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53-55
对鲁西黑猪原种场初生至8月龄的31头公猪和62头母猪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在不同生长阶段屠宰后进行组织器官的分离测定。结果表明:鲁西黑猪体重和体尺等指标在4月龄前公、母无显著差异,5月龄后母猪体重和体尺逐渐大于公猪。增重高峰公、母猪均在5~6月龄。胴体组织早熟顺位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体躯各段早熟顺位是四肢—头—腰—腿臀—颈胸。鲁西黑猪不同器官的早熟性反映了其生长发育的内在素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性别对关中黑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宰前应激的影响,选取10头体重(6.34±0.14)kg的关中黑猪,公母各半,进行分栏饲养,公猪在7日龄去势。分阶段对关中黑猪的体尺进行测量,并在屠宰时采集其血液,对其血液常规指标和应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关中黑猪去势公猪体重自5月龄起显著高于母猪(P0.05),体长在2月龄和8月龄显著高于母猪(P0.05),体高和腿臀围在2月龄和6月龄显著高于母猪(P0.05),胸围自6月龄起显著高于母猪(P0.05)。关中黑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在性别间无显著影响(P0.05)。关中黑猪去势公猪血液中肌酸激酶含量显著低于母猪(P0.05),并且检测到血液中乳酸含量也有同样趋势。综合考虑得出,关中黑猪去势公猪的生长性能及抗应激性能优于母猪。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月龄沙乌头公、母猪体尺性能及其生长规律的差异,本研究对江苏省海门沙乌头原种场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等4个阶段的去势阉公猪和未去势母猪共72头的沙乌头猪体尺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性别对2月龄沙乌头猪的体长有显著影响,母猪体长极显著长于公猪(P0.01),但对2月龄的其它体尺性状和其它时间段的所有体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其中沙乌头公猪4~6月龄体高、胸围、胸深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6~12月龄体长、腿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4~12月龄腹围、管围的生长速度快于母猪。而沙乌头母猪只有2~4月龄、6~12月龄胸围生长速度快于公猪和6~12月龄胸深生长速度快于公猪。(3)相同性别沙乌头猪不同阶段体尺性能生长规律不同,除了胸宽,沙乌头公、母猪4~6月龄的体尺性能与其它时间段相比,生长均变缓。(4)此次测定的沙乌头6月龄公、母猪体长、体高均比1991年测定的相比有所减小,不排除因群体数量减少导致性能有所退化的原因,因此应加强对沙乌头猪的保护、扩群与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江泉黑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测定了江泉黑猪60~240日龄的体重变化,采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 anffy模型对江泉黑猪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研究。结果发现,3种模型拟合效果均较好,拟合度均大于0.99。为了进一步研究江泉黑猪的最优拟合模型,将3种模型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von Bertal anffy模型更符合江泉黑猪生产实际。von Bertal anffy模型对江泉黑猪体重拟合结果显示,江泉黑猪母猪和公猪的拟合度均为0.997,江泉黑猪母猪成熟体重估计值为178.095 kg,拐点体重为52.77 kg,拐点日龄为113.13 d,最大日增重633.23 g;江泉黑猪公猪成熟体重估计值为182.329 kg、拐点体重为54.02 kg,拐点日龄为115.38 d,最大日增重为648.28 g。本研究为江泉黑猪的进一步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0,30,45,90,180日龄的皖南花猪公母各5头,测定了其体尺与屠宰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花猪平均日增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提高,其中母猪断奶后增重较公猪有明显提高:30日龄公猪体高指标和眼肌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9;30日龄母猪胸围和胴体斜长指标与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和0.897.  相似文献   

6.
玉山黑猪     
玉山黑猪是江西省玉山县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 ,具有皮薄、肉嫩、味道好、屠宰率较高等特点。繁殖性能 :性成熟早 ,母猪3~4月龄开始发情 ,公猪在3月龄出现性欲。母猪性周期19天 (18~22天 ) ,持续期3~4天 ,发情症状明显。一般母猪7月龄 ,体重50千克适配 ;公猪8月龄 ,体重55千克适配。在农村 ,母猪5~6月龄 ,体重30千克左右适配 ;公猪6月龄 ,体重30千克适配。怀孕期为113.07±1.9天。肥育性能 :玉山黑猪具有早期沉积脂肪的特点 ,据玉山黑猪原种场测定 ,2月龄屠宰 ,屠宰率60 % ,膘厚27毫米 ,花板油比率5.26 % ;4月龄屠宰 ,屠宰率64.5 % ,膘厚3…  相似文献   

7.
选择舍饲条件下日龄、体重相近的藏公猪、母猪进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测定。结果表明:藏公猪尿道球腺、精囊腺的发育早于其它生殖器官,而成熟要晚于其它生殖器官;藏公猪适宜配种时间为5-6月龄,藏母猪适宜配种时间为6月龄。  相似文献   

8.
不同月龄长大二元母猪的生长性能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生长阶段长大二元母猪的生长性能,试验测定503头长大二元母猪初生、2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分析6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尺之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以及6月龄体尺性状对6月龄体重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决定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表现出前期生长较慢,后期生长较快的特点;6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尺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关关系;体长和胸围对6月龄体重的决定程度较高。试验结果对实际生产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沙子岭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子岭猪是我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肉脂兼用型地方品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性情温驯等优良特性.为了解和掌握沙子岭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仔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对沙子岭仔猪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取得了仔猪生长发育的部分资料.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测定猪在沙子岭保种猪群中选择初产母猪7头,初生时,每窝随机选取发育正常的健康仔猪5~6头,共36头为测定猪.1.2测定项仔猪测定分别于初生、10日龄、20日龄、30日龄、40日龄、50日龄、60日龄的体重、体尺等项目进行测定.体重、体尺均在空腹时按常规方法测定.1…  相似文献   

