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在西瓜植株生长前期用3种浓度的62.5 g/L精甲·咯菌腈SC加益施帮氨基酸水溶肥灌根,并结合32.5%苯甲·嘧菌酯SC加20%噻唑锌SC叶面喷雾对西瓜生长的影响及主要病害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用62.5 g/L精甲·咯菌腈SC 1 000倍液加益施帮氨基酸水溶肥750倍液(每株用量750 mL)灌根,且每隔10 d用32.5%苯甲·嘧菌酯SC 1 500倍液加20%噻唑锌SC 500倍液叶面喷雾,对西瓜叶枯病、根腐病的防效优异,并能促进西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溃疡病是海南柑橘上的重要检疫性细菌病害,笔者选择4种药剂,对11年生绿橙进行溃疡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8%辛菌胺醋酸盐6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春、秋梢防效分别为89.53%和84.97%,显著或极显著优于20%噻唑锌SC 500倍液、77%硫酸铜钙WP 600倍液、20%噻菌铜SC 500倍液,是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冷鹏 《烟台果树》2010,(1):17-17
<正>2009年我们用20%噻唑锌与80%代森锰锌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小区试验结果显示,20%噻唑锌SC500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81.39%,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66.67%,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溃疡病是毁灭性病害,目前化学防治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试验采用碧生20%(噻唑锌)悬浮剂、可杀得1 01、农用链霉素72%可溶性粉剂、1.8%辛茵胺和有机硅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进行药效研究。结果表明,蓰用链霉素72%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最好,碧生20%(噻唑锌)悬浮剂、可杀得1 01、1.8%辛菌胺防治效果其次,且这5种药剂之间药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噻唑锌是噻二唑类有机锌新型杀菌剂.笔者进行了20%噻唑锌悬浮剂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表明,其5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为81.39%,对轮纹烂果病防效为91.14%,对苹果果实品相及叶片表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噻唑锌是噻二唑类有机锌新型杀菌剂。笔者进行了20%噻唑锌悬浮剂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表明,其5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为81.39%,对轮纹烂果病防效为91.14%,对苹果果实品相及叶片表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柑橘疮痂病是影响柑橘果实品质和柑橘生长的一类主要病害,一般在春季的春梢萌发期和花谢2/3的幼果初期容易侵染。20%噻唑锌SC是浙江新农化工推出的最新专利产品,具有良好的防病杀菌作用,为此结合柑橘的物候期对其防治柑橘疮痂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大孙庄黄桃园进行。供试品种为6年生的NJC83.园片土壤偏黏,中性略酸,肥力中等,树形为开心形,桃细菌性穿孔病常年发生且较重。供试药剂20%噻唑锌SC(悬浮剂,含杂环有机锌杀菌剂,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设500、  相似文献   

9.
金伟 《蔬菜》2015,(2):8-9
为了了解噻唑锌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20%噻唑锌悬浮剂与常规药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相隔7 d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2次,对黄瓜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产安全性良好,可作为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轮换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有效药剂,将20%噻唑锌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40%甲醛水乳剂、33.5%喹啉铜悬浮剂、99%对苯二酚可湿性粉剂、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22.4%氟唑菌苯胺悬浮剂、50%氯溴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种化学药剂,采用药剂浸种或沟喷带病种薯两种方法,进行马铃薯疮痂病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对马铃薯出苗均无药害并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防效介于30.15%~70.61%之间,其中33.5%喹啉铜200倍液浸种的效果最好,为70.61%;20%噻唑锌500倍液沟喷的效果最好,为70.12%。  相似文献   

