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蒲公英和罗汉果为原料,研究稳定剂对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复配试验研究了 3种稳定剂的最佳复配比,以感官评价和稳定系数为评价指标,优化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稳定剂.结果发现,复合饮料最佳稳定剂复配比为果胶0.09%、黄原胶0.04%、羧甲基纤维素钠0.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蒲公英罗汉...  相似文献   

2.
永福县是罗汉果栽培的主产地,种植历史悠久。2004年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利”。近几年来,随着罗汉果在医药、饮料、保健行业的广泛应用,罗汉果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目前,全县罗汉果已种植3000hm^2以上,总产量近20000万个,667m^2产值达4000元以上,经济效益良好。现将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西罗汉果组培品种桂汉青皮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果系多年生草质藤本作物,果实供药用,是广西名优特产及出口创汇的作物之一.其果实富含有三萜苷甜味物质,比蔗糖甜300倍,鲜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清热润肺、生津止咳、润肠通肺等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药物,又是饮料和食品的调味品,其产品和加工品远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连栋大棚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是我国珍贵的特有葫芦科植物 ,果实营养丰富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等方面 ,其干果制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并深受群众欢迎。罗汉果主要适宜于亚热带山区栽培 ,栽培面积受到限制 ,因而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为了探索在平地种植罗汉果的可能性 ,扩大罗汉果的生产面积 ,2 0 0 3年笔者在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的连栋大棚内进行了罗汉果栽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罗汉果喜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不耐高温 ,畏霜冻。通常温度适宜范围在 18~ 32℃之间 ,最适温度 2 2~ 2 8℃。罗汉果属短日照植物 ,每日…  相似文献   

5.
广西罗汉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汉果 (MomordicagrasvenoriSwing)属葫芦科罗汉果属 ,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宿茎植物 ,是广西特有的果树 ,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在香港、澳门、东南亚及欧洲等地久负盛名 ,市场供不应求。由于其性甘凉 ,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暑、润肠通便等功效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饮料及调味品等领域。但罗汉果的研究严重滞后 ,品种混杂、种性退化严重 ,种质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本文就二十多年来广西罗汉果种质资源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并就如何开发利用提出建议。1 研究现状罗汉果主要分布于广西 ,湖南、广东、福建…  相似文献   

6.
邱泉  屈海群 《广西园艺》2006,17(6):37-39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葫芦科植物,果实营养丰富,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饮料行业.其制品、干果等产品畅销国内外,特别在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深受外商和消费者的欢迎.桂林是罗汉果的发源地和栽培中心,产量以及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罗汉果产区.为了保护罗汉果生产,提高罗汉果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出口创汇,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应用于罗汉果生产、加工过程的分析与控制意义重大.HACCP是世界发达国家在食品行业中采用的一种质量保证体系.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都相继出台生产加工企业建立HACCP体系的法规和要求.我国是WTO的成员,要让罗汉果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接轨.通过对罗汉果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CCPs),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建立与完善罗汉果安全风险警示通报机制,以提高罗汉果在国内、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6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罗汉果基因资源的发掘及优良新品系的选育进行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相关材料,经质疑和讨论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指标,经费使用合理,同意通过验收。据悉,罗汉果原产广西桂林,属葫芦科藤本落叶植物,雌雄异株。罗汉果果实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果糖、葡萄糖、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饮料和调味品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对罗汉果苷IIE、III、IV、V和罗汉果醇积累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50~400μmol/L)的MeJA、SA和ABA喷施人工授粉后50 d的罗汉果果实,48 h后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罗汉果苷IIE、III、IV、V和罗汉果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MeJA、SA和ABA对罗汉果苷IIE、III、IV、V和罗汉果醇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罗汉果苷IIE、IV和罗汉果醇随MeJA浓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罗汉果苷III呈现相反趋势。罗汉果苷IIE和IV随SA浓度增加而上升,罗汉果苷III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罗汉果苷V随ABA浓度增加而上升,罗汉果苷IIE、III、IV和罗汉果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永福县罗汉果产业化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静贵 《广西园艺》2008,19(1):10-11
桂林永福的罗汉果种植历史悠久,是罗汉果栽培的起源地和主产地。该县于2004年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利”并获得了通过。同年“中族牌罗汉果”被认定为广西名牌产品,2006年又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永福县具有独特的土壤环境和气候特点,其所产的罗汉果品质优异甜爽,加上有特殊的保健和医疗功效,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被喻为“东方神果”,深受区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全县罗汉果已种植3 010 hm2,总产量1.7亿个,收购公司和药厂加工行业有了较大发展。罗汉果是永福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及收入来源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10.
罗汉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白绢病、根腐病、炭疽病、芽枯病和生理性裂果等是罗汉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区内各罗汉果种植区均有发生,老熟地更严重。根结线虫病、白绢病、根腐病为根部病害,5~6月份多雨水季节,排水不及时,极易发生危害;病毒病、炭疽病从苗期至成株均会感染,平地由于气温高比山地发生严重;芽枯病和裂果为生理性病害。这些病害,如果防治不当,会严重影响罗汉果的品质,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提高罗汉果产量和品质,做到科学合理地防治罗汉果病害,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以供罗汉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组培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是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和新兴的糖料植物。果、藤蔓、种薯均可入药,有“东方神果”之称。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对柏林8号罗汉果施谷聚多5 g/株、2.5 g/株、钙硼剂对照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来探究谷聚多防治罗汉果裂果的研究,结果显示谷聚多能够减少罗汉果裂果,还能明显提高罗汉果产量;同时施用谷聚多对减轻罗汉果花叶病危害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猝倒病是罗汉果组培苗苗期常见的病害,极具传染性、毁灭性。引起猝倒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镰孢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腐霉菌(Pythium)”等大量繁殖,侵染幼苗根茎连接部。苗圃湿度过大、积水是易引起猝倒病发生。苗圃地的选择、整地与作床,基质土壤消毒灭菌,适当的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防治罗汉果组培苗苗期猝倒病。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贤新 《广西园艺》2005,16(3):31-32
广西临桂县素有“罗汉果之乡”的誉称 ,罗汉果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广大农民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 ,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已从山区延伸至平原、水田种植。但是 ,在罗汉果生长季节 ,恰好是高温多雨 ,其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罗汉果病害的滋生蔓延 ,常引起罗汉果病害流行 ,特别是罗汉果疱叶丛枝病常普遍发生 ,病株率高达 1 0 0 % ,给罗汉果种植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现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田间观察和试验 ,就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发生与防治谈谈自己的见解 ,供广大种植户参考。1 症状罗汉果疱叶丛枝病受害叶片呈畸形 ,症状多样化 ,缺刻或线形 ,叶…  相似文献   

