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农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建省长泰县雪美洋土地整理区为例,分析了项目区农地整理的工程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地整理工程措施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分层综合评价法,对项目区农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荔波示范区为研究区,提出土地整理项目中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基于生态敏感度评价划分土地整理重点区、自然植被保育区、林缘植被保护区、河流生态重建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区等土地整理分区,其次依照耗费距离模型选择最小耗费路径构建生境廊道,依照景观生态学原理确定景观中需保护的关键生态节点,并通过地力恢复、灌排、道路与植被恢复等土地整理工程的生态化处理达成不同分区中的土地整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协调了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为建立可持续的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理念与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农地整理活动,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几百亿元资金进行农地整理。但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忽视了农地质量的提高。因此,该文从农地可持续利用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内涵,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内容和编制原则,并以长泰县雪美洋项目区为例,将农地可持续利用理念融进了项目规划编制过程,编制了规划方案。最后,选用具有代表性的13个指标对项目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按规划要求实施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显著的改善,经济收益有明显的提高,公众满意,极大地促进了农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农地渠道与生态工法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台湾地区之农田灌溉、排水渠道与农田水路,以往多以输水效益、结构体之安定性为考量。如今自然生态环境保育意识抬头,农地之排水渠道,除须符合一般之规划设计外,更需考量生态之效益,复育逐渐丧失之水路生态空间且影响水生动植物正常栖息与繁衍的生态系统。本研究针对台湾地区农地排水渠道之发展过程、规划设计及相关效益之分析,以探讨渠道生态工法之必要、可行性与其综合效益,期能作为排水渠道生态工法之推广依据,并唤起对日益恶化之农地生态环境的保育与关怀。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土地整理工程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自2002年开始开设"土地整理工程"专栏,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研究领域和内涵的不断拓展,2020年5月第9期开始,"土地整理工程"专栏更名为"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该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业工程学报》"土地整理工程"专栏2002—2020年期间刊发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土地资源保障与国土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战略提供支撑。研究发现: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评价、农地整理、耕地质量与安全、3S和土地信息技术、工矿废弃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生态、土地修复、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节约用地、乡村空间格局与发展、耕地开发、市地整理等方向;土地评价、农地整理和耕地质量与安全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发文量分别占比10.52%、10.16%和8.51%;围绕土地评价、农地整理、耕地质量与安全、3S和土地信息技术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方向,"土地整理工程专栏"形成了10个在全国处于领先研究地位的作者合作网络组团,以及5个关键词聚类;"土地整理工程专栏"刊发论文覆盖了土地整理工程的各个方向,近年来学者们更加关注生态化土地整治,基于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来构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分析土地整治的生态效应,同时关注土地整治单项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与修复技术、农村居民点的格局演变与布局优化等内容。未来土地资源保障与国土生态安全研究将更注重"系统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理论、方法和机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统一修复、综合治理";借助基础信息大数据,开展自然资源一张图智能化管理研究,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6.
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试验及生态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计由灌排合一生态环沟、生态景观型斗渠和斗沟组成的新型土地整治灌排系统,以上海市临港土地整治项目区为试验场地进行不同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对比试验,最后引入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分析其产生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1)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涵盖稻田-萍-鱼-蔬菜种植版互利共生系统和生态环沟-迂回式生化塘-斗沟湿地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实现了稻田养鱼和农业现代化经营共赢;同时在土地整治灌排系统稻田排水口处设置迂回式生化塘,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通过植物吸收和截留、基质和底泥吸附及细菌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在水稻生长周期6-10月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其他灌排系统,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57%、78.99%、69.77%、73.74%;3)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带来的(正,负)生态响应中,正响应为4.95万元,是负响应的45倍,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和提供美学景观等功能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卫星遥感影像在农田灌排系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监督分类、NDVI指数、屏幕数字化等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簸箕李灌区开展农田灌排系统识别的应用研究。在对采用卫星遥感影像(SPOT、LANDSAT、ERS)识别的灌区农田灌排沟渠可视化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的基础上,完成对农田灌排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得到灌排沟渠在灌区内的分布状况及总长度估值。