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文成县在樟台乡双季稻区推行了茄子(杭茄3号)—水稻(汕优10号)—蔬菜(早熟5号)新三熟栽培模式,简称“两菜一稻”。其中杭茄3号、汕优10号各124hm~2,早熟5号80hm~2,全年复种面积为328hm~2,总产值达1062.2万元。据对樟岭村5农户的调查,“两菜一稻”每667m~2产值达6336.58元,扣除成本,净收入4552.85元,比连作稻每667m~2净增514.5元,总增4038.35元。这种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既有效地抑制了茄子青枯病和田间稗草,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使菜稻获得双丰收。其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蔡影 《中国蔬菜》2006,1(12):47-47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土地、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江苏省新沂市探索并大力推广水稻-菠菜-菜用花生的种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水稻-小麦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保留了稳产、高产的水稻,用两茬蔬菜替代了效益较低的小麦,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水稻-小麦一年两熟轮作区推广。水稻于5月初育秧,7月上旬移栽大田,10月上旬收获结束;随后播种菠菜,翌年3月中下旬收获结束;随后播种菜用花生,6月下旬可以起收上市,7月初收获结束。一般水稻每667m^2产量650kg,产值1300元,菠菜每667m^2产量2000kg,产值2000元,菜用花生每667m^2产量1200kg,产值1800元,每年每667m^2总产值5000元以上,纯收入4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农民收入,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局蔬菜办公室从2002年开始推广洋葱—无籽西瓜—青花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宁陵县阳驿乡、柳河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生产格局,种植面积已达800hm^2。每667m^2洋葱产量6000kg,产值4200元,纯收入3800元;每667m^2无籽西瓜产量4000kg,产值2400元,纯收入2100元;每667m^2青花菜产量1000kg,产值2400元,纯收入2000元。每667m^2全年产值9000元,纯收入7900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普及发展,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近年来充分利用当地冬季温、光、水资源优势,应用猪—沼—菜—菜—稻模式,大面积发展稻茬辣椒套种春豇豆。一般每667m2辣椒产量1800~2500kg,产值2500~3500元;豇豆产量1500~2000kg,产值2100~2800元;水稻产量500kg  相似文献   

5.
冬春番茄-水稻-秋冬菜豆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稻-菜栽培技术是一种成熟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冬春番茄-水稻-秋冬菜豆“1年3季”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番茄每667 m2产值9 000~10 000元;水稻每667 m2产量一般500 kg,产值约1 500元;菜豆每667 m2产值3 000~3 800元,1年3季合计每667 m2产值高达13 500~15 300元。  相似文献   

6.
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的绥阳县位于贵州黔北腹地,土地较肥沃。绥阳县近年来改变传统的油菜—水稻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将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进行了黑皮冬瓜—大白菜套种大葱一年两熟三收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每667 m2总产值达2.04万元,经济效益较高,值得国内同类型地区借鉴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鲜食毛豆—单季稻—萝卜三熟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毛豆—单季稻—萝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作物轮作问题,改善了农田土壤性状和生态环境,而且充分利用了耕地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三季每667 m2产值达5 800元、净收入4 500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龚万海 《蔬菜》2017,(8):29-30
依据作物间套复种原理及相关蔬菜生物学特性,探索出皖南地区大棚毛豆—丝瓜—夏芹—莴笋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并总结了各蔬菜品种的茬口安排、技术要点及效益情况,可实现每667m~2产毛豆400kg、丝瓜750kg、夏芹4000kg、莴笋2500kg,667m~2总产值可达29000元。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们在本镇蔬菜科技示范园探索出越冬菜、洋葱、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每667m~2可收获越冬菜500kg、洋葱2000kg、鲜食玉米3000kg,667m~2产值8000元,纯收入7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大镇在10公顷(hm2)钢管塑料大棚中采用茄-菜-稻多熟栽培模式(以下简称两菜一稻),获得了较高的产值和效益。平均每亩(667m2)产量3735.3公斤(kg),产值9711.4元(最高达14480元),净收入8631.4元,其中茄子每亩产量2340.3公斤,产值7020.9元;蔬菜825公斤,产值1750元;水稻570公斤,产值940.5元。比露地一茄一稻栽培平均每亩年增加纯收入4598.6元。虽然大棚栽培比露地成本和投工数分别增加506元和16个,但每个用工获得纯利可提高52.8元。现将两菜一稻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1.1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早熟的杭茄3号…  相似文献   

11.
为使农田种植效益进一步提升,浙江松阳县农业局粮油站推广鲜食蚕豆套种毛芋-秋马铃薯种植模式,经试验表明,该模式一年三熟每667 m2产值可达8510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1872元,每667 m2净收入达663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本区农田稳粮增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们在本镇蔬菜科技示范园探索出越冬菜、洋葱、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每667 m2可收获越冬菜500 kg、洋葱200 kg、鲜食玉米3000 kg,667m2产值8000元,纯收入7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菜-椒-菜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利润8742.2元,较单种1季辣椒利润增加6035.4元,增幅为222.97%。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滦南县方各庄镇高各庄村采用地膜春甘蓝—大葱—秋季大白菜一年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村每年种植规模达53.3hm2,并辐射周围村镇,2007年种植面积达133.3hm2。这种栽培模式生产技术简单,低成本高效益,平均每667m2产值8500~9500元,除去生产成本1500~2000元,平均每667m2利润6500~8000元。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余姚市农技人员摸索出了越冬绿花菜—春夏黄瓜—秋冬包心芥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年产量9 500 kg,产值10 000元,纯收入5 500元。栽培过程中,注意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市潼南县选育出了适宜丘陵瘠薄地种植的耐旱大豆品种潼豆9769、潼豆9923,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麦—苕"、"油—苕"两熟变"麦—豆/苕"、"油—豆/苕"三熟的耕作制度,并总结出了农艺措施,在当地示范推广已具一定规模。三熟制比原来的两熟制实现每667m2增收大豆60~92kg,新增纯收益200元以上;在增加收益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养分良性循环,耕地用养结合,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遂昌县是浙江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县,常年杂交稻制种量800~1000t。为进一步巩固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合理轮作,改良土壤,近年来我们总结出蚕豆—杂交水稻制种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蚕豆667m2产量1750kg、产值5250元,杂交稻制种667m2产量278.3kg、产值3196.7元,全年667m2产值8446.7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金华市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指导菜农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2014年在婺城区雅畈镇三村里村蔬菜种植大户汪桂堂大棚中,示范推广了大棚番茄—瓠瓜—莴笋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效益显著,667 m2番茄产量8 500 kg、产值17 000元,瓠瓜产量6 000 kg、产值13 000元,莴笋产量6 000 kg、产值10 000元,667 m2年产值达4万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糯玉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型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由于其栽培相对简便,经济效益明显,深受种植户欢迎。两熟鲜食糯玉米三熟青菜,一年五熟栽培模式,667m2总产量可达7234kg,667m2产值13921元左右,净收入10499元以上,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土壤质量。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郑州市郊县农民摸索出了春甘蓝-夏玉米-秋萝卜2菜1粮1年3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甘蓝667m2产量4000kg、产值4800元左右,玉米667m2产量800kg、产值1600元左右,萝卜667m2产量5000kg、产值4000元左右,每667m2总产值达10600多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早春栽培甘蓝应选用早熟、高产、耐低温、抗抽薹的抗病品种,如中甘21号、中甘192等,3月中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