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毓雄  汤跃跃 《森林工程》2012,28(1):73-76,89
将调查数据以性别、年龄等自然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广东农村民间潜藏着丰富的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女性对花文化的传承具有明显优势,花卉在广东农村社会交往中已经融入民间的精神世界而成为表情达意的沟通媒介。发挥女性对花文化的传承优势,凭借比邻港澳地缘空间,结合民间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宣传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花卉,吸纳世界的优秀礼仪文化,将有利于促进广东花卉产业的发展。民间花文化理应为广东花卉产业的新发展增添持续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2021年北京秋季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在世界花卉大观园揭幕。推介会展区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室内主要展示鲜切花、家庭园艺盆花等新优品种;室外根据展品的观赏性及应用特性,结合花园、花境、地景等形式融合布展,将"京花"之美展露无遗。350余种新优植物品种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的"京花"成果。游人不仅能欣赏到月季、菊花、一串红等170多个北京自育花卉和紫菀类、甘野菊、冬凌草等50多种乡土植物,还可以看到利用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反季节开花的梅花、西府海棠和丁香。北京市花卉产业已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发展,本次推介会旨在搭建北京花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产学研协作扮靓"京花"品牌,为美丽北京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市场》2005,(10):I0001-I0033
浙江省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简介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物种类繁多,花卉资源丰富,素有“花卉之都”的美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浙江的花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花卉业已成为浙江农业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和第三大种植农产品,2004年,浙江省花卉生产面积130万亩,产值66亿元,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户发展到7万多家,从业人员已超过40余万人,产值、规模和效益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4.
于2004及2005年迎春花市期间对广州市5个花市进行了调查,记录了238种观赏植物。按照花卉分类法,对球根花卉、肉质花卉、观叶植物、木本花卉、一年和二年生花卉、盆景植物和观果植物等7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观赏特点进行了详细叙述。分析了广州市迎春花市在植物种类、花色和花材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广州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花卉产业具有高效、高辐射、高附加值的特点,北京奥运会、建国60年大庆、花博会的成功举办,扩张了北京花卉市场的消费需求。当前,全区花卉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档次,走在了全市发展前列,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全区花卉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形成了中高档盆花、鲜切花、种苗、花坛植物等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了"两港三带五园多点"的花卉产业格局。花卉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花卉设施生产水平较高,红掌、凤梨、蝴  相似文献   

6.
洪震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66-168,179
在调查浙江省丽水市种苗与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市种苗与花卉的生产、科研和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种苗与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2013年和2014年广州10个迎春花市的水培花卉的经营情况、种类丰富程度、种类组成、应用情况等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迎春花市销售的水培花卉有42种,隶属14科33属;以观叶植物为主;有7个花市在2014年的经营规模比2013年大,以花都区花市的水培花卉经营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两年中均有6个花市有专营水培花卉的花档。文章对发展水培花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江苏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苏省和全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市场的需求,针对江苏的气候特点,对全省花卉产业产品的发展方向、生产方式的改进等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江苏今后必须强化优势,进一步发展观赏苗木生产;要抓住两头,发展盆花生产;找好突破口,发展鲜切花;同时要重视水生花卉、观赏竹类、观赏和保健兼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使江苏省的花卉产业全面、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种植的阳台绿化植物种类,采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文献研究,选取国内花百科、踏花行和藏花阁三大养花交流论坛,利用Python、ROST-CM、Gooseeker等相关技术软件爬取并处理评论数据,在文本分词后进行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研究表明,老年人对阳台植物的评价集中在植物状态、感知植物、园艺管理、情感表达和时间环境五个维度;观赏性、安全性、适应性和疗愈性是选择适老化阳台绿化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内容;筛选得到的27种适老化阳台植物,包括7种一二年生花卉,8种宿根花卉,4种球根花卉,1种水生花卉和6种木本花卉。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市场》2006,(8):58-60
2006年7月14日,2006浙江花卉产业论坛暨浙江省花卉协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于在中国木兰之乡嵊州市顺利召开。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花卉协会、嵊州市人民政府领导、11个地级市的花协秘书长、省花协专家委成员以及130余名嵊州市花卉企业、花农代表参加了论坛。省花协专家委成员、浙江大学包志毅教授、徐志宏教授,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孙妙夫经理在论坛上分别做了《园林苗木市场形势与生产结构调整策略》、《花木害虫综合治理》和《如何当好一个苗木经纪人》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1.
浙江花卉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产业化标准分析了浙江花卉业具有发达的经济环境、有利的地理位置、区域化分工等优势,指出了浙江花卉业存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低,重批发轻零售,社会配套服务功能弱等不足,提出了浙江花卉业谋求进一步发展应龙头企业引导规模化、专业化,建立各种花卉专业合作组织,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杭州市花卉苗木现有产业发展规模、产品结构和产业体系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荷兰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其主要的经验作了介绍, 并就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利弊作出评述。借鉴荷兰花卉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结合云南的实际, 提出了9条发展云南花卉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从花卉生产及营销情况、产品布局、企业结构概括了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云南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花卉资源优势,提出了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以供云南发展花卉产业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林业国有苗圃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福建省国有苗圃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入手,针对当前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合理布局、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大投入等5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郑州市花卉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以郑州航空港区的郑州市现代花卉物流港的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以交通区位优势为依托的郑州市现代花卉物流港规划设计总体思路和以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的其总体功能布局设计,并解析了郑州市现代花卉物流港的规划要点,最终实现郑州花卉物流的升级,完善郑州市及河南现代花卉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浙江苗木花卉业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1949-2006年浙江苗木花卉产业的起步、发育、发展、崛起4个发展阶段。1949-1977为起步阶段,全省苗木花圃数量少,规模小,品种少,技术匮乏;1978-1990年为发育阶段,农民开始发展花卉苗木生产,萧山、金华等地建立了花卉苗木专业市场;1991-2000年为发展阶段,花卉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萧山市、奉化市、金华县、绍兴县漓渚镇、嵊州市、宁波北仑区6大花卉产销中心,并涌现了森禾、虹越、蓝天等花卉品牌;2001-2006年为崛起阶段,花卉业成为浙江第四大农产品,市场容量逐步饱和,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进入周期性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产值和规模居全国首位,区域分工日臻成熟,观赏苗木优势日趋稳固,科技支撑日益增强,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等现状特点,指出了制约产业发展存在结构不合理,品种创新、保护力度不足、标准化程度低、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控制适度规模、坚持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坚持品牌创新、发展外向型产品和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浙江省花卉苗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朝理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幅员辽阔,花卉资源丰富,是花卉生产大国,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花卉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阐述了中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探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关系到我国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解决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瓶颈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国内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国际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阐述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国内花卉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