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几种沙生灌木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给沙生灌木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优良树种的筛选提供依据,以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生长的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柠条、长叶红沙、沙冬青、霸王6种沙生灌木的一年生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的反复干旱法,在测定的一系列形态、生长指标以及光合、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经过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分析,采用隶属函数对6种沙生灌木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水势、枝条长度、根干重、侧根数、叶片总数、侧枝数等生理、根系与枝条形态生长两类因子可作为沙生灌木抗旱性评价鉴定的指标;相比于对照处理,各树种在水分胁迫处理下的气孔导度和水势值都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其中长叶红沙的变化幅度最大。而各个形态生长指标在树种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差异。结合多种指标分析的综合评价,6种植物的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长叶红沙、霸王、柠条、唐古特白刺、沙冬青、西伯利亚白刺。  相似文献   

2.
高渗胁迫后橡胶树萌发籽苗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利用NaCl、PEG6000、甘露醇模拟高渗胁迫条件,对RRIM600巴西橡胶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7d,测定了不同浸种处理橡胶树萌发籽苗的多项生理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影响橡胶树苗期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不同浸种处理橡胶树萌发籽苗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橡胶树苗期抗旱性关系最密切的生理指标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不同浸种处理橡胶树萌发籽苗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甘露醇(10%)>PEG6000(15%)>NaCl(3%)>甘露醇(15%)>PEG6000 (25%)>甘露醇(20%)>NaCl(2%)>NaCl(4%)>PEG6000 (35%)>甘露醇(20%)。  相似文献   

3.
为了恢复黄土高原典型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流域的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对六道沟流域不同坡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采样调查,利用高速离心机测定土样的水分特征曲线,评价了该流域土壤的持水特征和水分有效性。结果表明:A值、S(C(θ)=10-2)值及A*B值适合用于评价六道沟流域内的风沙土的土壤持水性能;在坡上位,土壤持水性能及水分有效性顺序为:农地>柠条、沙蒿地>杨树林地;在坡中位,农地的土壤持水性能与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杨树林地的最差;在坡下位,柠条地的持水性能及土壤水分有效性高于荒草地、杨树地和柠条、沙蒿地。本区域应选择土壤持水性能和水分有效性高的柠条、沙蒿灌木植物进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4.
景天属五种景观地被植物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综合评价城市园林建设中常用的五种景天属植物--八宝景天、胭脂红景天、德国景天、松塔景天和四季青景天的抗旱能力强弱,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分别测定了五种景天植物在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水分生理和保护酶活性等与抗旱密切相关的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5种景天属地被植物的综合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八宝景天>胭脂红景天>四季青景天>德国景天>松塔景天。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方面的机理,对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8种典型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层在物种组成和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除红砂群落外,其他群落中灌木所占比例均在56.86%以上,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在整个群落中仅占0.30%~3.14%(除沙蒿群落6.65%),数量较稳定;(2)8个群落中白刺重要值最高,达84.41%,猫头刺群落最低为20.70%,其余6个群落在56.78%~68.07%之间;(3)8个群落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猫头刺群落>绵刺群落>红砂群落>沙蒿>沙拐枣群落>珍珠猪毛菜群落>膜果麻黄群落>白刺群落,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物种丰富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种间相遇率偏低,群落中物种分布不均匀。说明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群落物种主要以矮化的小灌木、小半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优势种群在荒漠灌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对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比其他物种更重要的作用,荒漠灌木群落由于缺乏冗余物种的支持,是一类不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6.
通过向营养液中添加PEG-6000,研究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5份香蕉种质的生理变化,并利用这些生理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蕉在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6项生理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这些指标均有上升的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6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对5份香蕉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金粉1号>广东粉蕉>粉杂>HA>桂蕉6号.本实验筛选出金粉1号和广东粉蕉2个较为抗旱的ABB基因型种质,评价结果将为今后广西的香蕉抗旱育种以及确定香蕉品种的适合种植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是分布于中国北方干旱荒漠区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研究沙拐枣种群在沙漠不同生境中的群落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幼苗更新,对绿洲边缘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沙井子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不同地貌类型(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丘间地)和6种微地型(半固定沙丘迎风坡、顶部、背风坡和流动沙丘迎风坡、顶部、背风坡)沙拐枣种群特征、更新苗的数量特征与土壤水分的对应关系及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沙拐枣种群密度、覆盖度表现为:半固定沙丘>丘间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丘间地与流动沙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株高在流动沙丘最大,丘间低地最小,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种群地径、新梢长无显著差异(P<0.05)。(2)流动沙丘各部位密度、株高、覆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半固定沙丘则表现为差异性显著(P<0.05),顶部大于迎风坡和背风坡。(3)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拐枣幼苗数量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丘间地,且与5~ 30 cm土壤水分含量大小相对应。(4)在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8.
