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氕、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2.
人工繁殖泥鳅苗的关键技术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吴江1、选择种鱼。泥鳅二龄性成熟,4~9月分批产卵,其中5~7月为产卵旺季,因此人工繁殖鳅苗直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达20℃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多粘液、腹部饱满或鼓胀的泥鳅作种鱼,一般要求雌鳅长1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泥鳅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大力推广,稻鳅综合种养的技术模式,已成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本文介绍了台湾泥鳅亲本培育技术,又从亲鳅的选择及雌雄鉴别、亲鳅的人工催产、产卵及受精、卵的孵化等方面阐述了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泥鳅是鲤形目,鳅科、花鳅属的鱼类。泥鳅的适应性强,能在多种水体中养殖,耐低氧,能够进行肠呼吸,病害少,食性杂,繁殖简单,运输方便,养殖成本低。现将本人多年来积累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1池塘养鳅池塘选址应找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点,即使在枯水季节也应能够满足鳅池的用水;土质应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专养鳅池面积100~300m2,池深80~100cm,水深30~50cm。鳅秋放养前15d生石灰清塘,10cm水深,每1m2用生石灰100g。通常鳅种下塘时间是每年的3月中旬,水温10℃左右,选择晴朗的中午进行,…  相似文献   

5.
催产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泥鳅后,就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鱼剂量为每g体重20~40IU,雄鱼减半,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一次注射。雌雄比例一般为1:2或1:3。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8时,注射后的鱼  相似文献   

6.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并具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利尿壮阳之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泥鳅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下面简要介绍其技术要点,供广大养鱼户参考。1亲鳅的选择与培育亲鳅可以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虾在安康地区三种养殖条件下生长情况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D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重率和体重体长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稻田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虾,y=0.0184x301984,R2=0.9506,雄虾,y=0.0113x3.4626,R2=0.9611,且雌虾生长匀速,雄虾生长异速,符合体重体长形态参数y=a*Lb;2根据个体出现率可知,水泥池和稻田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7.71cm~9.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8.21cm~10.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根据生长集中区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可知,5月份稻田个体增重率最高,为24.13%,土池塘最低;体重、体长比值随着体长的变化趋势表明,稻田虾呈线性变化,水泥池和土池塘虾变化呈"S"型,趋向线性变化.可以认为,克氏原螯虾可在安康地区正常生长,且本试验条件下5月份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稻田养鳅的苗种成本,武隆县沧沟乡一位村民在今年5月首次获得泥鳅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又于最近喜获秋季繁殖成功。据悉,该村民今年9月底进行泥鳅秋季繁殖,共催产3批:第一批催产亲鳅70组,获泥鳅水花10万尾;第二批催产亲鳅  相似文献   

9.
1生态习性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在自然状况下,刚孵出的泥鳅苗体长约0.3厘米,第2年10月体长可长到13厘米,体重15克左右。以小型甲壳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一般1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鱼类。繁殖期在5月中旬~8月上旬,水温18℃以上。盛产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及饲料搭配对台湾鳗鳅仔鱼生长速度、存活率的影响,研究设置1~5次/d的不同投喂频率试验和用6种不同饲料搭配组合(人工饲料组、人工饲料+破壁酵母组、人工饲料+EM菌乳液组、去壳丰年虾虾卵组、虾卵+破壁酵母组、虾卵+EM菌乳液组)投喂的生长试验,试验期为20 d,对试验鱼初始体长、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和存活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台湾鳗鳅仔鱼的生长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存活率则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投喂频率为2次/d的存活率最高,为62.0%,投喂频率为5次/d的存活率最低,为40.0%。人工饲料组的台湾鳗鳅仔鱼的生长速度、存活率最低,终末体长、体重分别为0.81 cm、0.004 g,存活率只有40.0%;去壳丰年虾虾卵+EM菌乳液组的生长速度、存活率最佳,终末体长、体重分别为1.3 cm、0.011 g,存活率高达60.0%。说明采用去壳丰年虾虾卵、人工饲料、EM菌乳液组合,按照3,4次/d投喂,台湾鳗鳅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最佳。  相似文献   

11.
泥鳅是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小型底栖经济鱼类。从亲鳅的选择、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卵的孵化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泥鳅的人工繁殖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泥鳅是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小型底栖经济鱼类.从亲鳅的选择、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卵的孵化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3.
1.优质挑选:亲虾选择标准应是虾体大、健康无病、无损伤、无畸形.雌虾体长14厘米,雄虾体长12厘米以上为宜.实践证明,低密度养殖大个体的亲虾,其成活率或利用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在居延海采集的大鳍鼓鳔鳅的形态特征、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采取鱼群长度频率分布"~(Petersen法)分析其种群年龄结构,采用脊椎骨年龄鉴定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对居延海大鳍鼓鳔鳅种群数量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恢复其种群规模的有效方法;居延海大鳍鼓鳔鳅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资源衰退和捕捞过度问题,应恢复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加强渔政管理,捕捞规格应限制为体长大于14.98cm,体重大于49.32g。依据测量分析结果推算出居延海大鳍鼓鳔鳅体长生长与年龄的拟合方程、体重生长与年龄的拟合方程、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对其种群恢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生活于水底的淤泥中.由于其体形小,成鳅一般体长10~20厘米,加之身体光滑,一般很难捕捉.这里介绍几种泥鳅的捕捞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0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重率和体重体长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稻田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虾,y=0.0184x3.1984,R2=0.9506,雄虾,y=0.0113x3.4626,R2=0.9611,且雌虾生长匀速,雄虾生长异速,符合体重体长形态参数y=a*Lb;2根据个体出现率可知,水泥池和稻田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7.71cm-9.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8.21cm-10.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根据生长集中区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可知,5月份稻田个体增重率最高,为24.13%,土池塘最低;体重、体长比值随着体长的变化趋势表明,稻田虾呈线性变化,水泥池和土池塘虾变化呈“S”型,趋向线性变化。可以认为,克氏原螯虾可在安康地区正常生长,且本试验条件下5月份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7.
宫民 《养殖技术顾问》2012,(11):247-247
1 亲鲤选择与饲养 选择标准为,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千克,雄鱼2冬龄1千克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亲鱼培育池塘1~2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千克.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应将雌雄分开.  相似文献   

18.
2001年8~9月间,对乌鲁木齐市市场鱼病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采集大口鲶5条,长35cm,体重250g;白鲢6条,长300m,体重300g;6条鲤鱼,体长27~35cm,体重450~600g;10条鲫鱼,鲫鱼长10~12cm,体重13g.  相似文献   

19.
台湾泥鳅是大鳞副泥鳅的改良品种,在人工繁殖中存在产后母鳅死亡率高和杀雄取精的现象。为了避免杀雄取精和提高产后母鳅成活率,采用产前抗应激营养强化、低创法注射催产素、低创法取卵取精以及产后护理与康复等系列措施,可提高产后亲鳅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正>南非波尔山羊是经过40多年严格选育而成的,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肉用山羊品种,因其体格高大,成年公羊体重90kg,体高75~90cm,体长85~95cm,母羊体重65~75kg,体高65~75cm,体长70~85cm;生长发育快,波尔山羊的平均初生重4.15kg,日增重123.7g,在强度肥育下日增重可达204~291g,在100日龄时公羊体重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