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采用叶面喷施不同稀土处理矮牵牛,研究稀土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叶面喷施处理矮牵牛,矮牵牛植株生长情况均普遍优于对照组,其中以混合处理(20mg/L氯化镧+20mg/L硝酸铈+20mg/L硝酸钕)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汕优63(F1)线粒体代谢产热曲线以及不同浓度钕(Ⅲ)(0,80,150,200,400,600μg·mL-1)的影响通过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采用安培瓶法,在30℃进行检测.从所得到的代谢热曲线,计算各浓度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活性恢复期速率常数(K1),最大产热功率(Pm)以及总代谢热量(Q).结果表明,低浓度钕(Ⅲ)促进线粒体代谢,而高浓度钕(Ⅲ)抑制线粒体代谢,这种影响规律和稀土元素对植物的作用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腐植酸对水稻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日明  苏益  蔺万煌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63-14165
[目的]研究腐植酸对水稻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水稻“湘早籼45”为材料,观测不同浓度下腐植酸对水稻种子萌发、稻株生长、根系活力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差异.[结果]200 ~250 mg/L的腐植酸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150~250 mg/L的腐植酸溶液培养条件下,水稻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总生物量均表现为最高.当腐植酸浓度高于25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水稻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总生物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早期施用腐植酸以150~200 mg/L为宜,后期以200~ 25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4.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相似文献   

5.
稀土钕对中国兰花品种线粒体酶活力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NdCl3营养液,对中国蕙兰进行根、叶表面喷施培养,分析了蕙兰根部线粒体抗氧化酶SOD、呼吸代谢酶COX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营养液中NdCl3浓度分别为60、80、100 mg/L时,COX-5同工酶被激活,NdCl3浓度为60 mg/L时的COX活性最高;营养液中NdCl3浓度分别为80、10...  相似文献   

6.
铜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小麦耐铜胁迫的生理机制,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10,20,50,70,100,150 mg/L Cu SO4)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根芽生长、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下降,根长、芽长逐渐降低,且抑制效应根早于芽。Cu2+浓度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Cu2+浓度50 mg/L、70 mg/L处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显著,铜诱导的氧化胁迫得到一定缓解,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Cu2+浓度100 mg/L、150 mg/L处理过氧化物酶(POD)、CAT、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过量铜刺激保护酶系统,使幼苗细胞活性氧增加,引起膜质过氧化,阻碍小麦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伤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15、30μL.L-1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膜电位、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c/a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和其它NO处理相比,15μL.L-1NO提高了果实中SOD、CAT和POD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中氢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ROS的含量,抑制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延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升高和Cytc的释放,维持了较高的膜电位。随着浓度升高,30μL.L-1NO对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结论】15μL.L-1NO有效减轻了ROS对李果实线粒体膜的氧化伤害,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在秋菊姹紫嫣红品种的营养生长期,以氨卞西林钠(AMP,1 000mg/L)和不同浓度马来酰肼(MH 100mg/L、200mg/L和300mg/L)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处理,初步研究了AMP和MH对菊花绿蕾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体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MP处理使菊花绿蕾期叶片上述生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叶绿体片层结构数量和密集程度明显增加,嗜锇颗粒减少。MH处理叶绿体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比对照明显降低,且随处理升高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100~200mg/L MH浓度范围内,光合速率和叶绿体片层结构数量和密集程度均高于对照,嗜锇颗粒减少,且处理效应随处理浓度升高而有所减弱,在300mg/L处理下,光合速率低于对照且叶绿体片层结构趋于解体,嗜锇颗粒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9.
草莓根系线粒体对外源酚酸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连作障碍是设施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生产中遇到的严重问题,根系分泌的酚酸类物质是引起连作障碍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连作草莓植株的根系线粒体功能对自毒酚酸物质胁迫的生理响应,为进一步研究草莓连作障碍的生理适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草莓为试材,分别外源施加27.0 μg·g-1丁香酸、邻苯二甲酸及两者混合溶液,借助电子显微成像、组织化学染色、液相氧电极等技术,观察根系活性氧含量变化,测定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呼吸途径及呼吸关键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自毒酚酸物质诱导的活性氧对根系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究根系线粒体参与的呼吸复合体代谢和能量代谢等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施加2种外源酚酸及混合溶液处理均能导致草莓根系活力明显下降,显著影响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和平均直径,抑制根系的发生和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为丁香酸处理(D)>两种溶液混合处理(D+L)>邻苯二甲酸处理(L)>CK。在草莓根系受到外界酚酸胁迫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H+-ATPase活性前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处理第3天时下降幅度最大,处理D、处理L、处理D+L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8.8%、28.8%、33.7%,阻碍根细胞内外离子的运转能力,后期变化趋于平稳。根系K+Na+-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也一定程度降低,变化规律相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H2O2和$ \mathrm{O}_{2}^{\mathop{}_{.}^{-}}$含量逐渐升高,根系线粒体MPT增大,降低Δψm及根系线粒体内膜上细胞色素Cyt c/a含量,破坏线粒体内膜细胞完整性和电子传递链,其中D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草莓植株受到外源酚酸胁迫后,根系呼吸途径虽仍以EMP-TCA途径为主,但贡献率却显著降低,而PPP途径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外源酚酸处理后期,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呼吸关键酶活性均受到抑制作用,呼吸途径比例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各呼吸途径受阻,变化程度表现为D>D+L>L>CK。【结论】外源酚酸处理可导致植株根系活力降低,阻碍细胞内外各离子的运转能力,降低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线粒体功能,各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均降低,最终导致各呼吸途径受阻。  相似文献   

10.