 为了恢复黄土高原典型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流域的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对六道沟流域不同坡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采样调查,利用高速离心机测定土样的水分特征曲线,评价了该流域土壤的持水特征和水分有效性。结果表明:A值、S(C(θ)=10-2)值及A*B值适合用于评价六道沟流域内的风沙土的土壤持水性能;在坡上位,土壤持水性能及水分有效性顺序为:农地>柠条、沙蒿地>杨树林地;在坡中位,农地的土壤持水性能与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杨树林地的最差;在坡下位,柠条地的持水性能及土壤水分有效性高于荒草地、杨树地和柠条、沙蒿地。本区域应选择土壤持水性能和水分有效性高的柠条、沙蒿灌木植物进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系)甜菜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营养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系)甜菜的氨基酸组分及含量,探讨其营养价值,本研究以14 个品种(系)甜菜块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甜菜块根中均含有18 种常见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7 种氨基酸,接近WHO/FAO推荐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达到理想的蛋白质标准,并且其含量高于常见的果蔬,具有较高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检出的18 种氨基酸中提取了3 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红霞’、‘BETA807’、‘红饲料’营养品质较好。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作为评价不同品种(系)甜菜氨基酸营养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桂梅  邢宝龙 《中国种业》2024,(5):118-123,127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系)绿豆的影响,对 28 份绿豆种子用 1.2%NaCl 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了与萌发相关的 12 项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1.2%NaCl 胁迫对不同绿豆品种(系)12 项测定指标有显著影响,各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3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8.072%;抗旱综合评价 D 值各不相同,其中同绿 9 号的抗旱综合评价值最大(0.681),表明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最强,168-21 的抗旱综合评价值最小(0.444),表明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最弱。根据不同品种(系)绿豆耐盐性隶属函数 D 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共分为 3 类:第Ⅰ类为耐盐品种(系),第Ⅱ类为中等耐盐品种(系),第Ⅲ类为耐盐性较弱品种(系)。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同绿 9 号耐盐性最强,168-21 耐盐性最弱,可为盐碱地种植绿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stablish drought resist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esert shrubs,and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selecting quality tree species.[Method] Taking 2-year-old seedlings of 12 desert shrubs in Ulan Buh Desert ecosystem as the test materials,7 water physiological indexes were teste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explor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shrubs.[Results](a) Water potential of Ephedra distachya Linn.,Nitraia tangutorum Bobr.,Caragana korshinski Kom.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9 species;bound water content(V_a) and bound water/free water ratio(V_a/V_s) of Zygophyl um xanthoxylon Maxim.was 64.20% and 3.3,higher than the others';transpiration rate of Atraphaxis bracteata A.Los.,Nitraia tangutorum Bobr.and Tamarix elongata Ldb.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s';constant weight time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 Bunge and Ephedra distachya Linn.was the longest(144 h);residual moisture content of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was the highest(44.80%).(b) Water potential,bound water/free water(V_a/V_s),residual moisture content,bound water,constant weight time,and transpiration rate had great impact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plant,and the ac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achieved 87.59%.[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rought resistance,the 12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into 3 categories,namely shrubs with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Ephedra distachya Linn.),shrubs with moderate drought resistance(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 Bunge,Nitraia tangutorum Bobr.,and Zygophyllum xanthoxylon Maxim.);shrubs with poor drought resistance(Hedysarunn scoparium Fisch,Hedysarum mongolicum Turcz.,Tamarix elongata Ldb.,Caragana korshinskii Kom.,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Atraphaxis bracteata A.Los.,Cal igonum mongolicum Mattei.,and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榆林市风沙区6种主要灌木(柠条、紫穗槐、杨柴、花棒、沙打旺、沙柳)开花期的营养成分,通过对CP、DM、NDF、ASH、Ca和P进行分析,与苜蓿进行对比,判断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柠条(1年)的CP、ASH和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灌木(P0.05),分别为:15.02%、7.07%和3.08%;沙打旺的CP、Ca和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灌木(P0.05),分别为:15.23%、2.07%和0.211%;杨柴和沙柳(1年)的CP含量显著低于沙打旺、柠条(1年)和紫穗槐(P0.05),分别为:11.89%和11.40%;但Ca含量显著高于花棒、柠条(多年)和沙柳(2年)(P0.05),分别为:1.85%和2.02%。柠条(多年)、沙柳(2年)和花棒的营养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灌木(P0.05)。  相似文献   

13.
