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mg/ml时,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香樟树、山麦冬、元宝槭、地笋、浒苔、鸡爪槭、鹅掌楸、长蒴黄麻和黑松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综合来看,以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好。以活性较高的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另外11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茄子绵疫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鹅掌楸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较好的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计算出了毒力方程和EC50。  相似文献   

2.
两种有毒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延胡索和白头翁两种有毒植物的氯仿提取物对7种病原真菌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玉米纹枯病和红景天立枯病菌及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值在43.98~63.95mg/L和48.54~61.26mg/L之间;在孢子萌发试验中,延胡索氯仿提取物对所供试的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白头翁氯仿提取物,且对所供试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3.
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过测定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 .Lima)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不同溶剂萃取层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广玉兰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抑菌率比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1.4%和52.1%。当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的抑菌率也比较高,均为50.0%以上。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EC50分别为0.04 mg/ml和1.20 mg/ml。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己烷层与乙酸乙酯层的抑菌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0.03 mg/ml和0.11 mg/ml。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易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82-385
摘 要: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1 (Pestalotiopsis sp.)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其发酵液10倍稀释液和菌丝丙酮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等 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在85. 2%~95.1%之间和40%~80%之间,其 5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和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 82%。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辣椒疫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大于 55%,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三次浸渍提取法对中草药进行提取,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单位面积产孢量计算法和凹玻片悬低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再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活性物质对桃褐腐菌的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得出结果:黄芩、甘草和威灵仙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M. fructicol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丙酮提取物和黄芩8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80%以上,对菌丝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同时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说明黄芩丙酮和黄芩80%的乙醇提取液中均含有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6.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法测定了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对12种病原真菌的离体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对葡萄白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当浓度降到200m留L时抑制率也达到了100%;其次是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弯抱叶斑病菌,浓度降到100m群L时抑制率高于60%,EC50值为36.23~63.95mg/L。抱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SOOm剔L时延胡索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抱子萌发抑制率大于70%,对其他7种病菌抱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100%。2种方法试验筛选结果为对玉米小斑病菌和葡萄白腐病菌的离体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初筛),龙葵、猫爪草、枇杷叶等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有6种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将初筛抑制率达50%以上的提取物浓度稀释为0.005 g/mL,进一步对相应病菌进行测试,发现有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有3种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8.
合欢叶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合欢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合欢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欢叶(Albizia julibrissin)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5.0 mg•mL-1时,合欢叶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4.62、68.42、55.48和48.81%;EC50分别为0.516、1.110、6.630和9.770 mg•mL-1。合欢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丁醇层与水层的抑菌活性较高。正丁醇层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EC50达0.012 mg•mL-1。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丁醇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两种植物抑菌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方法提取筛选到的两种植物(凤毛菊和阴地蒿)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和烂皮病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风毛菊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物对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但超声波提取条件下。浓度为0.8%时抑菌效果最为明显。阴地蒿的超声波提取液在浓度为1.5%时,对杨树烂皮病病菌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芥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芥菜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为芥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葡萄座腔菌和烟草黑胫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获得的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95%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90%以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5、1.0 g/m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0.2212 g/mL。通过试验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葡萄座腔菌、烟草黑胫菌、辣椒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898、0.1265、0.1679、0.1685 g/mL,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弱,EC50为0.5833 g/mL。芥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叶片提取物(粗提物)用于防治园艺作物病害的可能性,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8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野生茄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大葱菌核病菌未测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抑菌作用增强。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高于8.8%);当供试质量浓度为40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60%。同一浓度提取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强度差异较大。毒力分析表明,提取物对大葱菌核病菌和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均低于10 g/L,分别为5.7577和7.6089 g/L。总体看,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对大葱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引进菌株Bionectria ochroleuca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挖掘对植物病害防治有效的生防菌株,研究了引进菌株Bionectria ochroleuca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效应,旨在对其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引进菌株B. ochroleuca对植物病原真菌Alternaria solani、Botrytis cimerca、Fusarium oxysporum.sp cucumebrium Owen、Fusarium graminearum Sch1. f. sp vasinfectum (Atk.) Snyd&Hans.、Colletotrichum capsici、Fusrium moniliforme、Fusarium graminearum、Cercosporidium sofinum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带宽度在3.5~14.4mm范围内,且其发酵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也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表明B. ochroleuca菌株能够分泌胞外抑菌物质。B. ochroleuca菌株发酵产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对F. oxysporum.sp cucumebrium Owen抑制效果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73.3%,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高达78.2%,并使萌发孢子的芽管发生畸变。B. ochroleuca发酵产物能够显著降低病原真菌菌丝内的SOD、CAT保护酶活性(P<0.05),处理21h时,F. oxysporum.sp cucumebrium菌丝体内的SOD酶活仅是对照处理的28.8%,CAT酶活是其对照处理的34.8%。引进菌株B. ochroleuca作为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温室盆栽试验探讨复方白毛藤提取液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作用。室内毒力测定发现,稀释500倍的复方白毛藤提取液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炭疽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是:26.2%、17.1%、43.2%、10.2%、33.2%、46.3%。盆栽试验发现稀释800倍的复方白毛藤提取液对稻瘟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为67.4%。研究表明复方白毛藤提取液是一种潜在的防治稻瘟病的植物性农药。  相似文献   