研究表明,对SPOT XS影像进行屏幕数字化处理似乎是用来识别农田灌排沟渠的理想途径,估算的灌区干、支、斗三级沟渠的总长度具有较好的精度,然而要对农田灌排系统进行精确地分级划类还有赖于遥感识别技术、GPS定位方法与实地调查工作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设计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开展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是实现土地整治多功能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以上海市金泽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评价项目区景观格局与污染风险,提出江南水乡景观重建的土地整治目标。依据不同类型景观基底及生态功能需求设计景观调整优化模式:水系景观整治模式通过河网贯通、圩堤建设与堤边绿化,提高湖、河、塘的景观连通度;点源污染整治设置"乔灌草"缓冲带,提高隔离防护功能;基本农田整治模式强调田块撤并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景观生产功能;村庄整治模式建设生活基础服务与休闲观光设施,改善村庄景观的生活休闲功能。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与传统的农地整治,在模式设计的思路与工程设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农地整理是增加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地整理区位选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该文将其与生态安全、城镇发展相耦合,运用竞租模型、生态安全理论综合分析了新增耕地潜力、生态环境、土地非农化对农地整理区位选择的影响,形成了农地整理区位选择的研究框架,构建了农地整理区位选择指标体系。在此框架下,以宿迁市宿豫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应用构建的区位选择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最佳的农地整理区位。结果表明,宿豫区农地整理的优选区位主要位于新沂河以南沂沭平原中部地区、骆马湖以西黄泛平原北部地区,这些区域河流湖泊较少,远离中心城区与工业区,亦是宿豫传统农业区。该研究为科学理性地开展农地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三种类型农田排水沟渠氮磷拦截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岩  王建国  李伟  薄录吉  杨林章 《土壤》2009,41(6):902-906
为了了解太湖地区不同类犁农田排水沟渠对N、P拦截效果的影响,分别在野外构建了3种类型的农田排水沟渠,即生态沟渠、混凝土沟渠和土质沟渠.研究了不同进水N、P浓度、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进水流速条件下,3种类型沟渠的N、P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 h和48 h静态试验以及在固定进水流速的动态试验中,沟渠对不同进水N、P浓度的N、P去除牢大小顺序是: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固定进水浓度的条件下,沟渠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的N、P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生态沟渠、土质沟渠和混凝土沟渠,其中,生态沟渠明显好于其他沟渠.在高、低两种进水流速和固定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在低进水流速下的N、P去除率明显优于其他沟渠.在不同进水浓度条件下,生态沟渠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11.
农地重划区生态保育工法之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重划乃以土地重划的方式,将农地重新规划整理,建立标准丘块,并配置完善的农水路,透过土地交换分合,集中农户土地,便于田间农事管理。台湾地区迄今已办理的农地重划面积达38.3万多hm2,约占台湾耕地面积44%,对农场结构改善、加速农业现代化及增加农民所得,成效良好。以往政府仅着重在农路、灌溉、排水等系统,即以农业机械化耕作,增加农作物产量为主,因此农水路之设计施工,多以输水效益、结构体之安定性为考量,即以混凝土渠道取代传统上利于生态发展的土渠与干砌石水路,造成水路生态空间的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12.
不适当的农地整理工程措施对土壤性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它使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活性有机质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农田生物栖息地环境退化,而且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缓冲和补偿能力、抵御灾害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下降。该文提出了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整理结构、田间道路和河渠沟的模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华北低平原农田排水沟平填及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20 a来,华北平原普遍出现平填农田排水沟现象。为分析排水沟平填状况及平填后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该研究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以地处华北低平原的河北沧县为例,运用Arc GIS10.2分析1992-2010年间沧县排水沟面积变化情况,采用实地调查法来验证和分析排水沟平填现象,并从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水、上游来水等方面对排水沟平填后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2-2010年间,排水沟面积减少了37.73%,其中农田末级排水沟平填最为严重,排水体系贯通性下降;通过水文要素分析得出沧县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有所降低,平填末级排水沟对洪涝灾害的发生影响不大。基于此,该文认为华北平原的不同区域,应根据所处地形地势、地下水位、土壤状况来重新设计排水体系,通过土地整治,使其既能增加耕地面积,又不致引发洪涝灾害。该研究结果可为土地整治规划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SahysMod模型研究不同灌排管理情景土壤水盐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北灌区是宁夏土地整治和高标准灌溉绿洲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该区域耕荒地交错分布、土壤盐渍化严重。通过模型分区模拟,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建立完整、配套的灌排系统是解决区域土壤盐渍化的有效措施。该研究以银北灌区典型区域-西大滩为例,综合考虑荒地与耕地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性,以2015—2016年土壤盐分数据进行率定,2017年盐分数据作为验证,利用SahysMod探索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灌排管理下未来10 a内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现有灌排管理下(即灌水量为670 mm,灌溉水电导率为1.05 dS/m,排水沟深1.5 m),荒地土壤盐分在预测初期(2017—2022年)逐年升高,预测后期(2023—2027年)变化平缓;耕地土壤盐分在预测初期变化缓慢,预测后期逐年增加。加大灌水量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延迟耕地盐分累积到障碍水平的时间;在灌溉水电导率为0.6 dS/m情况下,未来10 a内耕地都不会受到盐害胁迫;现有灌排管理下,在2024年以后作物生长就会受到盐害胁迫,当灌溉水电导率继续增加时,作物生长受到胁迫的时间相应提前。通过土地整治,加深排水沟深度可以延迟土壤盐分达到障碍水平的时间。在整治过程中深为2.2 m的排水沟,可保证未来10 a内耕地盐分小于1.7 dS/m,区域内玉米可正常生长。