古尔班通沙漠南缘11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理化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古尔班通沙漠边缘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不同植被的土壤特征,选取11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pH、有机质、八大离子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壤碱化特征及其分布态势。结果表明:1、该区域土壤盐分类型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2、通过主成分分析,在该沙漠边缘植被土壤系统中,土壤理化特征可以用四个主成分来体现,四大主成分依次代表土壤的含盐量、碱化特征、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状况。3、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垂直分布态势各异。鸡爪芦苇和盐节木的含水量最高,平均含水率在23%左右、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 )和苦豆子( Sophora alopecuroides Linn.)的含水量最低,平均为8%;各样地土壤pH在7.9-9.07之间,呈碱性和强碱性; 各种植被下土壤的平均含盐量,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 (Pall.) Bieb. )>柽柳(Tamarix tenuissima Nakai)≈鸡爪芦苇(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Willd.) Kuntze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叉毛蓬 (Petrosimonia sibirica (Pall.) Bunge)≈骆驼刺≈苦豆子>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inn.)。根据盐渍化分级,该区域含盐量均大于10g/kg,为强盐渍化土;该研究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介于4.99-55.23g/kg,水平分布表现白刺>骆驼蓬>骆驼刺>苦豆子>大叶补血草>鸡爪芦苇>叉毛蓬>芨芨草>柽柳>盐节木>芦苇;土壤平均总碱度值普遍高于0.3cmol/kg,按照非碱化土的临界0.3cmol/kg得出该区域的土壤均为碱化土;土壤SAR的变化趋势和全盐含量的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4.
用纸层析法和比色法分离测定了几种沙生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和多糖含量、日变化及失水50%时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沙冬青、白刺、霸王、籽高和猫头刺白天可溶性糖最高含量分别为16%、8%、14%、11%,5%.前三种植物多糖最高含量分别为5.6%、7.6%、7.5%,其日进程与可溶性糖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叶片失水50%时,白刺多糖增加1.31倍,霸王1.21倍,沙冬青0.44倍.这表明:某些沙生植物主要靠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适应干旱;有的则以增加多糖含量以增强胶体保水能力忍耐干旱;另一些植物则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5.
巨大芽胞杆菌在3种固沙植物根部的定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00μg?mL-1的卡那霉素标记巨大芽胞杆菌菌株R,并获得抗药标记菌株,明确其在固沙植物杨柴、柠条和油蒿根上的定殖能力。将标记菌株制成菌液,浸种接种至杨柴、柠条和油蒿的种子,待种苗根系生长至约12cm后,测定R菌株在三种植物不同根段的定殖密度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密度比在自然土中大,根系不同部位标记菌株定殖密度表现为从上到下逐渐减小,0~3cm根段标记菌株在根际的定殖密度达到最大,9~12cm根段几乎不能分离到标记菌株。三种植物中,杨柴的根际效应最显著,标记菌株在油蒿根际的定殖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关键天然固沙植物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对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不同生境的沙拐枣种群扩张特征进行调查,旨在更全面地认识其种群扩张特征和对干旱高温环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沙丘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扩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和过渡带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为辅;迎风坡和背风坡以无性繁殖为主;而随着流动沙丘固定,种群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数量和所占比重显著下降,并导致种群数量下降。(2)不同生境中沙拐枣种群密度与年龄均呈显著负相关,种群以幼龄苗为主,种群最大年龄出现在丘间低地,为36龄。(3)流动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主要为2年生,多年生根状茎长度较短;而固定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年龄结构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胚胎发育晚期蛋白(LEA)在柠条中的生物学功能,从已构建的柠条锦鸡儿干旱胁迫抑制削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到一条LEA蛋白编码基因,并采用RT-PCR法进行克隆。所得LE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119 bp,编码37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CkLEA4-1。结合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推断CkLEA4-1属于5族LEA蛋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kLEA4-1在干旱、高盐等逆境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kLEA4-1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推测该基因可能与柠条锦鸡儿响应逆境胁迫有关。研究还成功构建了CkLEA4-1的过表达载体p Can G-CkLEA4-1,得到转基因纯合体株系,为进一步研究柠条锦鸡儿CkLEA4-1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