14.
The extracts from thirty plants collected or brought in the market were add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to screen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in four pathogens of edible fungi fruiting bodies.The results measuring the radial lengths of four pathogen mycelia demonstrated that in the thirty plants tested,the inhibitory rate of Allium sativum extracts on Trichothecium roseum was 99.1%.The inhibitory rate of Taraxacum mongolicum extracts on Mycogone perniciosa was 96.3%.The inhibitory rate of Punica granatum and Solanum nigrum extracts on Lecanicillium fungicola was 85.2% and 83.5%,respectively.However,all the plant extrac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Verticillium fungicola,the inhibitory rates of which were all less than 40.3%.  相似文献   

15.
阿魏氯仿提取物对7种玉米病害的离体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桂清 《华北农学报》2007,22(3):111-114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对顶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只有46.66 mg/L;可引起大中型分生孢子畸形。  相似文献   

16.
河南麦田野燕麦病原真菌资源调查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中国河南省小麦田常见杂草野燕麦上的病原真菌种类,以期为更好的利用植物病原真菌资源和开发生物除草剂奠定基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野燕麦病害样品进行分离,结合形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用人工接种法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从81份自然发病样品中分离到157个菌株,共鉴定了9个属的17种真菌。对于做致病性测定的28个菌株,其中新月弯孢菌株YM1362对供试杂草表现出很强致病性,而对棉花、大豆、花生等植物没有致病性。结果表明野燕麦上的病原真菌主要为链格孢属、弯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其中菌株YM1362具有开发为防治双子叶作物田中禾本科杂草的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甲醇、氯仿、石油醚、二氯甲烷4种不同溶剂提取瑞香狼毒中的活性物质。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il)3种病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96 h后,瑞香狼毒甲醇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均高于68%,对3种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31,1.64,0.54mg/ml。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来自不同寄主的 5个镰刀菌菌株 ,通过土壤诱导法对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Fusar iumgraminearum和Pythiumgraminicola分别进行诱导抗病性测定。供试 5种镰刀菌菌株均能诱导玉米抗青枯病。F1对P graminicola的诱导效果最好 ,用F1土壤诱导接种的诱导效果为 88%。F5对F .graminearum的诱导效果最好 ,用F5土壤诱导接种诱导效果达 10 0 %。免疫作用迟滞期及免疫作用持续时间测定结果表明 ,播前土壤诱导接种法效果好 ,持效期长 ,且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土壤诱导接种法最佳迟滞期是 16d ,挑战后 6 3d诱导效果仍为 10 0 %。  相似文献   

19.
2株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及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对2株放线菌HD-103和HD-109的抗菌活性和发酵液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明确2株菌的分类学地位。以1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利用琼脂柱法分析2株生防菌的抗菌谱;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glycines)为指示菌,利用杯碟法检测2株生防菌发酵液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相分类法对2株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2株菌的抗真菌谱均较广,其中HD-103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f.sp.Glycines)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达到23.7mm,HD-109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5.0mm;HD-103的抗菌活性物质较HD-109的活性物质更为稳定;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HD-103与HD-109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的2个菌株。菌株HD-103与HD-109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其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具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