15.
猝倒病是罗汉果组培苗苗期常见的病害,极具传染性、毁灭性。引起猝倒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镰孢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腐霉菌(Pythium)"等大量繁殖,侵染幼苗根茎连接部。苗圃湿度过大、积水是易引起猝倒病发生。苗圃地的选择、整地与作床,基质土壤消毒灭菌,适当的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防治罗汉果组培苗苗期猝倒病。  相似文献   

16.
罗汉果组培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保民 《广西园艺》2005,16(4):37-38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用和新兴的甜味植物,其全身均可入药使用。传统种薯栽培,以砍伐高山水源林为代价,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势必造成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悖,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而利用丘陵、缓坡地、旱地、山冲、梯田发展罗汉果,实行罗汉果下山栽培,对果区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推广罗汉果组培苗是发展罗汉果下山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桂林市罗汉果组培苗的年种植面积已达1333~2000hm2,约占全市罗汉果种植面积的30%。罗汉果组培苗带病少,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苗木生…  相似文献   

17.
罗汉果航天早熟突变体是首次在罗汉果育种中发现的特异种质,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其优良性状,将罗汉果航天种质与常规罗汉果、野生罗汉果种质的生育周期、形态特征、果实含量、授粉雄株选择等特性进行比较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罗汉果航天早熟突变体雌株具备整个生育期长,果实大、重、早熟性,高甜苷含量的优势性状;在授粉雄株的选择中,以航天早熟雌株×航天雄株的组合最佳。这2种航天种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为今后罗汉果栽培和育种新方向提供了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朱保民 《广西园艺》2004,15(3):13-14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和新兴的甜味植物,其全身均可入药。桂林市作为罗汉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85%,其产品除出口干果外,还加工制成罗汉果感冒冲剂、罗汉果晶、罗汉果糖浆、罗汉果止咳露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深爱消费者的欢迎。罗汉果传统为山地种植,以砍伐高山水源林为代价,  相似文献   

19.
药园无籽1号是以罗汉果品种农院B6作母本、药园败雄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F1代单株组织培养育成的罗汉果无籽新品种。果实短圆形,单果重58.86 g,果实青色;无籽果率90%,平均每个果实有种子1.78粒,种子小;果实肉质饱满细腻,鲜果果肉重占果实重的62.35%,总苷、甜苷V、水浸出物、总糖、葡萄糖、维生素C和水分含量分别为4.61%、1.64%、49.80%、35.50%、11.80%、2 750.00 mg/kg和70.70%;在广西南宁市,果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分批成熟。2008年12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20.
永福县罗汉果组培苗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汉果在永福的栽培历史已有 30 0年之久 ,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 70 %以上 ,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 ,永福罗汉果也成为桂林市名牌农产品。但近几年来 ,罗汉果病虫害发生严重 ,产量低、外观品质不够理想、经济价值周期缩短 ,所以 ,尽管该县每年都扩种 2 0 0 30 0hm2 ,但罗汉果生产的总面积及总产量仍难有较大的突破。这两年罗汉果市场较畅销 ,价值好 ,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998年 ,龙江乡的少数果农自发地与外地科研单位联系 ,要求帮助繁殖无病种苗 ,罗汉果组培苗应运而生 ,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