,但群势不必很大,4框蜂紧成…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一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一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蜂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3~4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也就是2~3框左右,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一个14框就不错了。我想,这一点东北各位养蜂师傅身有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