10.
对饲养的50头处于生长肥育阶段的官庄花猪于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测定,在平均68.50±8.56 kg的体重下,其屠宰率为66.44±1.66%。运用SPASS软件对两个品种猪的屠宰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0.836>0.05)表明,官庄花猪与莆田黑猪的屠宰率水平差异性不显著。通过屠宰率及其他屠宰性状的两相比较表明,在体重远不及的情况下,官庄花猪的胴体重较莆田黑猪重,胴体品质较莆田黑猪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群体闭锁式核心群选育法,测定川乡黑猪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根据综合指数高低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留优秀个体。完成了7个世代生产性能测定,旨在研究和提高川乡黑猪的生产性能,为养猪生产提供优秀黑种猪。结果表明:经过0~7世代的选育,其产仔数达10.27头,产活仔数9.58头;G7世代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公猪、母猪分别达160.22 d、160.09 d,校正活体背膘厚公猪、母猪分别为9.95 mm、10.89 mm;G7世代肥育性能达100 kg体重日龄、活体校正背膘厚、料重比分别为160.56 d、10.25 mm、2.55。研究结果表明,川乡黑猪经世代选育后,生产性能良好,是一个优秀的黑色种公猪。  相似文献   

12.
嘉兴黑猪公猪性成熟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嘉兴黑猪选育群后代中选择小公猪88头,另选大约克8头作对照,系统研究性成熟的发育过程及其性早熟的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出现性爬跨日龄平均为65.93±0.88天,体重11.72±0.38公斤;阴茎开始伸出日龄为73.16±1.23天、体重13.12±0.48公斤,此时3/5个体附睾中已存在精子,而且部分精子形态接近正常;首次采得精液的日龄为75.82±1.61天;精液中开始出现精子的日龄为79.42±1.66天,精子形态基本正常;根据受胎测定、精液品质和组织学检查结果等推断,嘉兴黑猪公猪的性成熟期为120日龄左右,比国外猪种要早熟3—4个月。嘉兴黑猪公猪比较早熟的生理基础是睾丸酮分泌量较多,120日龄时平均每100毫升血清中含有466.88±182.11ng,而大约克只有95ag,睾丸曲精细管中出现精子的时间要比国外猪种早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日龄皖南黑猪体重及体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皖南黑猪初生、20、30、60和90日龄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黑猪的平均日增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提高,30日龄时头长指标与体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52,20、30日龄时胸围指标与体重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903,以上指标可以考虑作为留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猪的屠宰体重、营养处理和杂交对胴体组织和器官生长的影响,瘦肉型猪攻关课题所属的生长发育课题组于1983到1985年研究了杜哈一代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适宜屠宰时期。据对杜哈一代杂种100头(公母各半)屠宰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杜哈一代杂种间公猪(阉)和未阉母猪胴体组织和器官发育的特点,为商品猪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旨在通过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乌金猪火毛系,并分析生长发育能力及繁殖性能,为该技术在地方优良猪种保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了符合乌金猪种质特征的3头公猪和12头母猪的耳组织样品。公猪年龄分别为3、6、11月龄,母猪年龄差距较大,最小的2月龄,最大的10岁。其中3头母猪和1头3月龄公猪已被去势,10岁母猪已无繁殖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15头乌金猪的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分别选择1头3月龄乌金猪()和10岁乌金猪(♀)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经胚胎移植入16头代孕母猪,共获得25头克隆猪,克隆猪生长发育正常,性成熟后进行自然交配共获得39头F1代活仔。本研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乌金猪,具备正常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性能,为地方猪种的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测定、分析了西海黄杂种手(公36头、母34头)初生至24月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西海黄杂种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豫北黄牛,比海黄F1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莆田黑猪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莆田黑猪206头初产母猪的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分析了各繁殖性状对断乳窝重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决定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莆田黑猪繁殖性状间在表犁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以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的表犁相关系数最高(0.943);影响断乳窝重的主要因素大小依次是20日龄窝重、产活仔数、20日龄个体重、初生窝重、初生重、乳头数和产仔数.揭示了莆田黑猪各繁殖性状问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8.
测定4种三元杂交组合(皮西黄F1,♂8头,♀8头;德西黄F1,♂9头,♀8头;利西黄F1,♂9头,♀8头;短西黄F1,♂7头,♀7头)与当地黄牛初生~18月龄体重和体尺生长发育。结果表明,三元杂交肉牛生长发育快,体重和体尺在各月龄下,均较本地黄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利用三元杂交进行肉牛生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白猪专门化父系生长发育研究——后备猪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白猪专门化父系一至四世代的后备公猪45头,后备母猪180头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本父系后备猪早期生长速度较小,后期生长速度快,强度大,早期生长公母猪无显著差异,后期生长公猪快于母猪。其世代变化趋势是:后备公猪臂围显著增大,从81.6厘米增大到87厘米,背部三点均膘显著下降,从1.78厘米降到1.61厘米;后备母猪六月龄体重、体尺和四月龄臂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增长,臀围增长幅度母猪大于公猪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三元杂交组合改良豫北黄牛的效果,对本西夏F276头,本海利60头,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体重,体尺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元杂交肉牛生长发育迅速,各月龄体重,体尺较豫北黄牛有较大提高。两种三元杂交组合相比,本西夏F2生长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