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各类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部门扶持资金相继到位,农村地区购买力逐年提升,农村地区的支付需求日益增多,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网点收缩,支付结算基础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农村支付结算存在着诸多缺陷,相应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环境,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水平,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速度,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是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推行小额信贷促进新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与现实矛盾 1、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农业企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分布在广大农村的中小型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需要。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涵盖了灌溉设施、电力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以及村落建设等方面。第三,农民增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金融监管部门特意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批准设立村镇银行,以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调节资金余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而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村镇银行在安徽省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找到村镇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试点省份从现在的6个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区.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年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在分析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和金融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支持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强调要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农村建设和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服务存在缺陷、商业趋利性导致农村富余资金大量外流、信贷服务与落后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因此,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问题的研究对于现实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必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服务。同时,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将剌激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将为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带来广阔空间。农村信用社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农村信贷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物流建设已被列入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农村物流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供给短缺的成因及其金融需求的态势,并为化解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与金融供求矛盾的路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邓涛 《四川农场》2007,(2):26-31
一、新农村建设和国内消费需求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有两个目的:一是国家用财政积累资金加强对国内农村地区的建设,改变国内农村地区的面貌,因而这部分投资属于公共投资;二是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国内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笔者在此重点探讨第二个目的,分析新农村建设资金应该怎样使用才能起到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主动承担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积极作用。一、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为目标,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杠杆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农村绿色金融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指出农村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绿色金融供给主体价值驱动不足、需求主体需求不足、征信和监管成本较高以及绿色金融产品种类较少与创新不足等问题和挑战。对此提出了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乡村居民3个层面构建农村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的结果,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即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权责不对称和市场化水平低以及地区差异大,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大背景下,从供给主体体系、供给空间顺序和筹资渠道以及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创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邢凤龙 《现代农业》2006,(12):64-6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经济工业化等都必将产生旺盛的资金需求。但现阶段我国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农支出以及农业金融贷款,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极不相称。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农民自有资金积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城镇化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日益突出.该研究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二是金融机构覆盖范围窄,金融支持方式单一;三是金融支持力度地区差异大;四是民间金融发展困难重重.为此,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中金融机构所起作用的经验,为我国现阶段农村城镇化中金融支持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主要是:成本高、风险大、信用环境不佳、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和农村资金外流等。提出建立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措施以增加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东  左光宇  丰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98-6800
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在界定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现状及其层次: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呈"金字塔"型结构,最基础的一层是生产类农村公共产品,其次是生活类农村公共产品,最后是民主管理类农村公共产品。并提出实现其农村公共产品有效需求的对策:坚持以"顾客(农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存在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抑制,极大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消除农村金融抑制,进行金融深化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文中针对泰安地区农村存在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和需求型金融抑制,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以有效扩大农村金融供给,及采取措施刺激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填补投资短缺和消费不足这两大缺口,促使农村总供给和总需求正常增长,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榆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以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村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和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强力推动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使文明、民主、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9.
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领域的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促进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但在实际设立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目标和商业目标二者的冲突,加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不配套,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渐渐偏离了其初始定位。该文在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和市场定位现状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例,从客户主体、地区分布、经营规模、金融产品与业务主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只有找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己的市场定位,植根于农村,心系农户,才能打破我国农村市场金融资金供不应求的困境,从而找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