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模式探索与比较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捷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3):194-196
基于长期以来对天津市北辰区和西青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天津北辰区泰华枣业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天津市国宗梦得农副产品配送合作社为代表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种植蔬菜收入相对较高,但风险也不小,一种风险来自病虫害,还有一种风险来自不良天气的影响。不过,河南省汝州市杨楼镇李庄温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却不会为此担忧,因为合作社引进了新的循环生态种植模式,利用这种方式,在同一块地里,一年可以种植几种蔬菜。同时,合作社也可以种植不同类型的蔬菜,各种蔬菜相互补充不足,加上合作社统防统治,有效地降低了风险,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2):F0004-F0004
仙桃市泉明渔业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月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建,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以养殖淡水鱼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3000户。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0,(3)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农业产业化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其模式主要有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企业集团等三种。 1.合作社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农牧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及信货保险合作等。美国家庭农场一般都参加几个不同性质的合作社。德国设有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如奶制品、马铃薯、甜菜加工合作社,葡萄及葡萄酒酿造合作社,养牛、养羊、养猪合作社,畜产品加工合作社,蔬菜、花卉合作社等。在德国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农民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激活了"土地"这一要素,撬动和融合了技术、信息、资金等其它要素,在创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迈出可喜一步,土地股份合作社已经成为破解当前土地流转难题的有效载体。一、土地股份合作的几种模式1、统一经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土地经营权交给合作社,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合作社参与电商模式的意愿。对122家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进行了Logit回归分析。合作社负责人的学历,合作社技术人员数,合作社注册资金,合作社自有品牌情况,这几个因素在1%,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合作社负责人年龄、合作社负责人性别、合作社成员会上网人数、合作社成员会网购人数、合作社2017年收益、估计系数分别为:0.128、0.104、0.210、0.201、0.14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按照"大力提倡、积极引导、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总体思路,合作社建设已经成为我市组织农民的新形式,短短几年时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选择好的模式密切相关。好的模式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在模式选择上也要因人、因地、因产业而宜,不能"千社一面"。目前,我市的合作社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有大户能人带动、村级组织带动、龙头企业带动、服务部门带动、依托国家政策带动等等多种模式。但从实际发展来看,只有三种模式发展的比较好:一是能人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发展,形成了“庄浪模式”“宕昌模式”“联合社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等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宕昌模式”,它是由合作社联社控股富民公司的模式,在“庄浪模式”的基础上,对合作社运营机制乃至扶贫组织形式的一种主动创新,成为了我省本土涌现出的合作社联合抱团发展并创新产业扶贫组织形式的又一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西瓜生产主要有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企业等经营模式,用成本效益法比较4种经营模式,结果发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种规模经营模式的生产成本高于农户,但是销售价格和利润也高于农户,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企业、合作社建立一、三产业整合机制,加强科技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始发展起来,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融资瓶颈严重阻碍了其发展。通过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进行梳理,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模式包括社区型、集体租赁型和联合经营型3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融资路径,包括社区融资、政府担保融资和合作社抵押土地经营权贷款3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贷款融资路径更适合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但也需要完善的法律、政府服务、银行监督来共同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融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目前农村存在的几种经济组织作了对比性的说明,证明了引入中介组织后,原有"公司+农户"的模式稳定性得到增强。结合小岗村的实际,指出,由于受资金限制,纯粹的合作社经济在小岗村全面推行还有困难,可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本文还指出由于其签订的是要素契约,因而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并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考虑合作社的外部性,建立3种不同运作模式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不同模式对农户融入供应链、利润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渠道供应链,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外部性提高竞争力;而双渠道农产品供应链中,合作社的外部性会同时影响合作社和个体农户。比较不同模式下农户的利润,发现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利润均与合作社外部性负相关,个体农户利润与负外部性正相关。而合作社农户并非总是受益于合作社的正外部性、利润分配比例的增加。从供应链的稳定性看来,合作社的规模经济、人数以及利润分配比例均有一定的范围,在该范围内合作社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合作社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分析天津市合作社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天津市合作社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3种模式,土地流转合作社统一经营的服务模式,提供优势产业专业化服务的模式和提供综合型服务带动分散农户的模式进行分析,并从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双重身份,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互支撑和合作社带头人的作用明显4个方面总结了合作社提供农业社会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南京黑玉特种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溧水县洪蓝镇蒲塘,现有社员316个。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以黑玉合作社为龙头的"合作社+基地+社员"的黑羽青壳蛋鸡生态养殖产业模式已经形成。溧水县青壳蛋鸡存栏24.8万只,其中,合作社自控基地存栏4万余只,社员和农户存栏20.8万只,年产青壳鸡蛋近3000万枚。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基本内涵的阐述,运用完全静态信息博弈模型,探讨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农户利益所得。研究表明,合作社一体化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农户在其中获得最大化收益。但采用平均定价法不如采用区别定价法,平均定价法低使得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农户发生"搭便车行为",削弱了农户入社积极性与合作社的惠农效应;而区别定价法则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合作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流通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终会演变为合作社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模式。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合作社发展,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户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现状,合理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党支部+合作社”是“党建富民”的一种新途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民族地区“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环保合作社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一种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合作社"模式打破了"原子化"的村庄治理,采取分类回收+集中收运的垃圾处理模式,由政府保障宏观政策供给,多元主体进行监督管理。环保合作社可能存在监督及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沟通机制缺乏、政府与环保合作社边界模糊等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王郁  肖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98-1700
通过对中国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分析了2种合作社不同体制和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结果,以为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从整体上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而"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作为我国传统农业转型的主要选择之一,可以有效整合农户资源与市场资源,弥补农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障农户利益,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该文主要探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性,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烟农专业合作社的6种主要组织形式(综合服务型、紧密生产经营型、股份合作型、互助合作型、家庭农场型和专业服务型)及各种类型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分析了烟农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认识、管理、模式、扶持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改善服务、创新模式、改进管理、利益均沾、完善保障等促进烟农专业合作社良好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