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红木家具承载中国文化,是我国的瑰宝,举世闻名。红木家具是用特定的木材和传统工艺制成的,材质坚实致密、色泽深沉华美、结构独特、雕镂精细,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而严丝密缝,坚固牢实,可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红木家具从款式和发展沿革的划分(一)明式红木家具。明式红木家具,是指明代至清代前期(包括康熙、雍正早期)制作的以黄花梨、檀香紫檀、酸枝、乌木、黑酸枝、鸡翅及花梨为主要材料的优质硬木家具。其主要特点是造型简洁,体现了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明  相似文献   

2.
草明 《国际木业》2007,37(8):21-23
去年以来,我国政府对人造板、木地板、一次性木制筷子、红木家具、木门、木窗、木片等一批木材制品进行了一系列加征消费税、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关税,以及禁止非进口木材制成的红木家具和一次性木筷出口等税收政策的调整。从今年上半年我国木材及其制品的进出口形势来看,国家频繁调整木材制品税收政策的初衷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发展史,造就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红木家具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其设计理念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红木家具始于明朝,历明入清,风格衍变绚丽而繁复。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流派中,主要有京作、苏作、东作、颍作等。而东阳被誉为百工之乡,木雕技艺尤为出众,在全国的红木家具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近年来红木家具一直在涨价?除了因为木材稀缺之外,传统手艺人的稀缺也是其中的一大因素,木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如今木匠年龄普遍都在45岁以上,年轻人大部分不愿意从业木匠,而转型互联网等其他新兴行业,红木家具工艺要失传,传统手艺谁来延续?  相似文献   

5.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第25届世界大会于2019年在巴西召开。文中从木材生长、木材性质与质量、木材识别、木材加工利用和木文化5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次大会在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最新研究热点与进展,以反映全球木材科学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学科发展方向。木材形成、木材质量、木材高附加值利用、木材识别新技术等议题依然是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按照GB/T 18107—2000定义,红木家具是指以5属8类木材的心材制成的家具。5属指紫檀属、黄檀属、崖豆属、铁刀木属和柿树属;8类指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鸡翅木类、乌木类和条纹乌木类。心材是指髓心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红木家具的生产流程繁复,分析红木家具的结构工艺和装饰工艺对现代家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木知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生活和家居用品也越来越讲究.红木家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但目前市场上红木家具种类繁多,价格昂贵,真假难辨,因此,如何区分红木种类,如何挑选红木显得尤为重要. 红木来历 红木家具诞生于明代,它并不是树木分类学上树种的名称,也不是对所有红色木材的汇称,而是对用于制作红木家具或者雕刻品的木材的一种总称.据说红木的来历是"废物利用",当时,海外贸易繁荣,中国大量的船队运货到东南亚,都是空船而归,为了增加重量,确保航行的安全,用了东南亚盛产又没有被好好利用的红木来压仓,到岸后就丢弃在岸边,越来越多的木材被木匠加以利用,通过多年的摸索,慢慢形成闻名世界的明清家具.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0月,第四届中国木雕红木家具发展论坛在浙江东阳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红木分会、浙江省木雕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和东阳中国木雕城承办。主题为"木雕及红木家具的市场发展与设计创新"。国家林业局计财司、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浙江省林业厅、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东阳市政府、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  相似文献   

9.
现今家具市场上“红木家具”走俏,而什么是“红木家具”?将“花梨木”、“东南亚硬杂木”、“非洲紫檀”、“菠萝格”、“缅甸木”等一些材质制作的家具混称“红木家具”,显然套用了原本就不清晰的民间“红木”概念。而将“紫檀”、“黄花梨木”这样珍贵的木材归入“红木”的范畴中,显然又错置了“紫檀”、“黄花梨木”的地位。人们有必要把“红木”概念弄清楚,给“紫檀”、“黄花梨木”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木材识别主要是从事与木材有关的行业人员,将给定的木材通过单一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把木材鉴定到属、类或种的过程。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介绍了不同的木材识别方法,分析了传统木材识别方法与现代木材识别方法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是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文章对目前国内降香黄檀木材识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包括传统木材识别方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识别方法、红外光谱识别方法和DNA识别方法,针对降香黄檀木材、家具鉴定,笔者仍推荐采用传统识别方法,降香黄檀木材独有的降香气味是...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持完成和参与完成的两项成果,于2012年12月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的鉴定。"木材低切削量锯切锯片制冷雾化冷却技术",系在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木材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的支持下,由木材工业研究所成功研发,旨在解决红木家具、珍贵地板材、门板、钢琴琴键等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木然 《国际木业》2006,36(9):24-25
近年来,伴随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以后,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保持连续不断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国际木材生产和出口大国对中国国内木材市场的巨大潜力产生了浓厚兴趣.许多木材商巨擘纷纷携自己最拿手的各类木材制品、家具,以及各种关于发展木材制品用途的构思和创意远渡重洋,抢滩中华,希望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木材市场中站住阵脚.  相似文献   

14.
《林业工作参考》2004,(2):110-112
中国的家具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甚至能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当有一天,人们能够动手改造木头并发现了它的奥妙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家具才算步入正途,并大放异彩。而后来出现的红木家具更是家具界里的瑰宝,它以其坚实的质地、淳美的纹理、精巧的构造和华丽的风格为我国悠久的木制家具史做了最为沉实的后缀,井且这种后缀一直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0月26日-27日,"2013杉木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国内外人文社科、木材科学、木材教育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会议。此次研讨会由国际木文化学会主办,我校与国际木文化学会中国共同承办。研讨会首次以"杉木文化"为主题,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木材产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木材是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原料之一。木材可更新,对环境有益,美观,强重比高,加工过程中能耗低。生产和使用木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未来对木材和木制产品的需求也必将增长。中国木材工业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将有赖于有效管理林地木材的持续供应。中国一些地区的有利气候条件、广阔的地域和大量的人力为将来保证木材供应提供了充裕的条件。因此,要对未来的木材研究优先领域进行探讨,以支持21世纪中国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热泵木材干燥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传统热泵木材干燥技术的特性,详细论述了现代热泵木材干燥技术的新发展。现代热泵木材干燥技术吸取了常规木材干燥技术的某些优点,具有木材干燥周期越来越短、被干木材质量好和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开展木材美学研究拓宽木材解剖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探索木材解剖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出发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木材美学”的理念。为了木材美学的长远发展,该文对木材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规划,并从木材宏观美学和木材显微美学两个层面探索性地论述了木材美学的研究方法。该文认为,木材美学的研究应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来开展。在理论方面,现阶段需重点研究木材美学元素和木材美学构成原理;在应用方面,首先需要从美学的角度深入研究木材的宏观与微观构造,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木材美学图案的创作设计和推广应用研究。该文认为,木材美学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木材美学的开创与发展将为传统木材学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可望使木材解剖学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木材科学近期主攻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木材科学近期主攻方向鲍甫成(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北京100091)木材是当今世界公认的4大原材料(木材、钢材、水泥、塑料)之一。在美国,木材的年消耗量相当于钢铁、水泥、塑料等3大原材料年消耗量的总和。木材是4大原材料中唯一可以再生的生物木质材料。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木材是中国进口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在中国俄罗斯木材进口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在总结了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推动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