11.
化学防治是柑桔溃疡病防治的主要手段,目前由于铜制剂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柑桔溃疡病菌对铜制剂抗性增加和柑桔红蜘蛛再猖獗的问题。在广西灵川一个历年柑桔溃疡病发生严重的果园中,针对脐橙夏梢柑桔溃疡病的防控,以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对20%噻唑锌悬浮剂常规叶面喷施(40%夏梢长出2 cm时喷第一次,此后间隔10 d再喷2次)及"一灌两喷法"用药(萌梢前15 d,40 mL/株灌根一次;15 d后40%梢长出2 cm时用400倍液叶面喷施2次,间隔10 d一次)的防治效果及残留进行测定,并开展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噻唑锌"一灌两喷法"田间用药防治柑桔溃疡病的效果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噻唑锌及氢氧化铜常规叶面喷施;噻唑锌"一灌两喷法"用药后45 d检测果实上的残留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在培养基上,噻唑锌对柑桔溃疡病菌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翠贝DF、粉锈宁WP、好力克SC等5种杀茵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50%翠贝DF3000倍液与40%福星EC3000倍液、43%好力克SC3000倍液、12.5%烯唑醇WP3000倍液和20%粉锈宁WPS00倍液均为防治黄瓜白粉病较好的药剂品种。其中,以50%翠贝DF3000倍液的药效表现最好,3次药后10d的防效达到97.89%,显著优于同剂量的其它药剂;而43%好力克SC3000倍液、40%福星EC3000倍液、12.5%烯唑醇WP3000倍液和20%粉锈宁WPS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9.09%、86.7%、84.42%和83.79%,4种药剂之间的药效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核桃黑斑病菌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俊 《北方园艺》2017,(9):103-106
以核桃黑斑病致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juglandis)为供试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8种杀菌剂及复配制剂对核桃黑斑病致病菌的药效,以期为园地核桃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核桃黑斑病菌对不同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46.1%氢氧化铜SC,27.12%碱式硫酸铜SC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PX的敏感性最高,EC_(50)值分别为0.492 2、0.704 0、0.764 3μg·mL~(-1);对2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47%春雷·王铜SC和保果灵复配及保果灵1号AS(白)的敏感性次之,EC_(50)值介于1~4μg·mL~(-1);对保果灵1号AS(褐)最不敏感,其EC_(50)值为17.143 8μg·mL~(-1)。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噻唑锌悬浮剂等药剂开展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每667m~2施药量160mL防效较佳,达76.46%,且对生物安全,可在杧果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SC、31%丙环·福美双(美金子)SC进行对梨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在8月9日、23日分别进行2次用药后,31%丙环·福美双(美金子)SC 1000倍液对梨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梨果外观光洁、果点小而疏,建议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是我县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常见性毁灭性病害。该病能使黄瓜产量显著下降,减产幅度为30%-50%。为大面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96年我们引进了美国氰胺公司的69%安克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取得了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69%安克锰锌WP(美国氰胺公司生产);72%克露WP(美国杜邦公司生产);58%瑞毒零锰锋WP(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生产)。 (二)供试作物:日本“常盘”黄瓜。 (三)试验方法:试验在本县绿华幸和公司蔬菜基地上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安克锰锌600倍,安克锰锌800倍,克露800倍,瑞毒霉锰锌800倍及清水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8m~2。5月23日喷第1次药,以后分别于5月29日、6月6日喷第2、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参试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溃疡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以3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防效最好,达86.18%;30%噻唑锌悬浮剂与GF-1330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好于对照农药77%硫酸铜钙WP,防效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8.
1 试材与方法 1.1 供试药刹 20%噻唑锌悬浮剂(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3%喹啉铜悬浮剂(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2%农用链霉素悬浮剂(北京腾飞科技农业发展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辣椒疫霉菌的分离纯化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张家口市辣椒疫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经鉴定该菌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抑菌效果最好的是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抑制率为71.38%;其次是嘧菌·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和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抑制率分别为66.89%和62.35%;抑制效果最差的是66.6%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倍液,抑制率为22.67%.  相似文献   

20.
1 草莓苗期病害 主要是炭疽病、猝倒病、茎枯病、叶斑病。发病原因是地面温度过高,一般在七八月份,温度在35℃以上发病严重,特别是在雨后发病更为突出。对苗期的病害,生态防治可间作高秆作物或用遮阴网。药物防治:苗期最有效、最安全的药剂是25%卡菌丹,667m2用50g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施。这种药剂有独特的杀菌、杀病毒作用,效果明显,可与1:3:240倍的波尔多液、70%的甲基托布津粉剂800倍、90%的乙磷铝粉剂600倍交替使用,间隔15天喷1次。育苗前可用20%的土菌一次净粉剂500倍作土壤处理。发病高峰期可用20%的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作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