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5-195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研究入手,综述芸薹属作物抽薹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在整个芸薹属中通过其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共线性,从相关基因群的遗传演变角度对相关基因进行统一性研究还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抽薹及开花对于芸薹属作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性状,对该性状的深入研究对芸薹属作物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通过综述芸薹属作物抽薹开花调控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芸薹属作物的研究仍主要在确定具体基因位点标记和基因功能方面,而对相关基因的整体系统研究还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缘杂交在作物性状改良、新类型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方面意义重大,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远缘杂交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中获取雄性不育系、获得抗病性、改良农艺性状和创造芸薹属作物新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对芸薹属作物远缘杂交育种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芸薹属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芸薹属植物再生系统建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从转化方法、影响转化的因素、筛选标记及目的基因的研究等方面对芸薹属植物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西南园艺》2011,(5):60-60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2011年8月29日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家主导、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白菜全基因组研究成果,这标志着我国以白菜类作物为代表的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取得国际领先地位,这项成果对白菜类作物和其他芸薹属类作物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开花是芸薹属蔬菜作物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有4条途径调控开花:春化途径,光周期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自主途径。尽管这4条途径分别受不同的基因网络调节,但最终都汇集到相同的开花路径整合子。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借鉴,综述了芸薹属蔬菜花期调控中春化途径和自主途径关键基因FLC、光周期途径中关键基因CO和赤霉素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开花信号整合子中的核心调节作用,并对芸薹属蔬菜花期调控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芸薹属作物抗芜菁花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芸薹属作物芜菁花叶病毒的分子特性、TuMV 株系分化及检测方法、芸薹属作物抗TuMV的遗传和分子标记、转基因创造新种质、抗源材料的筛选与抗病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地综述, 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霜霉病是世界范围内芸薹属蔬菜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为卵菌门无色霜霉属寄生无色霜霉(Hyaloperonos poraparasitica),叶片是病菌最主要的为害部位,植株发病后叶片出现枯黄症状,导致芸薹属蔬菜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时可减产20%~60%,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制约我国芸薹属蔬菜产业的发展。虽然霜霉病为害严重,但目前对于芸薹属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认知还存在不足。本文从芸薹属蔬菜霜霉病的发生为害、防治措施、抗性遗传规律、分子标记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括,并对未来芸薹属霜霉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及不育相关基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和形态观察法,对大白菜hau胞质雄性不育材料6w-9605A的2个遗传世代(F1和BC6)的染色体数和花器官进行鉴定。结果表明:F1染色体数为28条;BC6染色体数为20条,与白菜的染色体数相同。6w-9605A的花药呈三角形,干瘪无花粉,败育彻底。利用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基因线粒体保守序列设计3对引物,在6w-9605A中扩增出867 bp的片段。基因预测显示,在线粒体基因atp6的下游产生1个新的开放阅读框为orf288,与目前报道的芸薹属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24、orf138等均不相同,这种新的基因结构特点极有可能就是大白菜hau胞质不育系6w-9605A产生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芸薹属是十字花科中最有经济价值的属[1],包含40余个种,中国境内有15个种和1个变种、1个变型.常见的作物如芜菁、甘蓝、白菜、芥菜分别属于芸薹属下的芸薹种、甘蓝种、白菜种和芥菜种.芸薹属不同种作物有各自的优势,例如大白菜和芜菁抗根肿病[2~4],白菜型油菜具有营养生长旺盛、早熟、抗寒、黄籽等优点[5].可以通过种间远...  相似文献   

11.
白茎千筋京水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璐璐 《蔬菜》1997,(2):12-12
白茎千筋京水菜10008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饶璐璐白茎千筋京水菜是我们近年来从日本国引进的一种外型新颖、含矿物质营养丰富、高钾低钠盐的蔬菜新品种。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至二年生作物,外观介于不结球白菜与花叶芥菜之间,风味类似于不结球小白菜,具有十字花科芸薹...  相似文献   

12.
芸薹属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钢  曹家树  陈杭 《园艺学报》1999,26(6):384-390
综述了芸薹属植物分子标记技术、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组比较及基因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燕  侯坤兰 《长江蔬菜》2015,(20):65-69
采用 Trizol 试剂法从榨菜叶中提取 RNA,采用 RT-PCR 技术扩增得到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利用 DNAman7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测得的保守序列与菜心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比对,翻译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与芸薹属油菜、菜心、甘蓝、芥菜等序列进行相应的比对。结果表明,采用 Trizol 试剂法能获得320 bp 的基因保守序列;与甘蓝、菜心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比对结果的 Identity 为97.12%;与芸薹属油菜、菜心、甘蓝等进行相应的翻译核苷酸和翻译成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序列的覆盖度与相似度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蔬菜》2014,(3):74-74
由英国华威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先正达种子公司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组描述了如何赋予芸薹属植物抵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抗性的机制。这一发现使作物实现持久抗性成为可能,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芸薹属植物——油菜。  相似文献   

15.
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communis Tsen et lee)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不结球白菜变种,是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异花传粉,杂种优势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白菜类作物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地理来源的18份不同类型的白菜类作物(Brassica campestris L.)为试材,对其ITS区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构建NJ系统树,研究白菜类作物ITS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白菜类作物中不同类型材料的ITS序列没有明显变异,序列非常保守;白菜类作物与芸薹属其他种间存在明显变异。芸薹属中的基本种内的变种间没有明显变异;复合种内的变种间有明显变异,分别倾向于禹氏三角(U-triangle)假说推测的父母本。  相似文献   

17.
萝卜细胞质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70年代,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已被转育到芸薹属的蔬菜和油菜上。然而,由于这类遗传上远缘的异质杂种存在着一些缺陷,至今尚未在生产上应用。国内外对这类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时有报道。本文在广泛阅读资料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起源、特征特性和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来源 最早的不育源是Ogura(小仓,1968)在日本某萝卜品种田种田中发现的,并经试验证明不育性由细胞质基因和2对隐性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该不育源被称为Ogura不育源。 Bannerot等(1974)首先将Ogura不育细胞质转育到芸薹属作物上。他们用Og…  相似文献   

18.
白菜类蔬菜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及再生株基因型分离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较容易获得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现已有芸薹属6个种的不同作物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的报道.利用小孢子培养新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可以大幅度地加快育种选育进程,特别是在育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容易快速纯合育种材料,加快育种进程.在白菜育种中,采用小孢子技术培育一个新品种的时间可以由常规育种的6~8年缩短到3~4年.  相似文献   

19.
正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丰富的营养,是全世界最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目前,甘蓝相关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包括解析基本基因组结构,发表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评估甘蓝多样性和驯化过程,以及鉴定与园艺品质和生物或非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基因组区域或候选基因。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青花菜栽培种和原始种的生长特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FISH 技术在芸薹属作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SH 技术是进行基因和重复DNA 序列在染色体上可视化作图的精确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特异核苷酸序列的物理作图、基因组或染色体的识别、DNA 序列的定量分析以及着丝粒、染色质空间结构分析等方面。综述了FISH 技术在芸薹属作物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进展,并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