纳米颗粒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增加了其环境释放风险,为此以不同浓度的纳米ZnO(0、1、10mg·L-1和50mg·L-1)处理浮萍(LemnaminorL.)7d,分析了纳米颗粒对植物D665/D665a值(叶绿素与脱镁叶绿素的比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Na+K+-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并对纳米ZnO的聚集性与溶解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50mg·L-1的纳米颗粒显著抑制D665/D665a值和Na+K+-ATPase活性,而抗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纳米颗粒在培养液中易发生聚集作用而沉积,12h后基本上完全沉积到底部。结果说明,50mg·L-1的纳米ZnO对浮萍产生了显著的胁迫作用,其对浮萍的毒性作用主要来源于其溶出的Zn2+。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外源NO对Cr6+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缓解效应,研究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对10 mg/L Cr6+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mg/L Cr6+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了丙二醛含量。与10 mg/L Cr6+比较,添加不同浓度SNP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弱,丙二醛含量降低。因此,外源NO可以诱导玉米幼苗的抗逆性增强,减轻和缓解Cr6+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用含NaH2PO4浓度分别为0、0.2、0.4、0.6、0.8、1.0、1.2 mmol/L的营养液处理后,平邑甜茶根系质膜H+-ATPase的活性随着根区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1.0 mmol/L处达到峰值;该酶的对硝基苯磷酸(PNPP)水解活性也明显升高,其Km值由3.48 mmol/L下降至0.97 mmol/L;同时结合抑制剂试验,钒酸钠对幼苗根系质膜H+-ATPase的抑制效应也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3.
铁毒胁迫对水稻幼苗中POD和CAT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铁毒胁迫对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营养液处理相比,处理7 d,随Fe2+浓度升高POD酶条带数有所增加,在50 mg/L时开始出现新的酶条带,而且峰值也随着增大;处理28 d,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CAT同工酶在铁毒处理的14 d时,酶峰值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Fe2+浓度到50 mg/L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因此,短时间的铁毒胁迫,水稻叶片通过增加POD和CAT同工酶条带数和酶峰值来防御铁毒害,但其防御功能是有限的,长时间铁毒胁迫会抑制POD和CAT同工酶产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0、0.1、5、10、25、50 mg/L As3+溶液对茶花凤仙和常夏石竹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外源As3+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状况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s3+(0.1 mg/L)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具有激活促进作用,高浓度As3+(50 mg/L)具有明显抑制效应;幼苗根长、芽长随着As3+浓度不断升高,生长受抑制。低浓度的As3+能够提高SOD、CAT的活性,随着浓度增大SOD、CAT表现为抑制效应;POD随着浓度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砷处理下,三种抗氧化酶均可被激活来抵抗砷的胁迫,其中过氧化物酶(POD)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玄参、川明参茎叶枯落物对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选择烟草K126为研究对象,研究质量浓度为0.01, 0.02, 0.05, 0.10 mg/L的玄参、川明参茎叶枯落物水浸液处理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特性,以及烟草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结果表明,玄参水浸液低质量浓度(0.01~0.05 mg/L)处理下,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种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升高,而高质量浓度(0.10 mg/L)下, MDA累积,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表现出对烟草"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川明参在所有水浸液质量浓度(0.01~0.10 mg/L)下,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升高, 3种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和MDA有一定降低,表现出对烟草化感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Nd~(3+)溶液对无籽西瓜叶片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叶片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钕在无籽西瓜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伸蔓期、始花期和膨瓜期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d~(3+)溶液(0,5,10,25,50,100 mg/L)后,测定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等指标。