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室内观赏植物甲醛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不同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大小,为采用植物治理居室内有害物质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选用4种常用的植物材料,将盆土与植物地上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内,进行甲醛熏蒸,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为标准,进行排序比较,选出对甲醛敏感的植物。结果表明,(1)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大小依次为: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e)、文竹(Aspargus plumosus)。(2)文竹对甲醛感应敏感,可作为甲醛监测植物。(3)在甲醛浓度为6 mg/m3和12 mg/m3时,碰碰香、豆瓣绿、吊竹梅吸收甲醛的量随着甲醛浓度的倍增而倍增。在甲醛浓度为24 mg/m3以上时,碰碰香、吊竹梅对甲醛的吸收率逐渐下降,而豆瓣绿对甲醛的吸收率保持在稳定状态,无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7种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桂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266-269
为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筛选出净化能力强的植物种类,以7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为试材,采用气体密封舱熏气法,进行甲醛熏气处理,以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大小,同时测定了熏气前后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POD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被测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有效吸收甲醛,单位面积吸收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椒草、吉祥草、一叶兰、燕子掌、紫背竹芋、锦巢凤梨、一品红。不同植物在甲醛熏气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害反应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椒草、吉祥草、一叶兰、燕子掌、紫背竹芋、锦巢凤梨等对甲醛的综合净化能力和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作用途径与转化机理、影响因素及植物的生理与分子耐受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不同室内观赏植物对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甲醛、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的清除能力不同,且同种植物对不同室内污染物的净化具有选择特性。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自身新陈代谢途径将其分解、转化或作为碳源同化,但不同处理下,相关代谢酶的作用并不相同,信号转导与代谢通路亟待深入研究。植物种类、空气污染物分子特性、气孔与角质层的成分、植物叶面积、光照条件与光合作用类型等均会影响植物的净化效率。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与自身对污染物的抵抗能力无明显正相关性。笔者认为还需进一步强化高效净化植物的筛选、深入研究复合污染问题与联合修复技术、改善实验装置、持续考察净化过程、加速代谢组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净化与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室内植物对甲醛净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净化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笔者简述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净化甲醛的重要性。与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等技术相比,植物净化甲醛技术具有自然、环保、操作简单的特点,已经成为室内甲醛净化和室内植物景观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之一。综述植物净化甲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吸附净化、代谢净化及根际微生物的降解净化等3方面阐述植物净化甲醛的机理,介绍植物净化甲醛的毒理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室内装饰材料受热潮解会放出甲醛气体,而甲醛也成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植物吸收可以对室内甲醛进行消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POD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防御酶,其活性高低与植物甲醛耐受性相关。通过对不同园艺植物经甲醛处理后POD活性的测定,找到有效降低甲醛污染的植物,为室内甲醛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和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1膜3行等行距(76 cm+76cm+76 cm)低密度、1膜6行宽窄行(66 cm+10 cm)高密度及1膜3行等行距(76 cm+76 cm+76 cm)双株高密度3种配置方式进行试验。【结果】等行距低密度下,棉花生育前期生长旺盛,叶面积指数与光吸收率迅速增加至最高值;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吸收率下降幅度分别为10.4%~13.6%、3.7%~4.2%,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且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产量最高。【结论】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实现高产的生理基础主要是: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吸收率增长迅速,干物质积累较快;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吸收率下降缓慢,能维持较高水平,光合生产能力较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诱导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研究目的】水杨酸 (Salicylic acid,SA) 能诱导植物提高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冷胁迫等)的能力。为研究SA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瓜 (“新优30”) 幼苗为试材,用SA (3mmol/L,pH6.0) 溶液和蒸馏水处理后,经7℃冷胁迫48h,提取叶片总RNA并反转录cDNA,【结果】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出12个差异表达cDNA片段,经反向斑点杂交验证其中2个(SICCL_1 和SICCL_2)为高差异表达片段。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SICCL_1与甜瓜中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相关基因AM734282有88%同源性;SICCL_2与毛柽柳中NaHCO3胁迫相关基因THL24h-106有86% 同源性。【结论】由此推测,SA诱导植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可能是通过诱导植物某些相同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正熏蒸消毒是利用福尔马林(40%甲醛水溶液)与高锰酸钾作用,快速释放甲醛气体,经过一定时间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使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对孵化场、种蛋、鸡舍等进行熏蒸消毒,省时、省力且效果良好,被养鸡场广泛采用。实际生产中,养鸡户往往遇到熏蒸消毒鸡舍效果不佳、种蛋熏蒸消毒过度等问题,对鸡群或种蛋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将熏蒸消毒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熏蒸消毒基本要求1.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及其植物抗病毒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功能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方法】它是指一些小的双链RNA分子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结果】本文就RNA干扰的作用机制、RNA干扰与植物病毒间的互作以及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论】随着RNAi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NAi必将成为遗传育种工作者培育抗病毒植物的有力手段,促进植物抗病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图像的玉米叶面积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采用数码相机获取数字图像,建立使用Visual C++6.0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玉米叶面积测量的方法。【方法】首先,用数码相机拍摄挂在墙上粘贴着玉米叶片的参照白板来获得数字图像。然后提取图像的蓝色分量,利用中值滤波、膨胀、腐蚀等方法去除图像噪声,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阈值分割目标。接着进行区域标记与区域像素数统计,区域像素数结合图像分辨率就可以获得玉米叶片的实际面积。【结果】与直尺法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比直尺法更精确,【结论】此种拍摄方法避免了几何畸变的产生。蓝色分量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差异最大,便于分割。  相似文献   

11.
