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鸡腿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栽培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主要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覆土技术、出菇方式、栽培原料配方等方面综述了鸡腿菇模式化栽培技术,并提出了鸡腿菇栽培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由于食用菌鲜品易在物流过程中出现后熟(开伞)、病原菌侵染和机械损伤等特性,致使食用菌自采后到食用过程中易发生老化、枯萎、变色、变质、变味等现象,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形、水分,缩短了货架寿命,降低了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应用食用菌采后现代商品化处理技术,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天然无污染,不仅是森林资源和现代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物质资源,也是食品、医疗保健品等的重要原料。根据有关资料和调查,凉山州境内林区野生食用菌有100多种,在全州各县市的林区中,几乎都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松茸、羊肚菌、鸡枞、竹荪、马鹿菌、猴头菌等野生菌的分布,其中木里县境内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年蕴藏储量最多,尤以松茸为最。目前全州野生菌类资源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其营养、保健价值具佳。以木屑,莱豆荚壳,胡麻籽壳和胡麻饼粉为原料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原料均可做金针菇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糠的产量也大大增加。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可广泛用于种植业、农业和污水处理业等。本文叙述了食用菌菌糠循环利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代替部分食用菌栽培培养基原料以及用来作饲料、肥料、燃料、吸附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是典型的绿色食品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跨越几个气候带,食用菌蕴藏量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皖北城乡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城乡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物流通道割裂和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较小。最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重构皖北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融合皖北城乡物流通道、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对皖北城乡物流网络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与消费大国,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废弃茶梗生成,既污染环境又造成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茶梗富含纤维素、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笔者从利用的角度出发,简述了茶梗作为原料在食用菌培养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茶叶生产+茶梗+食用菌+菌渣还园+茶叶生产”综合利用方案,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树菇属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品种,其盖嫩、柄脆、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由于茶树菇栽培原料广泛,出菇温度较高,适合河北省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食品保健方面人们考虑更多的是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对此,食用菌自然成为可供选择的一种,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价值倍受重视,是当今世纪的一项新型朝阳产业。本文将从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方法、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城乡物流一体化对物流整体的发展和提高至关重要,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本文简单解释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分析了吉林省城乡双向物流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合吉林省城乡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城乡双向物流对接新模式,提高城乡物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世纪80年代起,食用菌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及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智能化栽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发展必须借助现代化的食用菌生产设备。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加速发展,一大批食用菌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随之诞生。江西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4.
正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为实用菌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天然原料,将其应用在食用菌的栽培中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促进秸秆的高效利用,减少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农作物秸秆在利用食用菌栽培中涉及到原料准备、场地、拌料、袋装、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多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食用菌的栽培已很普及,品种也很丰富,怎样才能充分利用食用菌进行深加工而获得更高的价值呢?日本饲料界利用食用菌为原料,开发出了各种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保健饮料,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食用菌保健饮料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开炬 《新农村》2003,(8):14-14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食用菌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大力发展和综合利用优良速生阔叶食用菌原料树种,对食用菌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及行业的发展。随着食用菌的高速发展,食用菌的原料稀缺成为制约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培养食用菌所用原料的来源、筛选和开发成为我国食品及农业等领域众多学者的主要关注点及研究方向。农林废弃物有着广泛的来源,如茶叶、果蔬、农林秸秆的加工副产品,并且其种类也众多,因此,农林废弃物是培养食用菌良好的基质。用农林废弃物生产食用菌,一方面可以缓解食用菌的原料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果蔬等农作物加工副产品随意处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本文拟针对近几年来农林废弃物培养食用菌进行综述,分析培养食用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对农林废弃物培养食用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料问题成为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其培养料的筛选和开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林废弃物因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食用菌生产的良好基质,利用农副产品生产食用菌,一方面可解决食用菌生产的原料问题,另一方面减轻农林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近5年来,不同农林副产品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58-160
西藏"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城乡物流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城市和农村的隔阂,实现城乡物流效益最大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西藏城乡化的发展进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藏物流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西藏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