研究可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灌排管理及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田排水沟渠系统对磷面源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水沟渠是农业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其排水功能更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然而农田排水沟渠的生态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深入,农田排水沟渠在控制磷面源污染上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农业面源磷污染控制问题,简要归纳总结了农田沟渠系统对磷面源污染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排水沟渠控制磷污染的措施,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及其要素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景观中的防护林、道路和沟渠是土地整治等农田工程项目的重要对象,对于这些要素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对农田景观要素功能、质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本研究以农田景观要素为评价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评价体系,通过半定量模糊评价法结合实地调研,以北京市平原区的通州、顺义、大兴3区作为案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市平原区农业景观整体与各要素都处于一般、中等水平,3个调研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对4个农田景观要素的评价结果则存在显著差异,道路和沟渠的评分高于中等水平,而防护林和大田低于中等水平;3)4个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显示,与沟渠相比,防护林和道路对大田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实地调研显示由于在已有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缺乏对景观生态功能的考虑,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要素存在农田防护林和绿化植被多样性低、大田开阔性不高、道路硬化过度、沟渠污染严重的问题,需在今后的农田工程项目中予以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7.
山东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区耕地生态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耕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但难以定量评价。低山丘陵是中国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整治前后耕地生态价值发生变化。该文以山东省莱芜市里辛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理论,采用替代法、市场定价法等方法,探讨了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区耕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及整理前后耕地生态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气体调节、营养循环、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4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整理前后总价值分别为428.61和774.90万元,耕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其中气体调节价值最大。整理后耕地生态价值比整理前增加346.29万元,增值率80.79%,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显著,其中气体调节价值增加最多。该研究方法对耕地生态价值定量评价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丰富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该文综合论述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理念、模式与技术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作为人地关系系统正向反馈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求。在转型期,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为导向,在整治目标、整治重点、运作模式上与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在行为理性上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技术上强调生产空间农用地整合技术、生活空间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和生态空间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三者的智能融合。通过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实践,研究区生产空间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由整治前的18.00%增至整治后的30.53%,户均耕地地块数降低1.6块,耕地灌溉保证率由29.68%增至51.22%,综合机械化率由42.50%增至61.80%,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生活空间24个片块的闲置废弃农村居民点被复垦再利用,乡村景观协调性、田块连片性及聚落的风貌形象得到提升;生态空间形成了以生态节点修复与完善、生态廊道连通、核心生态用地保护为主导,"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因此,在中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应由不同整治类型的组合转向整治内容的融合,从人地关系调控入手确立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应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矛盾和转型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   总被引:27,自引:14,他引:13  
该文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切入点,探讨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宏观背景和现实需求,进一步梳理和明确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方向、战略重点。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将进入较为剧烈、各类矛盾较为突出的关键时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农村、联动城乡,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以农用地整治及宜耕土地开发为先导,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为战略重心是当前中国土地整治研究重点领域和核心内容。同时,基于农村土地整治多功能性,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多区域、多尺度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及其效应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村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要求为目标,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前提,以集中连片推进为手段,开展多目标土地综合整治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方向。并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涉及的资金筹措与权益分配、资源环境效应及其整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