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HA杂种小麦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HA杂种小麦研究国内外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与CHA杂种小麦研究应用密切相关的化学杂交剂(CHA)、强优势在组合选配和制种技术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CHA杂种小麦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HA杂种小麦研究国内外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与CHA杂种小麦研究应用密切相关的化学杂交剂(CHA)、强优势在组合选配和制种技术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20个组合 T 质杂种与亲本及部分相应 A 质杂种,采用通径分析、同亲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针对当前 T 型杂交小麦产量优势不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T 质杂种与相应 A 质杂种相比,虽产量结构有不同,但 T 质对杂种产量优势不表现显著影响。T 质杂种恢复度达到80%左右则与产量无显著相关。T 质杂种的产量优势与农艺性状的亲本选配关系十分密切。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 T 型杂交小麦亲本选配的原则和特点。结果表明:其亲本选配仍遵从亲本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双亲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产量结构互补的一般作物杂优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但又有其特点:(1)双亲均有较高产量水平;(2)双亲均有基本适应性;(3)亲本对 T 质有遗传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92F8328的品质性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杂交(CHA)杂种小麦理论、技术与育种等方面研究表明,津奥啉是一种较好小麦化学杂交剂,使用得当,可取得较高雄性不育率(98%~100%)和较高异交结实率(70%~80%以上)。晋南麦区CHA杂种小麦属多粒为主兼顾粒重的重穗类型,在亲本选配上,以重穗型×多穗型、中间型×中间型、重穗型×中间型配组模式,出现强优势组合机率较大。杂种小麦走向大面积生产主要问题是:强优势组合少、植株高易倒伏、用种量大、制种产量低、种子纯度差且成本高等。克服这些问题的办法是:选配耐稀播、高产或超高产新组合,研究高产制种技术,降低制种成本,育种与栽培相结合,开展化控半矮秆杂种小麦技术和用种量较低的高产或超高产育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小麦杂交种,是杂种小麦尽快应用于生产的有效的途径之一。而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强优势组合的选配。目前小麦杂优利用普遍存在着杂种产量不能显著超亲或超标;杂种株高偏高造成高产栽培易发生倒伏;一些强优组合往往父母本花期不能相遇的问题。另外缺乏一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本实验通过对小麦杂交组合杂种一代的产量、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杂交优势及杂交双亲的花期重叠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发现:杂交种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株高和千粒重上。因此,在强优势组合选配时,亲本应充分利用大粒或超大粒材料。从组合类型看:母本应选用矮杆、大穗大粒或超大粒型综合农艺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简讯     
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分析AnalysisofRAPDFingerprintinginNineCHAHybridWheat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试验材料分别为93繁17×白玉…  相似文献   

10.
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参阅众多学的研究成果,综合概述了影响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杂种小麦自身生育特点和栽培环境,同时,还从更深层次阐明了杂种产量优势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以期为栽培上提出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使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以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