3种室内观叶植物对甲醛的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吊兰、龙舌兰和广东万年青为对象研究了三种室内观叶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 三种植物对甲醛均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其大小表现为吊兰>龙舌兰>广东万年青。甲醛污染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上升,不同植物类型变化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具备释放负离子功能室内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研究,筛选出可产生较高浓度负离子的室内植物,以保持和提高室内环境的负离子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密封的玻璃室(80 cm ×80 cm ×80 cm)内对天南星科、百合科等25个科中的36种植物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桑科的琴叶榕(Ficus lyrata)产生的负离子浓度最大达76 ions/cm3,景天科的玉树(Crassula portulacea)最低为26 ions/cm3。以全天的均值来看,蓬莱松(Asparagus myrioeladus)和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的负离子浓度为43 ions/cm3最高,是对照试验的2.4倍。大部分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负离子浓度都表现出白天时段高于夜晚时段。植物在不同时段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值除个别植物变化幅度较大外,大部分植物在全天的浓度值都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和植物吸收对室内空气甲醛净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本实验以绿萝、常春藤与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箱法进行了净化甲醛能力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绿萝、常春藤与活性炭均对室内甲醛有良好的净化作用,24 h后的甲醛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常春藤+活性炭(甲醛去除率38.27%)>常春藤(34.31%)>绿萝+活性炭(32.20%)>绿萝(5.61%)>活性炭(3.73%);10天后的净化效果排序为:常春藤+活性炭(69.91%)>绿萝+活性炭(64.28%)>常春藤(60.44%)>活性炭(57.50%)>绿萝(24.99%)。植物与活性炭联合作用对甲醛净化效果比单一用植物或活性炭效果好,而且长期作用比短期作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The 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ay length (DL) on plant and especially nodule development of fababeans ( Vicia faba L.) and grasspeas ( Lathyrus sativus L.) was the aim of these experiments. For that, experiments in growth chambers (Exp. 1) with DL of 10, 13, 16 and 19 hours and an experiment in vegetation boxes (Exp. 2) with DL of 7, 10, 13 hours and natural DL as control (CON) were conducted.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s was studied by 6 and 7 harvests (HA) respectively beginning at 27 and 31 days after emergence (DAE)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consecutive determinations of leaf area, dry matter (DM) of the different plant organs and nodule number.
Total- and pod-DM of both species increased with higher DL (19 h, CON). Nodule-DM was positive influenced by longer assimilation duration and bigger leaf areas of the higher DL treatments. With onset of pod ripening, which occurred early under higher DL, lower nodule-DM was determined due to the beginning of nodule senescence. Under 19 h DL the fababeans established highest nodule-DM, 1,100 mg/plant, whereas the grasspea 410 mg only. Nodules under shorter DL (7 h, 10 h) showed less intensive red tissue and less nodules > 6 mm diameter. The grasspea established more bigger nodules than the fababeans. Total nodule number was not unequivocal affected by DL, however, it increased with the course of vegetation. Senescence of nodules was most evident at time of highest growth rates of the pod-DM.  相似文献   

15.
雪松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及杀菌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雪松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份,主要为1R-α-蒎烯、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石竹烯等;研究了雪松对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雪松具有较强的清除微生物能力,其能力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这种差异与其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及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河子棉区高密条件下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新疆石河子5个棉花主栽品种全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生长参数、产量和盛铃期的冠层结构、光渗透能力和光分布等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速率、铃生长率以及子棉产量等均与总受光量呈正相关关系,净同化率则与单位叶面积受光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受光量是决定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单位叶面积受光量即光的渗透能力与单位土地面积总受光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LAI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冠层结构也是影响冠层受光量的主要因素;总受光量与LA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LAI最大值并未达到最适宜水平。新疆地区棉花高产棉田的主要特征可以总结为叶数少、叶片大、冠层结构为椭圆形。由于叶面积指数尚未达到最适宜水平,增加种植密度可能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