【结果】(1)在各处理中,以10 mg/L的Nd~(3+)处理表现最为突出,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高值,NR、GS和GDH活性亦均为最高,且均极显著高于CK;(2)膨瓜期时,100 mg/L Nd~(3+)处理值均极显著低于CK,说明高浓度稀土钕处理对无籽西瓜生长后期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3)相关性分析表明:无籽西瓜叶片总氮含量与NR、GS和GDH活性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综合分析氮代谢相关指标认为:10 mg/LNd~(3+)可以作为稀土钕在无籽西瓜生产上应用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锶(Sr~(2+))和硼酸(H_3BO_3)对罗氏沼虾幼体发育的影响,以含7组不同浓度Sr~(2+)和H_3BO_3的育苗用水进行了25 d育苗实验,分析了两者对幼体变态发育、存活及仔虾体内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育苗实验结果表明,育苗水Sr~(2+)和H_3BO_3浓度高、低不同明显影响幼体存活率与出苗率,高浓度影响强于低浓度,均不宜用作育苗。当Sr~(2+)质量浓度≥6. 53 mg/L、H_3BO_3质量浓度≥155. 60 mg/L时,幼体成活率和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同时发现当育苗用水中Sr~(2+)和H_3BO_3质量浓度接近0时,幼体仍分别有11. 7%与11. 3%的出苗率。可适育苗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 72~3. 90 mg/L与2. 38~9. 66 mg/L,相应出苗率为12. 3%~16. 0%与12. 1%~16. 3%;其中最适浓度分别为(2. 80±0. 05) mg/L与(9. 66±0. 14) mg/L,与按大洋水和人工育苗水盐度比值换算得到的Sr~(2+)和H_3BO_3质量浓度接近。Sr~(2+)对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有显著影响(P 0. 05),对Ca~(2+)-ATP活力无显著影响(P 0. 05),但Sr~(2+)质量浓度为1. 29~3. 90 mg/L,AKP和Ca~(2+)-ATP均表现较高活力,且低质量浓度(小于0. 72 mg/L)时酶活较低。H_3BO_3对AKP和SOD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 0. 05),质量浓度在9. 66~49. 50 mg/L时,AKP活力显著高于低质量浓度组(P 0. 05),和对照组相近;质量浓度在5. 60~9. 66 mg/L时,SOD活力较低。由代谢酶结果表明,Sr~(2+)和H_3BO_3的育苗水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 29~3. 90 mg/L和5. 60~49. 50 mg/L时,代谢酶具良好活力。实验结果为罗氏沼虾人工海水配方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GR891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常规保存(GD培养基+12.0 mg/L毒莠定+20 g/L蔗糖+6.5 g/L琼脂)培养基为对照(CK),研究处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蔗糖(25、30、35、40 g/L)、甘露醇(20、30、40、50 g/L)和多效唑(4.0、6.0、8.0、10.0 mg/L)对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保存40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处理组与对照组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甘露醇和多效唑处理比蔗糖处理的3种保护酶活性高,下降的速度也较缓慢。与对照相比,蔗糖和甘露醇浓度均为30 g/L胁迫时,SOD、POD、CAT活性同时出现峰值,且一直维持较高水平;随着多效唑浓度(4.0~8.0 mg/L)的升高,SOD、POD、CAT活性不断升高,多效唑浓度为8.0 mg/L时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中3种保护酶活性最高。说明将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保存在添加蔗糖或甘露醇30 g/L、多效唑8.0 mg/L的常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有效地延长木薯胚性愈伤细胞寿命,延缓保存时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9.
余游  冉奎林  王应军  张涛  高鹏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239-241,243
以BG11培养基作为对照,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Nd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3+浓度为0.1~2.0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能增加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当Nd3+浓度为1.0 mg/L时,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CAT的活性均达到峰值,MDA含量降至最低;当Nd3+为2.0 m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而Nd3+浓度达5.0~20.0 mg/L时则会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除MDA含量升高外,其余指标均降低。Nd3+浓度达到40.0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阐明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三羧酸循环的抑制剂之一丙二酸(C3H4O4)、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NaN3)、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以及质膜H+-ATPase抑制剂钒酸钠(Na3VO4)对小麦幼苗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二酸浓度由0增加到1.0 mmol/L时,NRA直线下降,而当丙二酸浓度由1.0 mmol/L再增加到5.0 mmol/L时,NRA几乎保持不变;当NaN3浓度由0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NRA近直线下降,当NaN3浓度由1.0 mmol/L增加至5.0mmol/L时,NRA下降趋势趋于平缓;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对NRA几乎无影响;质膜H+-ATPase的专一抑制剂钒酸钠也对NRA有抑制作用,当Na3VO4浓度由0增加到0.5 mmol/L时,NRA呈直线下降,后随Na3VO4浓度的继续升高,NRA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为平缓。小麦根系NRA活性依赖于根系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质膜H+-ATPase有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